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开国皇帝神话传说的政治建构与民间记忆

2011-08-15刘国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开国朱元璋神话

刘国辉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哈尔滨150080)

明朝开国皇帝神话传说的政治建构与民间记忆

刘国辉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哈尔滨150080)

明朝开国皇帝的神话传说与民间记忆,是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境域与形势下建构和固化的,具体地源于元季政治的变幻风云、社会各阶层对“天生圣人”出世靖难的期待、明初皇位争夺及消除北虏寇关威胁的政治需要,并由此自上而下流传开来,最终形成了官方文本、地方史乘、民众述说的三者互动。

朱元璋;“明王出世”;神话传说;太祖《实录》;民间记忆

在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历史研究中,学界关涉其神话传说的学术探讨着力较少,仅产生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如夏维中、吴恬《关于朱元璋出生前后的“圣瑞”问题》(《安徽史学》,2010年第2期);谢贵安《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黄克顺《皖西民间朱元璋传说探析》(《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26卷第4期)等。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朱元璋政治神话传说的生成与传播及其背后复杂的政治、社会语境加以考察,以期洞悉和揭示历史的复杂面相,并敬请方家指正。

一、神话传说的刻意建构:“明王出世”的预言与诸种谣谶的相传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白莲教首韩山童、刘福通发起反元运动,以“兴复汉统”、“灭元复宋”为政治号召,并倡言“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这种政治预言的倡说,达到了理想效果:“河南江淮之人翕然信之”[1]。自是“明王出世”的神话成为韩宋龙凤政权的政治符号与宗教标志,如韩山童子韩林儿即被拥立为“小明王”,是为“明王”子嗣,而与“小明王”龙凤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政治隶属关系的朱元璋,也同样间接而又隐约地承袭、建构了“明王出世”的政治意味浓厚的神秘预言(有学者认为,在朱元璋生前,朱本人并未授意部属、幕僚制造任何有关他的政治神话与圣瑞传说,这从其自撰的《朱氏世德碑》、《皇陵碑》载文中即可得到印证,具体情况参见夏维中先生及其弟子吴恬所作《关于朱元璋出生前后的“圣瑞”问题》一文,载于《安徽史学》2010年第2期),这明显体现在朱元璋定立“大明”国号这一开基纪元的政治事件之中。1367年业已据地金陵、雄霸一方的“吴王”朱元璋在淮右、浙东两大功臣集团的奉表“劝进”之下,于翌年正月初四“黄袍加身”,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并以应天为“京师”。白莲教经典《大阿弥陀经》称云阿弥陀佛为诸佛光明之王,其光明所照,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故“明王出世”预言中的“明王”即指称“阿弥陀佛”,而朱元璋在发迹之前曾为皇觉寺僧童,“龙飞九天”后,为增饰和美化其佛徒出身,故以“明”立号,意即应承“明王出世”的神话,向天下昭示:“明王”已横空出世,即是他朱元璋,并上承天运,下顺民心,建立大明皇朝,从此明王一家,天下共主。

此外,中国历史上“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多是以北定南,诸如西晋平定东吴、隋杨平定南陈、北宋平定十国、蒙元平定南宋。而朱元璋则开以南定北之先河,为使此先例披上神秘的政治外衣,朱元璋自居出世“明王”,并定国号“大明”,因为蒙元国号起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乾”即“天”之意,又有“天玄地黄”之说,而“玄”又有“黑”之意。由此北方为水形,属阴,色尚黑。朱元璋渡江建国,起自南方,南方属炎火,为阳,色尚红。映射于现实政治之上,是为以阳克阴、以火制水、以“明”代“元”,顺理成章,恰在天成。再者,朱元璋“明王出世”预言的自我实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政治目的,即在于标榜自己亦是白莲教的忠实信徒,且是信徒之中的杰出代表与当然领袖,以期笼络、招抚、利用、号令来自红巾军系统的各派旧将,如彭莹玉、周子旺的淮西一系,郭子兴、郭天叙的濠州一系,“小明王”、刘福通的原亳州、汴梁、安丰一系,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的原江汉一系等等。

元季群雄割据,天下难靖,动荡扰攘,乱象环生,朱元璋集团在夹缝中谋取生存与发展,是谓步履维艰,为达至在军事上所达不到的效果,朱元璋授意制造了诸种具有神秘预言、传说色彩的谣谶,以使自己扯旗举事的反元政治行为及“淮右布衣”成就帝业的建国路径,取得天生圣瑞、天降征兆的合法外衣。是时黄河以北流传着这样的谣谶:“塔儿黑,北人做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做主人公。”(转引自边奋勇《歌谣与明代政治研究》,2010)[2]。“塔儿红”、“朱衣人”,点明了朱元璋政权“尚赤”的政治文化基色,“朱”字亦是对洪武建国的政治象征。同时,三湘四水也相传着一则谣谶:“不怕水中鱼,只怕岸上猪。猪过水,见糠止。”(转引自边奋勇《歌谣与明代政治研究》,2010)[3]“猪”是“朱”的谐音,是对朱元璋的政治暗喻,“见糠”是“建康”的谐音,“猪过水,见糠止”正是映衬着朱元璋渡江建国、雄踞应天的政治事实,从而为取代蒙元、削平群雄制造“天命已移”的声势与舆论。由此观之,元明易代之际至洪武初年,天命圣瑞观念及开国皇帝神话传说在彼时的社会政治语境中有着一定的产生和传播机会。“明王出世”的预言与多种谣谶的相传,着实是提示出朱元璋集团能够准确把握时势机遇、制造真龙天子感应天命的假象而使开国神话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发挥出异常功效的政治影响力。

