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奇葩——论长治堆锦

2011-08-15王志伟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长治美术工艺

王志伟

(长治学院 师范分院,山西 长治 046011)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奇葩
——论长治堆锦

王志伟

(长治学院 师范分院,山西 长治 046011)

探索中国美术、地方工艺美术的特色,是中国美术历史的主要构成内容,长治堆锦作为一种地方工艺美术折射出长治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印证着上党历史文化的博大久远。

长治堆锦工艺;传承;发展

一、堆锦之工艺

当我们打开长治古老文明的宝库,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的祖先曾是多么地优秀,凭着上党人特有的一股精神,辛勤劳作而制作出灿如彩虹的潞绸,同时也制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堆锦,堆锦也称堆花,因堆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绸,丝绸经过“上色、飞边、絮棉、压捻、叠褶、粘贴”等数道工艺而形成人物、花鸟美景的浮雕艺术品,享有“立体中国画”的美誉。

二、堆锦之历史

堆锦艺术在长治的历史久远。相传,早在我国唐朝时期时长治已有了堆锦艺术品的出现,这与上党地区久远的种桑织丝有着渊源的联系。《隋书》上说:“上党之民多重农桑”。栽桑——养蚕——纺织,在上党积久成习,这样产生了潞绸,潞绸的生产始于何时已无人能说的清楚。据史料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沿袭至晋国人民的衣服已经有了经过加工的蚕丝织物和葛麻织物,到唐代时期的潞洲,丝织品技术上已经很精致,图案也非常之美。到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在山西设立织染局,主管为皇家派造潞绸,使潞绸在潞洲形成一个庞大的织造规模,这也给潞洲“绫罗绸缎”附属加工业和延伸产品“堆锦”带来了空前的发展环境。清代长治的堆锦作坊达到十余处,多集中在潞安城南部的绫坊巷,炉坊巷及四邻,尤以李家堆锦名声远扬。

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治油染裱糊生产合作社组成堆锦小组,这时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苏联、朝鲜。

三、堆锦工艺的传承

长治堆锦工艺过程为:先将图型描在薄板上,照线剪裁成若干块,再在这些纸片上“贴飞边、压纸捻、续棉花”,后蒙上所需绸缎,并按图案要求将蒙上去的这些绸缎经过“拨折、软褶、彩绘、贴金锡线”成为片状半成品,然后将此半成品平面拼贴在已经绘好场景的底板上,装入玻璃木框。作为李家堆锦工艺传承人的李模,在他创作的中期时对堆锦工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打破堆锦完全依照丝绸惯例,发扬和光大了中药“通草”的应用,使作品的审美、观赏及寿命都大大提高。

一是“通草”较丝绸柔和、雅观、更逼近人物的皮肤质感,进行人物造型的创作,尤其是肖像的制作,效果大大超过先前,二是“通草”自身具有耐腐力,天然中药在堆锦里镜嵌,避免生虫,延长了作品收藏的寿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后期堆锦工艺一度停产,样品被毁,后又恢复堆锦生产,并对堆锦工艺进行了改革,使设计、绘画、制作从全能艺术人独自完成走向流水线生产,所用原料也从草板纸、通草、棉花、绸缎、麻纸捻、动物毛、金银箔逐渐演变为“绫、纱、锦缎”、直至后来的的确良、坯丝绒、局部结合使用木雕、麻皮等,对以往堆制的传统工艺也进化为部分悬贴和多层组合的方法,这些改革后的长治堆锦,主题鲜明,构思巧妙,物象准确,透视合理、色彩明快,根植于上党沃土的堆锦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堆锦工艺的民间艺人

李家堆锦的出名,源于李家幸运、聪慧的传承人李模。清同治七年李模出自于长治城里炉坊巷,自幼读私塾,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弱冠之年善画,在和父亲、长兄从事油漆裱糊工作中,偶得一种工艺品装饰,李模对此工艺品产生了极大兴趣,经过细致剖析,认真探索,反复试验,终于走出了一般裱糊装饰的空白,创制出了堆锦工艺品。

之后李楷、李模之弟及儿子李时杰也加入艺术的制作成为了堆锦传承人。

李时忠,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1967)出生,经历了父传子承过程,父辈手把手地教,儿子专心致志地学,其作品精致美观,细致鲜艳。

