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高校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思考

2011-08-15

关键词:风景色彩艺术

项 毅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3)

对当前高校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思考

项 毅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3)

风景写生是当前高校艺术专业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提高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风景写生课让学生从画室走向大自然,了解生活并且发现美、再现美、创造美。本文从风景写生课的特点、作用及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当前风景写生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学与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力图改进现有风景写生课程中的盲点和误区。

风景写生;主观意识;想像;多媒体教学

写生是什么?一般我们给出的解释是:“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分为“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我们要谈的就是关于高校艺术类学生风景写生教学中的问题。当然,写生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现和表达的过程,是一个直接从真景物中“一次创作”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写生运动中,画家们上山下乡,通过写生而改变了中国画面貌,表现出了时代之新的历史发展。从此,写生进入到中国画的教学之中,成为艺术教育中“民族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中,写生已经成为多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绘画专业也包括艺术设计、动漫、广告等专业。写生不仅仅是绘画专业学生的专利,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面对自然、萌生思索、体会美的原创魅力。风景写生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构图的把握、对色彩的敏感、掌握颜色调和的技巧。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方式是从早期苏联模式传承而来,21世纪之前的高校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艺术专业一般在师范类院校或者专业的美术院校才存在,过去的艺术类学生大多拥有不错的写生基础,传统的写生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直接作画演示、传授经验,获得专业的知识积累。这样的毕业学子又在各个大专院校任教,“点拨、经验传授、现场演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艺术教学的一种习惯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体现了个体的差异,能做到因材施教,很大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今的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很多入学学生写生基础都比较欠缺,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甚至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还会暴露出“不会画”的问题。这种形势下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力求让每位学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希望有一部分学子能够产生佳作。那么,寻求新的教学方法,采取与之相应的有效和有力度的教学手段,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然而,这门户外写生课有着自己特别的特点,和在课堂内的静物、人物写生课相比,教学条件最为复杂而艰巨,又因时因地有着较大的灵活性,甚至有一定的随机性。

首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景点写生教学中暴露出来的几大问题:

问题一:用摄影代替写生,用照片代替写生过程。有些成熟的艺术创作者利用照片素材进行创作,很多学生也照此进行创作,这种所谓“捷径”的方法害处很大。学生背着绘画材料去跋山涉水的过程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这也是写生过程中难得的一笔财富,作为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不能让学生放弃锻炼自己的机会。摄影代替写生这种做法也模糊了风景写生的概念和意义。我们可能会看到技术熟练者依据照片作画也能制造出“现场感”,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训练写生能力必须在现场进行,体会自然、观察自然、归纳自然和表现自然。特别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写生能掌握绘画的构图取势,人在现场当中是立体的“巡视”,对景观的主次虚实前后左右全方位地体会、观察、归纳,这比拿着一张照片作画,获取和处理的信息量要大得多,也方便得多。从对色彩的观察和表现上讲,人眼能够灵敏地发现丰富多变的色彩,这是再高级的照相机也无法取代的。如果只是用照片作画,会消减风景写生表现自然界生动色彩的意义;从表现技法上讲,特定时间、光感、气候和各种景物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当时的情绪,都会促使作画者灵活地运用各种笔法、刀法来表现,离开了现场的“写生画”,是一种死板生硬的行为。

问题二:课程正常化与灵活性之间的把握问题。景点写生是户外课程,必然会受到天气因素的烦扰,有些教师遇到下雨、下雪、起风、起雾的天气,就认为不能出去写生了而让学生坐在房里消极等待,这是对时间的虚度。事实上,上述的特殊的天气同样是可以作为表现的对象;再就是关于讲与评之间,现在很多都是普遍采取白天放出去画,晚上只进行讲评的方式,不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示范作画和个别辅导尽管花时间做了,但是仅限于跟随教师写生的几名学生,受益面较窄。

这两种误区从根本上讲是任课教师面对新的教学形势不能够及时地调整教学思想,绷紧教学效果这根弦,致使教学措施不得力。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现在教学上存在的上述问题呢?我们从学与教两方面来看:

(一)学生方面

1.强化学生的主观意识

学生的写生过程既是情感世界和形象思维逐渐活跃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意识与客观对象的相互感应、沟通,实现双向审美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挚的思想、情感、心境至关重要,它们是构成作品精神的重要因素。学生面对丰富、直接的描绘对象要学会准确、敏锐、生动地捕捉表现本质特征的景物,这需要具有深刻的思想见解及把握、揭示对象深层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识修养能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提高创作的境界,更需要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景写生如果缺乏主观意识就失去了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没有了它存在的意义。许多比较成功的艺术作品,创作者都将其强烈的自我主观意识贯穿于艺术创作,创作者不是简单的摹仿自然,而是再创自然。增强学识修养的最有力途径就是让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特别是文学类书籍和文艺理论书籍,让学生“腹有诗书”然后才能“下笔有神”。

