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放疗全期的护理体会

2011-08-15滕亚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全期放射治疗乳腺癌

滕亚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国内有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疗。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放射线对增生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但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破坏性。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都会产生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因此,对患者实施放疗全期整体化护理,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放疗全期是围绕放疗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放射治疗开始,到放射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放射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放疗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放疗前5~7 d至放疗后7~12 d。笔者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行放射治疗的56例乳腺癌患者实行了放疗全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患者的良好配合,使患者消除了恐惧心理,提高了对放疗的耐受能力,不同程度减轻了放疗的不良反应,改善了生活质量,保证了放疗的连续性,确保了放疗获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6例,均为女性。年龄34~82岁,平均54.3岁。已婚已育43例,绝经后发病13例。全部患者均有病理组织学资料。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7例,单纯癌5例,髓样癌9例,硬癌5例。改良根治术47例,根治术9例。均为初次放疗。照射剂量50~70 Gy/5~7周,照射野及加速器能量依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和临床分期设定。

2 护理

2.1 放疗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对癌症患者除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外,针对乳腺癌患者的特点,放疗前重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由于患者对癌症的认识仍然片面和陈旧,癌症患者常存在恐惧、悲观、绝望情绪[3],护士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了解每例患者的不同思想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充分信任。耐心讲解治疗和各种护理意义、方法、大致过程,教会患者对可能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悉心介绍,使患者尽快适应,鼓励患者与同样经历的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

2.1.2 患者准备 首先告诉患者摘除金属饰物,以免造成损伤。在放疗中,金属物质可形成次级电子,使其相邻组织受量增加而出现溃疡,且不易愈合。其次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无伤口、贫血、感染等,如有应待伤口愈合,贫血纠正,感染控制后方可开始放疗。

2.2 放疗期间护理

2.2.1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照射野画线前先用肥皂水清洗局部皮肤,画线后不可洗脱照射野标记,保持标记清晰,标记不清,应及时请医师描画。放疗中应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穿柔软、宽松、吸湿性强的内衣;照射野皮肤忌搔抓[4],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敷等;保持乳房下面、腋窝皮肤清洁干燥,及时用软毛巾擦干汗液;洗澡时勿用过冷、过热的水,勿用肥皂及粗糙的毛巾揉搓皮肤;勿在照射部位贴胶布;勿擅自在照射区皮肤涂擦化妆品及刺激性药物,如碘酒、乙醇等;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嘱患者放疗时技术员摆好体位后勿自行移动,以保证照射野范围正确。有皮肤反应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暴露放射区皮肤,遵医嘱应用皮肤防护剂,有效地控制皮肤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

2.2.2 骨髓抑制的护理 密切观察、定期检查血象变化,每周查血常规,观察血细胞变化,如发现白细胞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应暂停放疗。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应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病房进行通风、消毒,保持空气清新,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和亲属探视,保持患者清洁卫生。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应严格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当血小板低于50×109/L时,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要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及其分布情况,禁止热敷,尽量减少一些侵入性操作。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穿刺准确无误,防止反复穿刺造成皮下瘀斑或血肿,给患者注射拔针后要按压穿刺口3~5 min,静脉注射时止血带压迫不宜过紧,时间不宜太长。及时观察有无内脏的出血,注意观察患者大小便颜色、性质。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随时做好抢救治疗的准备。

2.2.3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使放疗更顺利地进行。部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会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味觉不敏感、食欲下降,而影响进食量,导致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正常组织修复,因此要合理调整饮食,避免单一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首先,患者饮食搭配要遵循“三高二低”的原则,所谓三高即指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如瘦肉、海产品、新鲜水果、蔬菜等;二低指的是低盐、低脂肪。其次,患者进食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油腻、辛辣,过冷、过热,尽量做到味美醇正,使患者易于接受。第三,根据放疗中出现的反应进行食物调整,如白细胞下降后应注意食用一些动物肝脏、菠菜、豆制品等。在放疗期间不主张忌口。进食不宜过饱、过急,宜缓慢进食,使食物得到充分咀嚼,以利于消化吸收[5],防止快速进食而引起腹痛、腹胀,同时还要保证机体得到充分的水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提高味觉,促进食欲。

2.2.4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和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将患侧的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还可以做手指爬墙活动,开始时指尖平双肩高度,然后利用手指屈伸运动,使上肢向上移动,还可做手臂摇摆运动[6]。保持血液回流通畅,穿衣先穿患侧,脱衣先脱健侧。

2.3 放疗后护理 放疗结束后,告诉患者后期放射反应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免出现反应患者误认为病情复发或加重而感到惊慌。由于治疗后照射区皮肤反应有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应嘱患者注意照射野皮肤的保护,避免感染、损伤及物理性刺激,防止风吹雨淋、阳光暴晒。放疗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注意饮食调节,补充全面营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不要疲劳,以保证体力的全面恢复,还要按时到医院复查。

3 结果

本组56例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6例(占11%)患者因腋下皮肤发生Ⅱ度损伤而暂停治疗,经涂擦外用药膏后好转;11例(占20%)患者发生血象降低,经停止照射、升白细胞药物和中药支持等治疗后继续放疗;4例(占7%)患者在放疗后影像学检查有轻度肺纹理增粗,但未发现有呼吸系统症状。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乏力、食欲差等症状。经过放疗全期的整体护理,均完成了放疗。

4 结论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都会产生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7]。患者在围放疗期,医护人员应在精神上进行鼓励支持,给予照射野皮肤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营养支持指导等,针对患者潜在的和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细致周到的放疗全期护理,对保证放射治疗顺利完成、防止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1]吴 晖,欧阳取长,曾 亮.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4):1104 -1106.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64-1188.

[3]郭志琴,朱晓军.7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8):7 -8.

[4]林小玲,黄伟平.乳腺癌放疗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6A):1524 -1525.

[5]邵俊荣,刘玉清.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84 -85.

[6]陆以佳主编.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0-195.

[7]胡逸民,杨定宇主编.肿瘤放射治疗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9212.

猜你喜欢

全期放射治疗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7例骨科髋臼周围截骨术患者的护理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对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的效果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