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011-08-15邓筑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留学生国际化学校

邓筑虹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国家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与发展,高校也是如此。我国的高校要在世界一体化的教育市场中参与竞争,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是高校教育国际化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留学生教育促进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就要求高校积极拓宽办学空间,参与到国际学生的教育服务中,提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高校要发展好国际留学生教育,就要不断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都与国际接轨。

(二)留学生教育促进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形成

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因此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就会带着各自不同的差异性来到中国学习。学校在想方设法地化解文化冲突、减少文化误解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促进中外学生之间以及来华留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包容、交流与融合,使学生们树立起国际化的意识,形成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校园氛围将有助于学校培养学生跨国界、跨文化的合作意识,成为具备良好国际交往能力的新人才。

(三)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实现创收的又一渠道

留学生教育在具有教育、文化及政治外交属性的同时,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经济功能[1],即留学生教育可以为国家创收。众所周知,美国历来是接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据美国商务部2009—2010的数据统计,国际学生(留学生)学费、杂费和相关生活费等,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国际学生不仅为招生院校创造了巨大的收入效益,还通过支付生活费等为各校所在地的税收作出了贡献。高等教育已是美国第五大出口服务行业。在国外,留学生教育已是一个海外获利行业,对中国亦如此,我国许多高校在开拓留学生教育这块市场上也获利不菲。

二、制约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学校没有充分看到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形势,没有充分意识到来华留学教育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也就认识不足,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发展观念和思路。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会忽视掉留学生教育,更不用说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一些学校虽然也开展留学生教育,但是因为重视不够,不能给留学生的招生宣传工作配备足够的经费、人员,也严重影响到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同时,由于学校整体层面对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不够重视,学校内部各部门之前的协调、沟通自然不畅,良好的留学生服务机制无法建立健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学科专业设置未与国际接轨

随着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留学生早已不局限于对汉语的学习,更多的留学生将来华进行专业学习。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面窄、设置过于局限等问题,与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大学科、宽专业”的学科专业设置不能接轨,留学生在本国学习的课程与我国的课程衔接不上。这使得留学生在来华前的专业选择以及来华后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相当的困难,来华留学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在招收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时,困难尤为突出。

(三)教学管理国际化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各异。部分高校的留学生数量上有一定规模,教育发展良性循环。这类高校会设立专门的留学生院或国际交流学院,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实施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但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长期以来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同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发展进展缓慢,留学生人数极少,勉强能够开小班进行授课或者留学生插班进行学习。学校不可能制定针对留学生的特定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与管理方面也只是照搬中国学生的课程和管理模式。

(四)教学语言不能适应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高校留学生教育完全采用中文授课,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农科专业的学生难度大。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农科来华留学生在进行正式的专业学习前首先要进行汉语学习并通过汉语资格考试。汉语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1年或2年,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在华留学的时间及费用。实际上,很多留学生就算通过汉语资格水平考试,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时候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专业学习的效果很差。有的高校即使能开设一些用英语授课的课程,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英语授课体系,开设的英文课程分散、零碎,难以形成合力。这也成为很多国际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和院校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学校也缺乏各专业相应的原版教材或双语教材。如果英语能够作为教学的主要语言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留学生在华学习将会更加顺利。

(五)忽视留学生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教育方式各不相同,留学生来华学习后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性问题。如果学校不能在留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对学校就不会产生深厚的感情,毕业以后也不会关心他们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学校,更不可能主动宣传学校,推荐更多的留学生来校就读。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及各个部门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留学生规模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等综合水平的体现,是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有必要全面地转变教育的陈旧观念,把留学生教育和国内学生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给予政策上、经费使用上的大力支持。如将留学生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制定统一的校内有关留学生教育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校内各级部门协调合作,使留学生在华的学习生活顺利进行;设立留学生招生宣传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配备充足的留学生招生和管理专职人员等。只有重视留学生教育,才会积极地发展留学生教育,才会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保证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规模。

(二)做好宣传,重视招生

做好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向有志于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们推广学校,留学生从各种宣传材料中全面地了解学校,从而为他们的留学作出合理的规划和选择。首先,建设好学校的英文网站及留学生招生网页,它是学校对外宣传及留学生了解相关招生信息最快捷的一个窗口。其次,目前国内外都有很多专业从事留学生招生的网站,学校可以根据各阶段发展的需要在这类网站上发布广告以推广学校,从而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再次,学校可以制作专门的留学生招生手册,参加在国内外举行的一些教育展,通过现场的沟通与交流向海外的教育组织机构和学生推广学校,力争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三)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国际化程度

“大学科、宽专业”已经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高校要想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建设符合国际人才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新专业并改革原有的学科专业使其更具有国际化的特质。符合国际市场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四)切实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质量是一切的根本。”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不能用他们的考试成绩来评价,而更应该注重留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只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最终吸引到更多留学生,才能逐步实现留学生数量的稳步增加甚至跨跃式增加。

(五)充分发挥学校外教及现有留学生的宣传作用

首先,每个学校都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这些外教在中国教书的同时也会游历中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对中国、对所在学校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越来越浓厚。学校通过加强与外籍教师的联系、沟通,不但可以得到外教对学校招收留学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使外籍教师成为潜在的留学生招生宣传者。其次,对现有留学生,学校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尽快地渡过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期,更快地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来。学校的关心和帮助一定会为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深厚感情的建立不言而喻。口碑相传,相信他们一定会为学校的留学生招生工作作出更多有益的贡献。

(六)与国外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教师、学生的交流

交流是双向的,既有外方学校派遣,也有中方学校派出。对于我国的高校来说,无论是接受还是派出,都可以使外方的教师及学生加深对我国高校的认识和了解,他们回国后自然会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告诉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等。交流实际上就宣传了我国的高校,是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又一有效途径。

(七)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

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传统背景。学校的管理干部处理留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矛盾的方式方法必将对留学生群体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教育、善管理的管理干部队伍。与此同时,学校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留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来华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努力帮助留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留学生生活设施等,从而为留学生的教育提供优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八)立足亚洲,开拓国际

对周边国家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其具有相对优势,这些国家与我国经济往来密切,人才需求量大,特别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还有大量华人,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纵观历年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难看出,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亚洲。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舍近求远,放松了对我国周边国家的留学生招生力度。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国外对来华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美国、欧盟、非洲也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具有海外学习的经历,都越来越重视培养了解中国、懂汉语的人才。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密切关注留学国际市场的变化,针对新的情况和趋势及时调整我们的留学生招生策略,采取新的举措,增强来华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扩大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和声誉。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构建国际友好交往桥梁的途径,是教育改革开放服务于我国教育发展、外交全局、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规模的增长,更取决于质量的提高,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规模的扩张就毫无意义。各高校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条条框框,要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大力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促进来华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付索雅.扩大招收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战略与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7-10.

[2]张融融.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留学生规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09 -112.

[3]王磊.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取得留学生教育规模效益[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3):35 -37.

[4]宋乃莲.重视来华留学生工作[J].探索与争鸣,1997,(9):38-39.

猜你喜欢

留学生国际化学校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留学生的“捡”生活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