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能减排排计量为先

2011-08-15李雨佳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石化节能 2011年4期
关键词:器具管理制度计量

李雨佳(西南石油大学)

节能减排排计量为先

李雨佳(西南石油大学)

计量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健全的计量体系、计量制度和高素质的计量人才,节能减排工作将难以实施和评价。本文从体系、制度、技术、教育等多方面介绍了加强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计量工作。

节能减排:计量:管理

D O I:10.3969/j.i ssn.2095-1493.2011.04.0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毫无疑问,这些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各项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控制,都需要准确有效的计量数据来支撑。要保证科学、有效地实施节能减排工作,计量必须先行。

1 健全计量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形成能源计量网络,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实现计量数据化管理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将对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1 强化计量体系建设

能源计量是企业开展能源监测和能源利用分析的重要手段,能源的有效计量可为节能降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实现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才能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可靠和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应从计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反馈、控制、分析等需要出发,组建起由一级、二级和三级能源计量器具构成的各种能源计量检测网络,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1.2 正确配备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上应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及GB/T 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的有关规定,并需结合生产实际,以满足用能企业实现能源分级、分项统计和核算的需要,以及贸易结算、生产工艺、被测介质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1)由于上述标准实行的是“小单位、大设备”的计量方式,如果完全按照标准规定的限定值来配置计量器具,将难以满足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计量器具配置工作中应考虑到企业能源管理、节能考核和生产、消耗、核算、定额的需要,要从“有效”的角度出发合理配置。在强化能源计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不仅应加强对次级用能单位、基本用能单元的能源计量,而且特别应对那些能耗大、能源价值高的设备或关键工艺进行计量和追踪,以实现从“基层”抓起,达到全局有效的目的。

(2)配备计量器具时其本身也要具有合理性,应选用符合检测地点环境条件、测量介质、测量范围(一般测量参数应在计量器具满量程的30%~80%之间)及准确度等级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同时,为了保证计量的一致性,便于发现和解决计量过程中的误差和纠纷,最好采用与供能单位同规格、同类型的计量器具。

1.3 加强计量器具管理

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影响着数据的准确度,在使用、管理计量器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采集数据时,必须满足所采集数据需要的条件,要注意相关因素对其准确性的影响,要按技术标准或规范进行检测和取值,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偿或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2)由于计量器具的设计质量、制造质量等原因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零点漂移或误差加大,甚至超过极限允许误差的现象。所以,必须确保计量器具的定期确认、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对能源计量器具,要加强现场管理,实行按月抽检制度。对于自动化仪表,应制定点检标准,完善点检、巡检制度,以加强能源计量仪表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计量检测体系的有效运行[1]。

1.4 加强量值溯源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以保证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量值的统一、准确,计量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按照计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建立起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对企业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根据能源计量器具所检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优劣,合理确定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要建立起从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厂检定、生产中周期检定到最终报废检定的全过程管理,为企业的计量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5 完善规章制度

(1)计量管理制度应覆盖基础管理、器具检定、数据采集、现场检修、安装核查、数据分析等各个工作环节。由于各工作环节相互交叉又相互联系,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计量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需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各个工作环节形成闭环的管理模式,使各个环节之间责任分明,各司其职。

(2)对以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要进行及时清理、更新、完善和补充,以顺应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2 提升检测能力

数据的真实性固然依托于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但它与被检对象的状况、录取数据的时间、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检测人员的视觉误差与责任心也是紧密相关的。因此,要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严格按照标准或规程的要求录取数据。而对所收集到的计量数据,要去伪存真,摸索计量数据规律,对异常数据要进行分析、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2.1 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计量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过去没有计量器具、无法计量的设备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的计量器具进行现代化改造。如采用远程数据传送,远程监控等计量手段,以杜绝人为误差和人为干预,提高计量和管理水平。

目前许多进口设备或使用年限较久的设备,其计量器具难以拆卸而无法进行定期检定和溯源,难以判断其计量性能的准确与否,这就要求加强对计量器具在线检定、校准方法的研究,以弥补送检的不足,保障计量数据的准确。

2.2 开展数据的认证工作

能源数据的认证,将对企业的计量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定期对计量器具的合格状况、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检测地点的环境条件等进行全面认证评价,并加以持续改进,使计量器具状况、人员技术水平及管理制度等随着耗能设备的更新、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高,以保障计量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2.3 确保计量数据的权威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计量人员对计量数据意识较淡薄,依据自己的需要随意修改计量数据,没有把计量数据作为产品来对待,这就给以后的计量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埋下了隐患。

因此,需要加强数据意识教育,通过培训、教育、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手段,强化工作责任,确保数据权威[1]。

李雨佳,现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2008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项,E-mail:jidian_zg@163.com,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610500。

2011-03-24)

猜你喜欢

器具管理制度计量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古代器具灌农田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