二、“圣瑞”气象的撰载:靖难之变、京师易主后的复杂政治语境

朱元璋以“圣瑞”为核心内容的神话传说于太祖崩殂的七年之后再次出现。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孝陵神功圣德碑》上曾有一段撰载:“皇祖妣淳皇后,梦神馈药如丸,烨烨有光,吞之,既觉异香袭体,遂娠皇考。及诞之夕,有光烛天”[4]。而在《明太祖实录》卷一中就叙述了明开国皇帝的一连串神话传说,如记载朱元璋出生时的异常气象:

“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皇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笔者按:系朱元璋之父朱五四),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5]

朱元璋降生神话一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传说,树立起朱元璋天命正统的权威与威严神秘的形象。这一情节的构造,提示出朱元璋自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便具有一种放射神异光彩的政治领袖抑或说是天生圣人的身份,具有了即将创立新朝帝业皇统“以火德王”的地位。“红光满室”、“惊以为火”的撰载再次点明朱明王朝尚朱尚赤的政治基色和皇朝德运,而“人咸异之”的生动形象的描述,意在伪为神奇地使社会民众于官方文本之中参与到这场特殊政治表演的神话剧中来。

这一时期开国皇帝神话传说的建构背景与历史记忆,迥然不同于元明嬗代之际。首先,仔细检视《明太祖实录》的修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靖难之变”、京师易主后其时复杂的政治境域。《明太祖实录》是记载明开国皇帝其人其事及洪武朝政的最重要典籍,曾历三次编撰。其始修于惠帝朝,建文四年,南京城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并在改元“永乐”的同时,下诏二修太祖《实录》,仅仅时隔九年,成祖竟以心腹重臣姚广孝、夏元吉为监修官,三修太祖《实录》,成祖如此频繁且又显得迫不及待的更修,终使惠帝朝太祖《实录》面目全非。而从永乐九年始修的《明太祖实录》三修本内容与永乐三年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载述相比照,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朱元璋开国神话想必是朱棣蓄意编造的。因为作为朱元璋的皇四子、握兵镇守燕云的亲王朱棣承继大统后维护甚至提升乃父作为开国皇帝的正面形象,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朱棣是以发动“靖难之变”的方式向太祖钦传皇位的侄皇帝武力夺权,这种违逆伦理纲常的篡位行为不具备任何政治正当性,是以为了掩盖、修饰其政治行为,朱棣对《明太祖实录》是几经修撰,以期使他的皇位在法统继承意义上具有政治合法性,而圣瑞气象的撰载则尤其凸显“天子”之子当继帝位的合理性:开国皇帝为天生圣人,出生前后天降兆瑞,皇帝之子理应即位。由此可见,朱元璋神话传说的建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目的,即为谋朝篡位、代侄自立而寻找合理依据。

除此之外,这种神话传说的政治构建其实还有另一番复杂的社会政治语境,那就是洪武开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即朱元璋虽推翻元朝的全国性政权,但北元残余势力退归漠北,仍有控弦之士上百万,军事上的有生力量尚存,且时刻威胁着新生明王朝的北部边防与中原内地,为防止出现蒙古民族二次入主中原、取汉家天下而代之的局面出现,朱棣对先祖太祖皇帝的开国神话的建构便已不仅仅是对太祖创业的辉煌过往的历史记忆,其实更提升到论证明朝统治合法性、是否为受命于天的“中华正统”以及支撑政治自信心的更高层面。我们知道,朱元璋生于濠梁,起于江淮,“以火德王”,以“炎明”代“玄元”,故明成祖在对蒙古草原上的“北元”小朝廷及其后的各种分支势力进行军事防御、征讨、对抗、威慑的过程中,正是利用了开国神话所意蕴的“五德终始”、德运相继的因素,并以此树立自己与臣民的自信心。

三、民间的集体记忆:官方文本、地方史乘与民众述说的互动

明朝开国皇帝的神话传说不仅有洪武、永乐两朝官方的文本叙述与政治建构,而且在民间亦有广泛流传,且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民间集体记忆。

