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对策探析

2011-08-15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理论课

薛 云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对策探析

薛 云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05方案”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作为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从转变教学理念、联系现实问题、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教学效果;教学目的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的文件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作为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自2007年第二学期起面向全国大学生开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即大学生通过《纲要》课的学习,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自本课程开设以来,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现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人们观念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地位高高在上,是知识、力量、权威的化身;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必须唯老师是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则是“一师一书一讲台”,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课、记笔记、回答问题。这种传统的师生观念和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整个教学过程仅仅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种师生观念和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正襟危坐,久而久之,公共政治理论课显得单调、乏味,公共政治课的课堂在学生眼中成为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课,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有反感抵触情绪,“‘照本宣科、根本不联系学生实际’、‘说教式、灌输式’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模式”[1]。因而,为确保《纲要》课的顺利开设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亟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合理的定位,发挥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在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开展教学与学习工作。

(一)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大力提倡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尊严,并且我国有着“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就倡导“天生万物,人为贵”,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更有言:“人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具体到教育领域、教学活动中,所谓的“以人为本”是指以学生为本,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切实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在教学活动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课前,学生都会拿到一本新的教材,但是这本教材学生该怎样学习,要学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工作需要教师来正确引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安排教材内容,以教材知识体系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体系,切忌生搬教材体系,照本宣科。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比如,关于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内容,对于“三步走”每一步的时间及目标直接讲给学生效果不是太好,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因而,为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讲课时笔者提问了和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即1987年、20世纪末、21世纪中叶在座的学生年龄分别是多少,等他们计算出自己的年龄后,再让他们结合“三步走”的相关内容看一下各年龄阶段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这样一来,把相对枯燥的教材知识与学生自身紧密联系起来,引导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清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育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课堂的主导。”[2]主导作用要围绕着主体展开,即教师的授课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体系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心智特征、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构建教学体系。具体来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了解学生。“人性化的德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3]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把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去。还要广泛地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知识水平,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认可、所接受,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教材中的知识才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教材进入学生大脑,而课程的开设目的亦可以最终实现。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质、人格魅力。《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如何,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战略问题。但是,该课程开设后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学生对该课程是否喜欢,关键在于教师。新方案的四门课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纲要》课的学习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因为在中学阶段作为基础课程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基础知识,对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对中国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学生也都基本熟悉。在这种情况下,《纲要》课的任课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体系,尽可能地充实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把这门学生眼中的重复课讲出新意,要广泛地挖掘史料,以丰富的背景材料吸引学生;对学生都熟悉的历史事件的剖析一定要有深度,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高超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游刃有余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进而把《纲要》课讲成对大学生最有帮助、最有吸引力的一门课。

(三)着重发挥引导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能够把问题的结论条理清晰地告诉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自己的讲解和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用理论分析问题,提高辨别是非能力,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得出事物的结论是《纲要》课的一个显著功能。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已有基本的了解,对于一些问题的是非曲直、正确与否也有一定的判断,但是这些结论中学教材往往是直接给出,并没有充分的论证,因而很多学生知道这些结论,但不知道为什么,因而思想中有种种困惑。比如帝国主义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多大程度的伤害?辛亥革命的失败为什么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等一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学生。目前的《纲要》课教材对于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论述,而如何把这些内容送入学生的头脑还需要教师讲授这一中间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宏观把握教材,补充相关背景材料,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对重大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现实问题

大学生群体有着思维活跃、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视野相对开阔等特点,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单局限于教材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相脱节,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能使他们对这些理论产生共鸣,教学目的也就难以达到。“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教师在吸收中外相关最新理论方面比较欠缺,往往是简单的带有宣传性的讲课。”[4]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在备课、授课时要积极主动地关注、研究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正确、客观地分析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把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之上,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两个结合”。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纲要》课的性质决定了教学方法。与中学时的基础课或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课不同,面向全国大学生普遍开设的《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介绍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些基本史实、基本情况之外,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爱国意识的功能,因此教材体系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理论性。思想、理论来源于社会现实,也必须回归于社会现实,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显示出思想、理论的威力。因此,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就成为《纲要》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在深刻把握教材理论基础上,要做到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比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理论,学生从小学阶段就从课本中得知,但是,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想深刻的理解这些理论,必须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明白。而教师在解释这些理论时,也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联系当前社会,更要回顾中国整个革命历程,通过相关史料的讲解还原当时的社会面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重要理论产生共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也有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大凡有成就的帝王都善于学习、研读前人的历史,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以史为鉴”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道理,至于历史对现实社会的重要作用,很多学者都有精辟的论述。戊戌变法著名领袖梁启超有着很深的史学造诣,在论述历史的作用时曾明确指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5]就其课程性质来讲,《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就其知识体系来讲,它属于历史学范畴,因此,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之外,还要体现历史课的特征和功能,分析当前社会问题时,教师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着手,把握事物之间的前后联系。比如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拍中国海外流失文物圆明园青铜兽首,引起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与抗议,在校大学生也都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体得知此事,而《纲要》课程正好讲述上编有关西方入侵中国、中国反抗侵略的内容,笔者在讲课过程中结合拍卖事件补充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相关知识,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学生对近代中国那段屈辱历史的更深层思考。在笔者根据史实和现实材料的讲解之下,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另外,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我国的社会制度没有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先进,要想解决学生这一思想问题,就有必要回顾和联系中国的近代史发展历程,通过讲述中国10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和灾难,使学生明白今天的中国是在昨天中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中国社会面貌才彻底改变,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中国的经济才能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才会大大提高,学生有了这种正确认识之后,才会更好地珍惜今天地生活,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而,教师要上好这门课,不仅仅要钻研教材,了解历史,更应关注现实,在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体系。

三、更新教学方法

教师立足于对教材体系的透彻把握,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学生的了解,构建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而要将该教学体系付诸实践,起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必须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作为政治理论课,《纲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很难把深奥的理论讲活、讲透,同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课堂教学只在教材、辅导用书和网络资料之中徘徊,没有方法上的创新,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以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等特点。”[7]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配合文字教材,编写电子教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网络或其他渠道搜集相关的图片、音乐、影视剪辑等材料,作为上课的辅助材料,这样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事件的原貌,这对于历史课效果尤为明显。比如在讲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等等重要历史事件时,都可以适当的加入相关图片和音频资料,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有针对性地的放映一些纪录片和专题片,也有助于学生对国史、国情的直观认识,深化对教材内容的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课堂讨论和演讲。

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课堂讨论与演讲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能对问题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才能参加讨论或者演讲。为了做好这一点,笔者对所授班级的课外作业形式进行改革,改变了那种传统的“命题作文”式的作业形式,用“课题型教学”取代。即在学期初由笔者针对学生兴趣、立足教材理论、结合时事政治确定10个左右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取一个题目,用6周左右的时间搜集资料、讨论研究,最终以PPT课件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借助实践教学时间,每小组派代表用多媒体来讲述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讲述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还可以就相关问题提问。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自己的思维和眼睛认识世界,用自己掌握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真正的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达到了深化认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开展社会实践教学,也比较符合《纲要》的课程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区的纪念馆、革命战争和战场遗址等场所参观。通过自己亲眼所见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以此来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的理解。

[1]河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课题组.“以人为本 两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49.

[2]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须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07,(6):52.

[3]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4):74.

[4]舒泰丰.胡锦涛亲自批示高校政治课调整 新教材贴近现实[EB/OL].瞭望东方周刊,http://www.sina.com.cn,2006-07-26.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8).

[6]王同起.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座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07,(6):49.

[7]王永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分析与教学设计[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99.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理论课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