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护士沟通能力研究进展

2011-08-15卢惠娟李映兰

护理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效度护患信度

曾 凯,卢惠娟,李 铮,吴 燕,李映兰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士的沟通能力在医疗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研究显示,护士良好的沟通能力可提高护士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医生、同事、领导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健康;增进护患关系,减少医院医疗纠纷的发生[1,2]。国外对护士要求的第一素质就是沟通能力,甚至认为与病人、同事、管理者的交流比专业技术更为重要[2]。Rossister[3]曾经提出,职业护士具备的 5个“C”,其中之一是能力,而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能力已被列为现代护理人才的一项必备核心能力。沟通已成为护理活动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也是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5]。本文对国内外护士沟通能力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并评价了相关量表,为科学系统地评价临床护士沟通能力提供参考。

1 国外护士沟通能力的研究

1.1 国外护士沟通能力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护士沟通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影响因素、沟通模式、沟通障碍、沟通态度、沟通行为、沟通技能培训方式及其效果等。研究对象从单一的病人或者是护士角度,逐渐转变为同时从护士、病人及其他医务人员多方面进行。有关沟通的研究方法学在国外亦发展日趋成熟,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量性研究,均有较多的文献报道[6]。在沟通研究方法学中,由于沟通是一个抽象概念,对研究资料进行科学收集及分析是沟通研究开展的重要前提。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7]:①Roter互动分析系统(RIAS):该系统将沟通内容分为病人教育、信息收集、关系建立以及伙伴关系建立与加强4大类,分析各类在对话中出现频率;②四惯例编码系统(4HCS):该测评将沟通行为分为沟通开始、启发病人说出看法、展示热情、沟通结束4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行为表现;③谈话分析:是对自然状态下的沟通语言中的一些转换发生的持续时间、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统计,进而观察整体的转换结构,了解沟通如何通过这些转换得以完成。前3种研究方法需要应用录音、电脑相关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因而较沟通量表而言对研究者的要求较高[7]。

1.2 国外护士沟通量表研究进展

1.2.1 结构性会谈能力评价量表 这类量表主要用于在国外客观性结构式临床技能考核时测评被考核者与模拟病人或标准化病人的会谈沟通技能。Arthur[8]研制了模拟病人会谈量表(SCIRS),测评护生在与模拟病人会谈过程中的基本沟通和动机性访谈技能。量表包括两个部分,第1部分16个条目,反映护生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沟通技能,分为建立良好的关系、展示对病人尊敬的行为、确认病人改变的意愿3个维度;第2部分23个条目,反映护生动机性访谈的基本技能。Steyn等[9]将具有医疗会谈过程中的代表性的沟通行为分解为建立友善和互相尊重的关系、理解性的倾听、认可病人、共同参与、有效的信息传递、确认感受6个方面,用于评价临床健康照护者医疗会谈中的沟通能力。Humphris等[10]研制的利物浦沟通问卷将会谈中的沟通分为介绍、非语言行为、尊敬和移情、提问以及提供信息5个部分。此外,还有SEGUE会谈框架,包括建立良好的关系、收集信息、提供信息、理解病人的看法、结束会谈[11];会谈模式(calgary-cambridge observation guide,CCOG)包括开始面谈、收集资料、建立关系、解释和计划、结束面谈5个部分;还有Macy沟通任务和技术模型、Kalamazoo基本要素、Arizona临床会谈模式、Bayer沟通模式、Brown会谈模式、7任务模式和3功能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近年来已成为北美沟通技能培训和评价的常用结构[12]。

1.2.2 沟通技能评价量表 共情和有效的倾听被认为是良好的沟通者的基本技能。Hojat等[13]研制的杰弗逊医生通情量表(the Jefferson scale of physician empathy)包括20个条目,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制,得分越高,共情反应水平越高,该量表在国外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安秀琴等[14]将其翻译成中文并检测其在护士群体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测得中文版杰弗逊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hach's α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750和0.771,重测信度为 0.659。Thijs等[15]研制的倾听观察量表(active listening observation scale)用7个条目共同评价医学会谈中的倾听能力,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效度良好。

1.2.3 护士的团队沟通能力量表 M ary等[16]研制了护护合作量表(the nurse-nurse collaboration scale),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66~0.90。日本学者Ushiro[17]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制医护合作量表,该量表包括共同参与治疗决策、分享病人信息、合作3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计分,用于护士时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0~0.923,折半系数为0.676~0.710,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 国内护士沟通能力研究

2.1 国内护士沟通能力研究现状 受“重技术、轻人文”思想的影响,国内护理学者对沟通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晚。在中国知网中以题名中包括“沟通”一词为检索条件,查得护理学科类沟通文献2 516篇,最早1篇是1984年《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中有关“文化沟通护理的研究——未来的护理”,2000年前沟通文献累计为102篇,之后的文献明显增多,因而我国护理领域中对沟通的研究较为广泛开展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文献中,大部分仅仅是对护理学中的沟通方法进行叙述,缺乏科学研究方法学的支持。