2.注重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提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外部世界,艺术创作者个人会有一个自己的解释,然后借助想象力对事物进行审视与考察。景点写生需要学生去仔细观察,然后根据观察、体验所得加以联想、幻想。雨果曾说艺术家有两只眼睛,“他们前一只眼睛叫做观察,后一只眼睛称为想象。”通过这双重眼睛,艺术主体便和对象客观产生一种精神的双向交流。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一个图案、一束鲜花、一道风景、一桩回忆,都被转化成一件浸透着艺术活力的想象物,每一件普通的现实物都染上了一种特有的意味,这就是自然的主观化。

想象力在风景写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塞尚曾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我更清醒了。”面对大自然,画家的创作激情被蓬发了,他笔下的《静物》、《圣维克托尼尔山》绝对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物象的仿造,想象在这些作品中起着一种“充满智慧的领导作用”。同样是后印象派的代表高更的《热带植物》、《有猪和马的风景画》也是想象和激情的产物。在艺术创作的思路上不能使学生变成自己意象的俘虏。当他们的思维处于更适合于想象、创造性活动的状态下,其想象力就会豁然开朗,灵感随之产生。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力

风景写生比室内写生色彩变化更丰富,对比更强烈。风景写生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该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风景写生可以使学生直接与大自然进行对话与交流,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物象与感受物象。这对绘画系的同学尤其重要。掌握整体的观察与感受是色彩表达的基本条件,也是培养形象感受力与艺术思考力的有效途径。色彩的表现能力是靠色彩的观察和感受来实现的。对色彩的感受用感知记忆、经验想象等通过不断接受直接经验以及对间接经验的吸收和运用,来提高学生对色彩审美本质和实际表达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是由对绘画语言的理解,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以及对独特的价值的领悟所构成的,只有依靠长期的磨炼来感悟其中的奥妙才能在景点写生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其重要作用。

(二)教师方面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勇于创新,敢于进行不同艺术表现样式的尝试,从而形成积极、互动的教学状态。因此,风景写生教学可以进行以下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当前艺术类学生培养的需要。

1.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较为理性地去思考和研究语言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对现当代不同艺术样式与风格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唯有全面了解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现当代艺术的文化内涵,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艺术,这样才容易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2.鼓励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出现。现当代艺术样式不断变化,学生在写生过程也会尝试去追求自我个性与风格。当前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对象不仅仅是绘画系的学生,还包括广告系、动画系、设计系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方式来创作作品。学生也确实出现了多种的表现手法的作品,例如有工笔系列、撕纸画、印章画、装置设计等等。

3.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当前各所高校联系的景点写生的基地,教师休息的环境大多已经是很现代化的了,电脑、网络都基本能配备齐全,而且教师自己也可能携带笔记本电脑出去做教学的需求。所以,这门课程也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过程。

(1)发挥摄像机的作用。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创作过程用摄像机拍下,然后再学生面前播放出来,让更多学生了解不同老师的技法以及各自的特色。

(2)发挥数码照相机的记录作用来辅助教学。一直以来教师在指导作业的时候往往会给学生动笔修改,当然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现在教师完全可以拍照记录下修改前后的图片,在集体讲评作业时用多媒体视频,面向全体学生讲解该画的问题如何、修改方法如何、修改前后的比照,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3)要求学生将写生时拍摄实景、过程、完成画的若干图片,当天存上教师的电脑。这样,教师对每幅作业不仅是检查最后的成品,而且对其过程进行了解,以便在作业分析讲授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具体化。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多数在外出写生当中不难实现。可能在播放视频时因为投影机的关系,会有一些难度,但是学生也可以围坐电脑前面,这样播放的问题还是可以克服的。另外也可以回校后继续将此工作做细,为下一轮教学以及课程建设积累教学材料。多媒体既帮助教师进行教学传授,又记录教学互动,传播给更多的师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得到风景写生这门课程比较全面的有效的信息量。

“艺术源于自然”。风景写生这门课程在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正在逐渐系统化、科学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自然会赋予我们智慧和勇气,让我们在艺术山峰上攀登越来越高。

[1]彭燃.深化油画风景写生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设想[J].高等教育科学,2008,(6).

[2]王琴.对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11).

[3]于海霞 ,刘永超.浅谈风景写生与表现[J].文学与艺术,2009,(12).

猜你喜欢

风景色彩艺术
纸的艺术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神奇的色彩(上)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