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华真经副墨》质疑

2011-08-15李瑞振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方壶南华天台

李瑞振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

《南华真经副墨》质疑

李瑞振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

《南华真经副墨》是明人陆西星的解《庄》之作。作为明代庄学史上的扛鼎之作,此书成书万历六年,并于是年由李齐芳资助刊行,这是《南华真经副墨》的最早刊本。后多次重刊,其中较知名者为孙大绶重刻重校本,后浙江叶氏天台馆又据孙大绶本重刊,而蒋门马先生对此的相关说法值得质疑。

《南华真经副墨》;质疑;成书;刊刻;版本

2010年3月,蒋门马先生点校的《南华真经副墨》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原为明人陆西星的解《庄》之作。蒋先生在书前的“版本情况”说明中作“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李齐芳天台馆刊本”,认为天台馆刻本与李齐芳刻本是同一个版本,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下面即通过对《南华真经副墨》一书的的成书、刊刻、版本等情况的分析、梳理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辨析。

一、《南华真经副墨》的成书

《南华真经副墨》作者陆西星(公元1520—1606年),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蕴空居士,江苏兴化县人。其早岁业儒,后转而慕道,自称数遇仙人,晚年参佛。

陆西星评注《庄子》的时间在其中年时期57岁至59岁,具体时间陆氏在《南华真经副墨》卷之末尾署云:“起草于万历丙子六月六日,脱稿于戊寅八月八日。”而他此前先后九次参加科举无望,最后一次则是在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时陆西星业已42岁,正如他自己所言,“生无食肉相,居官何足云?……乃知造物者,语命不论文。”陆西星认为自己“适合仙旨,事皆前定”,而《庄子》一书给穷困已极的陆西星以莫大的精神安慰,其在《鷇音漫录》卷三写道:“酒酣发大叫,天地坐深愁。转眼时事非,沦谢归荒丘。夙感南华翁,慰我《逍遥游》。鹏有九万里,安能学蜩鸠。”

《楞严经述旨》李戴序云:“(陆西星)已而绝意进取,入山著书,写其所得,始为《南华副墨》。则会合三家,而各极其趣。好事者业已付之剞劂,海内多歆艳之。”陆西星所入之山即是栖霞山,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古名曰摄山,后因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而得名。“一日,即谢去亲知,长啸入栖霞山,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鹑居鷇食,徐徐于于,旧注《阴符》、《参同》、《玄肤》等书,顷注《南华》。”(《南华真经副墨》陆律序)青霞外史李齐芳也在《南华真经副墨》序中说:“外史氏,予里闬先生也,闻性命之学于溟涬先生,遂屣弃旧所,栖真乎摄山之阳,注《南华》、《道德》。”[1]6

陆西星认为,“《南华》者,《道德经》之注疏也。”[1]1所以,他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时西星46岁)开始研读《老子》,加之早年的佛学修养和内丹学思想基础,陆氏的《南华真经副墨》在多重思想融合的基础上开辟了以佛、道思想共同阐释《庄子》的道路,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焦竑的《庄子翼》以及释德清的《庄子内篇注》。

由此可知,陆西星的《南华真经副墨》成书时间为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时陆西星59岁,地点在南京城外的栖霞山中。

二、《南华真经副墨》的刊刻

长庚家贫,从他的《三藏真诠》里即可知,他曾经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2年)至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4年)间曾外出远行,其原因就是因为家境贫困,“庚、辛、壬、癸四年,星衣食奔走,与师契阔,至甲寅而星以内艰归。”[2]88“归来四壁立,蛩吟满床头……朋好尽锦衣,而我独敝裘。”(《鷇音漫录》卷三)可谓其境遇的写照,亶怀外史王郜在《新梓方壶外史玄肤论》序中亦云:“君(西星)注疏甚富,穷于学道,不能自梓。”资助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一书刊刻的人是当时“状元宰相”李春芳的胞弟、曾任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的李齐芳。李齐芳作为陆氏同乡,对《南华真经副墨》的认同是其乐于助梓的根本原因。“吾乡壒村李先生,博洽群书,一见爱而读之,曰:‘吾当与世人传之’。”[1]5李齐芳在为陆氏梓书的同时也为《南华真经副墨》作了序:“外史氏……注《南华》、《道德》,以适己志,明大道之要,俾后来者知乡方。书成,予为梓之……有能得外史氏之书而读之,相与解执情而融习见,若之何其不洒然畅然,若发蒙覆而睹寥廓乎?而某也又得公之四方,亦大雅君子所乐闻也。”[1]7而刻书的时间则是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这就是万历六年李齐芳刻本,即《南华真经副墨》的初刊本。

陆西星在世时,《南华真经副墨》就经历了一次重新刊刻,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新都(今浙江淳安)人孙大绶重刻了《南华真经副墨》。关于这次重刊的原因,孙大绶这样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南华真经副墨》)虽已有善本行于世,顾若而人者,非思附注以博名,即高直以规利,非欲公之人人也。彼厚积者力能购奇,隐约高人或限而不获究竟其妙,余小子伤之,因授梓人,思广厥传,以公同志。”[1]503而这次重刊的最大意义也就在于其对“音义”和“字画”的增加,“音义则准之《玉篇》,字画则遵诸《正韵》。”[1]503

三、《南华真经副墨》的版本

陆西星的《南华真经副墨》历经多次重刊,其主要版本有:

(一)明万历六年李齐芳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以及《续修四库全书》所收即此版本。