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有关朱元璋的神奇传说可以说是一系列的新版开国神话,即如黄克顺学者在其《皖西民间朱元璋传说探析》一文中所统计的那样,计有“天子降生”、“天子闯关”、“十里桥染病”、“牧童皇帝”、“牛犊钻山”、“天明一阵黑”、“神龛移位”、“天子睡姿”、“千里送鹅毛”、“一梦通五经”、“贩酸梅”、“临水酒”等等神异内容。不止于斯,据学界考证后被认为是成书于永乐朝且受官方文本影响的《天潢玉牒》与《皇明小史》之中也有关于开国神话的新版本,如《天潢玉牒》载道:“天历元年戊辰,龙飞濠梁……九月十八日,太祖高皇帝降诞……及诞,白气自东南贯室,异香经宿不散。”[6]《皇明小史》中不仅承袭《明太祖实录》中的开国神话,甚至对其有所增益:“上既生,仁祖至河上汲水澡沿,忽有红罗浮来,遂取以衣之……自此空中常有神光,每将卧,灼灼如焚,以为失火。”[7]曾任明朝泗州知州的曾惟诚在《帝乡纪略》一书中与上述文本分享着相似的记忆,时人王文禄的《龙兴慈记》、文林的《琅邪漫抄》亦有相关的描述。

在民众述说与受官方宣扬而影响到的文本撰载之外,诸多的地方史乘以编纂地方志与树立碑刻为表现形式,将明开国之君的神话传说记载得亦真亦幻,蒙上了一层层极具传奇色彩的面纱。明代的《泗州备遗》、《泗州志》、《帝里盱眙县志》,清代的《泗州志》、《盱眙县志》,《盱眙县志稿》等又增益了与以往不同的“云气”说,如康熙二十七年的《泗州志》中说:“明太祖诞生之处,昔年常见五色云气。”[8]一如刘邦开国神话中的五色彤云之说。

朱元璋开国神话之所以作为民间社会民众的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主要源于民间大众自发的情感选择与自觉的心理承受。第一,朱元璋发迹之前曾入寺为僧,并出门云游,在民间尤其是淮右一带地域的那一段传奇经历,与社会民众在空间上有距离的亲近,在情感上有密致的吻合。第二,朱元璋以“淮右布衣”崛起于元季群雄之中,最终推翻蒙元,一统天下,以其盖世奇功塑造了自己“驱除鞑虏”、“复汉官之威仪”的伟大而又光辉的王者形象,是以社会民众自然感念其“吊民伐罪”的不世功勋。第三,官方文本的政治建构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高级官员与一般文人的行为、心理,他们编撰出各种各样不同版本的开国神话,而这些神话传说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最终流传至社会下层乃至整个民间,着实会影响及社会民众,再经长时间的民间沉淀,从而固化为一种社会集体的历史记忆。官方文本的政治建构与社会民众的代代相传,又必然使得地方社会尤其是与朱元璋龙兴圣迹相关的地域范围内的掌握话语主导权的政治精英阶层与文化领导权的文化精英阶层,去有目的地寻觅开国皇帝神话传说的载体与制造皇城帝乡的符号,故地方史乘似雨后春笋般纷纷撰载关涉朱元璋的神话传说,自是官方文本、地方史乘、民众述说的交相互动一起构筑完成了太祖传说的民间集体记忆。

明朝开国皇帝的神话传说是逾越现实与自然的,是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境域中建构出来的,元季明初社会政治的变幻风云,社会各阶层期冀天生圣人、真龙天子横空出世、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渴望与诉求,明初皇室内部夺位斗争的政治需要,北元残余势力对明王朝新生政权的威胁,官方文本的宣扬,地方史乘的撰载,社会民众的言说,最终形成了代际传承的历史记忆,这些因素真正构成了开国神话生成与传播的缘由,并且伪为神奇地长存于现实的世俗空间之中。

[1]高岱.鸿猷录[G]∥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

[2]杜文澜.古谣谚[ 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杨慎.古今风谣[ 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孝陵博物馆.明孝陵志新编[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7-260.

[5]明太祖实录:卷一[ 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6]佚名.天潢玉牒[ M].许大龄,王天有,校.国朝典故:卷8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

[7]佚名.皇明小史摘抄:卷上[ 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32.

[8]莫之翰.泗州志[ 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5:175.

On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Folk Me Mory of the Myths and Legends of Ming Dynasty's Founding E Mperor

LIU Guo-hui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 M,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The Myths and legends of Ming Dynasty's founding e Mperor and folk Me Mory is constructed and solidified in a co Mplex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pecifically,they result fro Mvarious social stratu Ms'expectation of a saint descending fro Mheaven to put down the riot in a capricious political content and the co Mpetition for throne in early Ming Dynasty and the political need of eli Minating the threat of Northern ene My.Thus,the Myths and legends spread and finall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fficial text,local historical records and folk narration is for Med.

Zhu Yuanzhang; “the birth of Ming King”; Myth and legend;the Records of Taizu;folk Me Mory

K248

A

1001-7836(2011)07-0007-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7.004

2011-03-12

刘国辉(1987-),男,吉林扶余人,历史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明清史研究。

猜你喜欢

开国朱元璋神话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东方神话
朱元璋杀牛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黄克诚:忠诚无私、善谋敢谏的开国大将
刘先胜:从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中将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朱元璋与叫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