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思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2011-08-15陈江玲

关键词:全党学习型政党

陈江玲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 15008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思考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陈江玲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来。从1921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光辉岁月,九十年的历程,我们党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就是其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和传统。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教学模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学习是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坚定其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十分重要的经验和传统。

一、改造我们的学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早在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在领导一个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着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解决的大问题”[1]。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党必须深入广泛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经典作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提出,必须加紧认真地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自上而下努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学会灵活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际经验应用到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并指出党内存在主观主义的问题倾向,这种主观主义的态度,严重阻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为了统一思想,避免这种主观主义思想给党内带来影响,1942年2月到1944年5月,在全党范围开展了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在党内外引起了关于怎样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极大地推动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在一个物质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情况非常复杂,任务非常艰巨,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凸显出来,为推动全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学习,1951年2月,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现在国内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党正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复杂任务,全党有系统地学习理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加迫切需要。如果理论学习不发展,就容易产生工作中缺少坚定性和远见,缺少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甚至出现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事物主义倾向以至功臣思想等蜕化思想。《决定(草案)》对理论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教员等都做了细致规定。为了鼓励和促进全党学习理论,毛泽东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1955年3月,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2]毛泽东说:“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3]他强调对领导干部,要规定读书时间和读书内容。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充分认识进一步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深刻的启迪。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党迫切需要澄清林彪、“四人帮”造成的思想混乱,摆脱“两个凡是”的困扰。邓小平以非凡胆略实现学习和实践领域的拨乱反正,推动新时期学习高潮的兴起。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篇章。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4]。邓小平号召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邓小平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全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艰辛探索。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历史性转变,是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分不开的。1992年,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地回答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在学习方法上,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要恪守要精要管用的学习原则,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5]

三、讲学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把学习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党的干部队伍出现新变化。面对新形势,江泽民同志站在立足现实,把学习问题提高到关系民族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把学习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指出,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认真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精神力量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6]。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要求“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十五大以后,全党坚持学习,学以致用,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江泽民同志的倡导下,1998年11月—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学习教育活动,成为我们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一个新的创造性探索。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指出:“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同时,要求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主义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全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和思想理论建设活动,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开辟了我们党学习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任务,将全党的学习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为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立了中国重要政治家集体学习的形式。2002年12月,胡锦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胡锦涛强调:领导干部加强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这方面的学习同加深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关于如何加强学习,胡锦涛提出了方法论原则:一是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二是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三是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来进行,四是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开展学习活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集体学习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从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11年3月,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71次集体学习。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念,对全党、全社会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为了适应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创新学习形式。2005年到2006年,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了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2008年又在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些学习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和不断深化,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30年,我们还没有找到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途径。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六四风波后总结经验教训说: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胡锦涛同志批示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个侧面折射了思想教育成效的不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实施五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全党、全社会来看,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任务任重而道远。

为了落实这项重大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全会在落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中,提出了四个“划清界限”: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制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这四个“划清界限”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确保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目标的实现。中央党校党建专家戴焰军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四中全会有三大亮点:一是对党内民主提出了新要求。公报强调了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对党内民主的目标和目的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为推进党内民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二是体现反腐新思路。公报中将反腐倡廉与干部制度、党的作风问题放在一起提出,将反腐与干部制度二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中共整体、系统的反腐新思路。三是系统总结中共历史经验。公报中提到中共党建的基本经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以上目标,从理论上归根结底要依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迫在眉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和党的学习理论,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是一个包含历史意蕴,又具有全新内涵的时代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展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在全党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6.

Historical Thinking About Building Marxist Learning Political Party

CHEN Jiang-ling

Building Marxist learning political party is brought as important and urgent strategic task i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Decision About Some Issues On 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which is approved at the fourth Plenum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From 1921 to today,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assed ninety glory years.During the ninety years of history,our party has accumulated many precious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fine traditions.Focusing on learning,being good at learning and eager to learn,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s.

Marxist;learning political party;teaching-model

G642.0

A

1008-7966(2011)05-0155-03

2011-06-25

陈江玲(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曲占峰]

猜你喜欢

全党学习型政党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