《四库全书总目》之《道家类存目》云:“《南华真经副墨》八卷,明陆西星撰。西星字长庚,号方壶外史,不知何许人。焦竑作《庄子翼》,引西星之说颇多,则其人在竑以前。书首有其从子律序,作於万历戊寅,则与竑相距亦不远也。是书编次,一依郭象本,而以天道篇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八字分标八卷,每篇逐节诠次。末为韵语,总论一篇之旨。其名副墨,即取大宗师篇副墨之子语也。大旨谓南华祖述道德,又即佛氏不二法门。盖欲合老、释为一家。其言博辨恣肆,词胜於理。其谓天下篇为即《庄子》后序,历叙古今道术,而以己承之,即《孟子》终篇之意,则颇为有见。故至今注《庄子》是篇者,承用其说云。”

据国家图书馆所藏刊本来看:此本为八卷,八册,八册封面分别题“《南华真经副墨》虚”、“《南华真经副墨》静”、“《南华真经副墨》恬”、“《南华真经副墨》淡”、“《南华真经副墨》寂”“《南华真经副墨》寞”、“《南华真经副墨》无”、“《南华真经副墨》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字均小于书名 ,题“方壶外史陆西星长庚述,青霞外史李齐芳子蕃、从吾山人陆律子和、蓬莱侣人陆镐宗京、太和散人徐栋隆夫同校”;文前有陆西星自序、陆律序、李齐芳序;正文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版心署:书名,篇目,卷数;正文前有:“批点《庄子》法”,次“《庄子》音叶”,次“庄子《南华真经》篇目”,次“读《南华经》杂说”;正文后有李茂年后序,郑材跋。

(二)万历十三年孙大绶重刻重校本

此本《南华真经副墨》八卷,题“明方壶外史陆西星长庚述,太初散人孙大绶伯符重校”。

据《钦定天禄琳琅书目》之著录,“《南华真经副墨》,一函六册,周庄周著,明陆西星注,八卷。前明程涓序,次西星自序,次篇目,次“读南华真经杂说”,次“批点法”,次论“音叶”,次论“字画”;后明孙大绶序。按,西星自序称:“《南华》为《道徳经》之注疏,妙窍同玄,并通大乘之祕,故为是注,以匡昔贤之不逮”云云。盖合二家之说而参订一书也。其以“副墨”为名者,即取《庄子》“副墨之子闻诸洛颂之孙”句,考郭象注,副墨即文字之谓。西星序作于万历戊寅,涓与大绶二序俱作于万历乙酉。涓,字巨源,新安人;大绶,字伯符,各见本序。西星爵里无考,是书纸墨雅洁,可称明版佳本。”

万历乙酉即万历十三年,重刻本版本情况为:此本八卷,题“明方壶外史陆西星长庚述,太初散人孙大绶伯符重校”;文前有程涓序、陆西星自序、《南华真经》篇目、“读《南华真经》杂说”、“重刻批点《南华真经》法”、“《南华真经》音叶”、“《南华真经》字画”;正文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署:篇名,书名,卷数及刻工标识:“黄守信、黄铅等”;正文后有孙大绶序。

(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本子,多为重刊或影印

明万历天台馆重刻孙大绶本。蒋门马先生在其点校本《南华真经副墨》书前的版本说明中认为天台馆刻本与李齐芳刻本是同一个版本,愚见以为不妥。

据《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所记载,天台馆刊本《南华真经副墨》,七册,八行,行十七字(李齐芳刻本是九行,行十八字;孙大绶本是八行,行十七字),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题“明方壶外史陆西星长庚述,太初散人孙大绶伯符重校”。是书首页刊:“南华真经副墨。天台馆。太初散人铁笔、莘野逸民删鐻。一集郭子玄口说,一集方壶外史述,一集林鬳斋说义,一集孙伯符校释,一音义悉照《玉篇》,一字画悉遵《正韵》,一书法悉访平原,一鋟镌徽郡原版。”而“伯符”是孙大绶的字。

征之国家图书馆所藏天台馆本《南华真经副墨》来看,正文前有陆西星自序、《南华真经》篇目、“重刻批点《南华真经》法”、“《南华真经》音叶”、“《南华真经》字画”、“读《南华真经》杂说”。此本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所记载版本情况基本一致,所不同者,国图藏天台馆本共12册,钤有“四明张氏约园藏书之印”,卷之上端有批点。

关于天台馆,《勅修浙江通志》卷四十六“古迹”云:“天台馆,在府治南一百三十步,宋绍定中仓使叶棠建。”[3]888据《明代版刻综录》记载,天台馆除于明万历年间刊刻《南华真经副墨八卷续南华真经杂说一卷》外,还刊刻了《麟经秘旨梅林臆见十二卷》,此书署明万历叶氏天台馆刊。[4]54由此可知,《南华真经副墨》即由此叶氏天台馆刊刻。

故,天台馆本《南华真经副墨》实据孙大绶本重刻,与万历六年的李齐芳刊本不能混为一谈。

杜泽逊先生认为,此本据孙大绶本重刻,确为有见[5]2414。

除孙大绶本外,明末书林詹氏重刻万历六年李齐芳本,前有陆西星自序,末有“书林詹氏重刊”二行。

严灵峰先生的《无求备斋庄子集成续编》本、巴蜀书社的《藏外道书》本、汤一介先生主编的《道书集成》本、萧天石先生编纂的《道藏精华》本均源出万历十三年的孙大绶本。

[1](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M].蒋门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

[2]阳明.道教养生家陆西星与他的《方壶外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3](清)沈翼机.浙江通志[M].台北:京华书局,1967.

[4]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第1册)[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5]杜泽逊.四库存目标注(子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编辑:王 巧

2010-12-10

李瑞振,男,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方壶南华天台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冠方壶”艺术特征刍议
浅析“弦儒无方壶”的创新特征
在天台(组诗)
南华新书架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