APP下载

顶进箱涵的偏差及防治

2011-08-23白晋明

科学之友 2011年1期
关键词:箱涵滑板盾构

白晋明

(山西吕梁建设有限公司,山西 吕梁 033000)

1 受力分析

箱涵顶进从起动到全部入土,其受力状况可分为3个阶段:

(1)箱涵全部在滑板上时,滑板的浇筑坡度决定了箱涵本身的坡度,该阶段箱涵受力状况简单,无需进行受力分析。

(2)当箱涵前端脱离滑板顶入土中,其中重心超出滑板前端时,受力状态和前一阶段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见图1、图2,此时滑板前端 O 为力矩中心,p,q,r,e,f,g,n,s,t,h 为相应各力对 O点的力臂,底板摩阻力F下对O点力臂为零。

图1

图2

图中:P:顶力;

Q:结构自重(过重心);

R:为线路(包括加固设备)重及行车活载;

E:边墙摩阻力(合力);

F上:顶板摩阻力;

G:刃角正面阻力;

N:刃角竖直分力;

S:船头坡水平分力;

T:船头坡竖直分力;

H:地基反力。

顶进箱涵由刚性滑板跌入柔性地层时,与地层接触处底板受到弹性地基反力集度最大,后面逐渐变小,因而地基的压缩沉陷值前端大,后面逐渐减小,使箱涵产生前端下叩现象。箱涵受到两种力矩的共同作用,即:下叩力矩为Mk=P·p+Q·q+R·r

抬头力矩为:Mk=F上·f++E·e+G·g+N·n+S·s+T·t+H·h

若Mk>Mt则产生箱涵的下叩现象,如Mk>Mt则箱涵有抬头现象。

随着箱涵的继续顶进q,r值逐渐增大,叩头力矩也相应增加,若抬头力矩不足以抵消叩头力矩的增加时,则箱涵结构的叩头状态将继续保持,并有更恶化的趋势。

(3)箱涵尾端脱离滑板、完全进入土中时,此时O点已移至箱涵底板后端点处,Mk和Mt的基本因素没有变化,如果地基土质不是极差、挖土方式也没有失误的情况下,该阶段的变化不会十分显著。

2 引起箱涵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

有经验可知,在箱涵的顶推过程中,只要土质均匀、顶进设备安放对称,在顶进过程中及时测量和注意纠偏,平面偏移是可以控制的。箱涵的高程变化却难以控制,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箱涵,一旦出现较大的高差偏移,想纠正也是很困难的。影响箱涵顶进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箱涵的自身形状:长细型和短宽型两种不同的箱涵在入土时(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中)会有不同的反应。长细型的纵向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发生高程变化,如果一旦形成偏差,想纠正也极其困难,甚至根本无法纠正;反之,短宽型箱涵的稳定性较差,但灵敏度相对较高,所以在纠偏时容易受到明显的效果。

(2)箱涵顶部有无覆盖土:有无覆盖土决定了有无箱涵顶板摩阻力。覆土大时不仅顶板摩阻力增加,而且箱涵侧面摩阻力也随之增大,往往使箱涵在顶进过程中发生抬头现象,在质地坚硬的地基中要警惕箱涵的“上窜”现象;无覆盖土的箱涵没有这种现象。

(3)箱涵基底的土质条件:土质因素对箱涵高程变化的影响极为显著。在质地坚硬的地基中,箱涵重心超过滑板前端时,不宜发生叩头现象;反之在质地松软的地基中,箱涵重心超出滑板前端进入软土时,需要注意这种变化,尤其在地下水丰富时,更应加倍注意。对叩头值应有充分的估计,必要时应事先给予“预抬值”。

(4)箱涵前端的刃角构造形式:通常有两种刃角的构造形式,一种是箱涵自身的刃角,即与箱涵浇注一体的混凝土形式;另一种是在箱涵前端的钢制附加形式。前者的刃角体积大,使整个结构的重心前移,产生前叩作用,较短较宽的箱涵不宜采用,在软土地基中也不宜采用,而且这种刃角在顶进完毕后处理也较费事。钢刃角重量较轻,无叩头因素产生,但在加工上费时间,且刚度不可太柔。

(5)开挖面的开挖形式:箱涵顶进时的挖土方式、部位、超挖欠挖等都要事先充分研究。在基地坚硬、水分稀少的地基上,无纠偏要求的箱涵,可适当扩大开挖范围;有纠偏要求基底,箱涵底板前方的土体保留和带土顶进(即欠挖),会使箱涵下叩。

3 防止与纠正偏移水位措施

箱涵顶进与隧道盾构推进不同。盾构千斤顶环绕盾构四周布置,其作用力与开挖面的距离较近,可以凭借调节不同位置千斤顶作用力,使盾构按纠偏要求运移。箱涵顶进千斤顶全部以同一高度排在滑板上,作用点仅限于箱涵的底板部位,特别是长箱涵入土以后,千斤顶远远离开箱涵,借助长顶柱使作用力施加在箱涵底部,千斤顶仅仅是推动的动力,不具有纠偏的作用。因此,箱涵顶进方式的高程偏差是无法通过千斤顶纠偏的,即在箱涵顶进过程中的高差偏移对策应该是“以预防为主,以治理为辅”。常用的整治措施有:

(1)在结构底板前端设置“船头坡”,船头坡的设置可以和强迫顶进相结合,以达到纠正下叩的效果。这种措施对密实性地基效果较好,对软土地基的效果较差。

(2)滑板预留仰坡:这种措施是针对软土地基中的箱涵顶进,对下叩趋势作出必然性判断后采取的。仰坡值的预留量目前尚无计算方法,只能凭经验作出判断。为此,要对地质情况有确切的了解,即要充分掌握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3)压送短柱,密实地基:在顶进过程中如发现地基软弱的,可以通过预留在箱涵前面底板上的方孔,压入短桩,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猜你喜欢

箱涵滑板盾构
浅析铁路箱涵顶进控制滑床板技术
小直径双模式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的施工应用与实践
水泥回填土技术在盾构出洞加固中的应用及改善方法
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基于非线性FAHP的箱涵下穿铁路顶进施工风险评价
道路下穿铁路通道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应用
新型盾构机刀圈用6Cr5Mo2V钢力学性能研究
滑板不好滑
快乐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