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发展

2011-08-15李艳庆李艳静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文艺事业文艺交流

李艳庆,李艳静

(1.河北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北保定 071051;2.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论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发展

李艳庆1,李艳静2

(1.河北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北保定 071051;2.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本文从文艺的概念和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入手,阐述了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必要性,最后对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

社会主义文艺、交流合作、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繁荣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其中当然包括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

一、文艺的概念及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

关于文艺的概念,《文学百科大辞典》中定义为: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简称,其含义等同艺术,即通过形象的塑造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戏剧、舞蹈、音乐,以及书法、建筑等等。根据构成其形象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的不同,艺术可以分为实用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狭义的文艺指作为主要艺术样式之一的文学。在这里我们取广义的文艺概念,即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文学和艺术的简称,包括文学、绘画、雕塑、戏剧、舞蹈、音乐、书法和建筑等等,内涵极其丰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四点来加以界定:第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发展动力。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活动是我国文艺发展繁荣的根源与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繁荣。第三,性质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着我国文艺的性质和方向,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第四,任务职责。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条重要的战线,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激励人民团结奋进的庄严职责。

二、发展我国文艺的意义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艺。当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如下:首先,从历史传承来看。自古至今,中华文艺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从长远发展来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再次,从国际竞争来看。当今时代,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要想应对国际竞争,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最后,从当前形式来看。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艺,可以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和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大意义,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而且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外交流与合作,必须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原因如下:第一,中国文艺离不开世界。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是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中繁荣发展的文艺,其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包括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交流,有益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有益于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艺成果。第二,世界文艺离不开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早已指出:在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交往和互相依赖的情况下,“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依此类推,世界文艺同样也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艺构成的,世界文艺当然包括中国文艺,世界文艺也不能没有中国文艺,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艺。

三、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我国文艺发展

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先进、丰富的社会主义文艺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发展繁荣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它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有着重大指导意义:一是文艺事业的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轨道;二是文艺事业必须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要牢固坚持以人为本:一是要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作为根本目标;二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三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感受作为根本表现对象。我国文艺事业只有牢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推动文艺事业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这是确保中国文艺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保障。文艺部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加强自我学习,要用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发展文艺,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办法来领导文艺。各级党委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他们深入生活、群众,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充分增长和发挥艺术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条件;要切实维护广大文艺家的合法权益,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要常抓不懈,加强对共产党员文艺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从事文艺工作和在文艺部门工作的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上,发挥表率作用。

(三)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要努力在自己的作品和表演中,贯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崇高精神,鞭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要胸襟开阔、放眼世界,积极主动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艺成果;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群众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完满地统一起来。

(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和振兴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势所趋。当前,我国文艺事业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采取有效举措,全面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还应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的利用,打造出更多文化艺术方面的品牌产品。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情况下,中国文艺应该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民族特征、独具的艺术特质走出去,走向世界的广阔天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艺的独特魅力和当代文艺的独到成就,让中国当代文艺在世界文艺大家庭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五)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艺成果

当今世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正视和接受各种文艺成果,汇聚其他民族优秀文艺成果。凡是人类所创造的文艺成果,只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都要充分地吸收和接纳。目前,有两种艺术资源摆在我国文艺面前:本土艺术资源与外来艺术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文艺的发展应该积极利用外来文艺资源。当然,我国文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传统、民族心理等为立足点。要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绝对不能照搬照抄,要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民族文艺。要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东西,保持我国思想文化上的独立性,增强我国文艺创造能力。

(六)大力加强进步文艺的引领作用

进步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要在对外交流与合作大环境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科学的艺术发展观,对于当代中国文艺,我们既要强调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更要强调进步文艺对多样化文艺的引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文艺作品应该是风格多样的,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此外,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没有进步文艺的积极引领,多样化文艺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1]胡敬署.文学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龄出版社,1991.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3]朱辉军.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中国文艺发展之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4)

[4]何志斌.新时期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求实,2010(2)

[5]熊元义.加强进步文艺的引领作用[N],文艺报,2008.2

Further Promoting and Boom ing Social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LIYan-qing1,LIYan-jing2

(1.Hebei Finance University,Baoding 071051,China;2.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Langfang 065000,China)

With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ocialist literature and a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ories booming socialist litera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of boom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ist litera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mmunicative and cooperative circumstances.Finally,six pieces of advice on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literature i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re brought forth in this thesis.

socialist literature and art;exchange and cooperation;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J114-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3974(2011)04-0036-03

2011-07-04

李艳庆(1983-),男,硕士,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文艺事业文艺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1942,文艺之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文艺范
贯彻“两学一做”精神做促进文艺事业发展的先锋
助力文艺事业 培养编剧人才
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