2.2 国内护士沟通能力量表研究进展

2.2.1 以护生为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评价量表 在国内已有的沟通行为测量工具中,以护生为研究对象的占绝大多数。杨芳宇[18]在分析国外沟通会谈模式后,借鉴Steyn量表结构研制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自评量表,量表的内容效度(CVI)为0.84,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许亚红等[19]参照卡拉马祖沟通7要素,将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分为沟通的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6个部分,研制临床带教老师评价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量表,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3,重测信度为0.790~0.904,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及内容效度。叶倩[20]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评价工具,将其沟通能力分为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能力及协调沟通网络能力4部分,采用自陈测试题、模拟情景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相结合的方式让护生对自我沟通能力进行测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具有良好的效度。

2.2.2 以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评价量表 国内以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评价工具尚少。郭常安[21]编制的护士交往与沟通能力自我评价表包含护士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两部分内容,共有25个问题,未见其对问卷信度及效度报道。杨晓丽[22]自行编制23个条目的护士非语言沟通能力量表,包括体会感受、身体语言、辅助传递声音、沟通环境4个部分,测定护士与老年病人的非语言沟通能力,量表信度及效度较好,但量表仅仅只测量了护士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丁飚等[23]自行设计护士沟通能力问卷由38个条目组成,包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确立病人的问题、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体会感受4个维度,问卷的CVI为0.91,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8,重测信度为0.912。王美兰等[24]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能力调查问卷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有效信息、情绪自控能力及体会感受4个维度,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2,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后两者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依据,编制的问卷尚不成熟。

3 小结

国外沟通量表虽发展较成熟,但由于沟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较大的差异[7],在国内应用时需要经过较大的文化调试。国内以护生为研究对象的沟通评价工具主要针对沟通教学评价,很少涉及临床实际环境;少量针对临床护士的沟通评价工具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支撑。故国内缺乏基于本国环境下、有系统理论支撑、以临床护士为对象的沟通能力测评量表。

[1]Lester GW,Smith SG.Listening and talking to patients:A remedy for malpractice suits[J].Western Journal of M edicine,1993,158(3):268-272.

[2]郑铭晖.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11,9(4B):1006.

[3]Rossister JC.Caring in nursing: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2,9(2):293-302.

[4]Jonas-Simpson C,Mitchell GJ,Fisher A,et al.The experience of being listened to:A qualitative study of older adults in long-term care settings[J].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2006,32(1):46-53.

[5]D'Wynter LC.Keeping the conversation going:Information and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of sensory,motor,and cog nitive change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in long-term care[J].Topics in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2007,22(3):256-267.

[6]Steffen F,Almuth B,M arkus Z,et al.Nurse-patient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9,17:339-353.

[7]练燕,张绍蓉.护患沟通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72-73.

[8]A rthur D.A ssessing nursing students'basic communication and interviewing skills: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rating scale[J].Journal of Advance Nursing,1999,29(3):658-665.

[9]Steyn M,Borcherds R,Vander MN.The use of a rating instrument to teach and assess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health-care workers in a clinic in the western cape[J].Curations,1999,22(2):32-40.

[10]Humphris GM,Kaney S.The liver pool brief assessment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making of doctors[J].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2001,6(1):69-80.

[11]Gregory.The SEGU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skills[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1,45(1):23-34.

[12]Julie MS,Larry M,Forrest L,et al.A 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review of current tools[J].Family Medicine,2005,37(3):184-192.

[13]Hojat M,Mangione S,Gonnella JS,et al.Empathy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atient care[J].Academic Medicine,2001,76(7):669.

[14]安秀琴,杨辉,徐建萍,等.杰弗逊共情量表的编译及评价[J].护理研究,2008,22(8A):2063-2066.

[15]T hijs F,Sandravan D,Francois S,et al.Active listening in medical consultations:Development of the active listening observation scale(ALOS-global)[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7,68(3):258-264.

[16]Mary BD,Elaine L L.The nurse-nurse collaboration scale[J].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0,40(1):17-25.

[17]Ushiro R.Nurse-physician collaboration scale:Development and psy chometric test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9,65(7):1497-1508.

[18]杨芳宇.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初步研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29-30.

[19]许亚红,李小寒.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08,22(2B):460-462.

[20]叶倩.护理专业大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结构分析及评价工具的初步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6:22-41.

[21]郭常安.护理沟通艺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5-286.

[22]杨晓丽.护士与老年住院患者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应用调查[J].现代护理,2007,13(13):1225-1226.

[23]丁飚,郭瑛,朱瑞雯.临床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06,6(5):7-10.

[24]王美兰,厉琼,邱寿珠,等.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8,7(5):332-333.

猜你喜欢

效度护患信度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