李反英,李时忠之弟李时杰最后培养的堆锦艺人,皆能传承祖上技艺,且有新的创意与改进。

五、近现代堆锦工艺成就

堆锦工艺制作的日益完善,工艺品也不断流往外地,这时作品主要有“福、禄、寿三星、南极仙翁、八仙过海、唐僧取经、苏武牧羊、西厢张生、刘海戏蟾仙、黛玉葬花”等。

1915年,李模、李时忠、李时庸父子三人在3个月堆制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条屏,被选择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荣获二等银质奖章。1954年制作的“英雄独立、雄鹰展翅”赠给朝鲜友人;1958年“和平友谊”赠与赫鲁晓夫;1960年制作大型堆锦作品“杏花村”,参加山西厅的设计装帧工作,第一届广交会召开时,如单体套装“八仙”套装、卡通人物“快乐童年”、“天女散花”、“葡萄熟了”还有“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红娘”等作品进入交易会。

1972年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秋翁遇仙”“八仙过海”等精品参加了展出,博得了专家的好评。

六、堆锦艺术的现状

作为艺术品的长治堆锦,首先它是一项耗资、耗时、耗力、耗工的艺术创作过程,制作难度较大,不是人人可做的简单产品,精湛、高超的手艺是其必须具备的条件,成本非常高,无疑给堆锦艺术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这是长治堆锦又一次遇到的危机,如果不加以拯救,这一艺术瑰宝很可能就此永别舞台。从事堆锦艺术30多年的工艺美术师涂心成不忍心看到这样结果,在他奔走呼号下,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1997年,由市工艺美术学会和市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山西长治堆锦研究所”,1999年设计出“迈向新世纪”、“领袖的风采”等作品,2000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2000年华艺杯”评选展上,“文殊丽菩萨”荣获最高学术奖——“华艺杯”银奖,根植于上党沃土的长治堆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七、发展民间工艺美术的必要性

民间工艺美术不仅在上党地区流行而且遍及全国各地,从青藏高原到祁连山麓,从乌苏里江到大渡河畔,到处是山花烂漫。因为在祖国的土地,繁衍生息着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各民族所处地理条件、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等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审美观点,使我国的工艺美术更加丰富多彩。民间工艺美术在创作题材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无论是花卉动物或神活传说都与各地方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成了民间工艺朴素淳厚的主要风格特色。

另外,民间工艺作者面广,技艺精湛,而且是家庭父子传承技艺,保留和发展了较多的古代优秀传统表现方法,如此辈辈相传,代代发展,使民间工艺美术之花越开越盛,愈开愈灿烂。

八、民间工艺美术及乡土工艺美术的教育

“思维无限,创意无限”是民间工艺美术及乡土工艺美术发展的理念,对工艺美术的教育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值得人们共同探讨。

(1)当前美术教育是否应向一些重点转移。从当前美术院教育的现状看,对工艺美术专业重视不够,工艺美术队伍力量薄弱,设计水平不高。大大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2)工艺美术设计者要具有广泛的常识、灵敏的头脑、熟练的艺术技巧,培养这样的设计人才,比绘画专业复杂得多。

(3)工艺美术的教育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关系到工艺美术教育使命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促进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发展,才可以说是真正地保护。

因此工艺美术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一种新的文化认知视野中努力推进,开拓创新。工艺美术的教育与乡土工艺美术教育也能激发广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志。

九、西方及外来美术对中国本土美术之冲击

(1)随着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古老国度的艺术界已明显感到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美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西方美术涌入,不仅丰富了中国美术的种类和样式,拓宽了中国画家的眼界和技法,而且影响了中国本土美术的发展空间。

(2)西方文化的冲击,首先是内容上的冲击,在当前的中国美术创造中,有相当部分作品已明显地具有了体现西方文化影响的特征,西方文化当今从价值的深层角度来影响我们创作思想,这些不难理解为什么具有西方文化思维形式和审美理念的作品很为盛行,也就是说部分艺术品的作者用西方文化的部分概念框架来指导自己的审美观念。

(3)西方文化在形式方面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作者照般西方艺术的形式和手法的说法,似乎不考虑到手法和形式都是依附在某种文化意识中,离开了这种文化意识,手法和形式就不再存在了。透过各式各样新奇怪诞的形式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倾向,对待西方艺术,西方文明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鹜,西方各种艺术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圣人,我们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奴隶般地沿袭,从而贬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总之,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在未来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向上,在未来的美术教育的普及中应十分重视传统工艺美术、地方工艺美术这个重要的部分。

J528

A

1673-2014(2011)01-0030-03

2010—09—23

王志伟(1969— ),男,山西沁县人,助教,主要从事美术教学。

(责任编辑 许华林)

猜你喜欢

长治美术工艺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当当鼓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创意美术
长治学院外语系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