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实际,推进行风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

2011-08-15林风雷许洪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行风基层服务

林风雷,许洪娟

(中国人民银行蛟河市支行,吉林 蛟河 132500)

社会是由各行各业组成的。优良的行业风气,有助于推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基层各行业唯有行风正,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保证改革和各项工作健康顺利进行。因此,行风建设是促进基层行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基层行业应以行风建设为抓手,紧紧扣住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履行服务职能这个工作核心,用工作理念上的新转变、机关效能上的新提高、服务质量上的新突破,确保基层行业行风建设标准化管理取得新成效。

一、深刻领会落实和推进行风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和推进行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理所当然地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良好的行风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题之一,因此,加强行风建设正是时代发展对各行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落实和推进行风建设是有效履行行业职能的重要保证

行风建设是促进基层行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优良的行业风气,能够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能够不断提高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终保证行业有效履行职能,达到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落实和推进行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行风建设是时代发展对各行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行风能够促进各行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行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进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行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整个社会民生、民心、民意处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二、落实和推进行风建设标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是目前落实行风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其表现为对工作和责任认识的错位,有的领导干部和员工把抓行风建设看作是主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只是做表面工作,能应付过去就算完成任务。

(二)制度措施上的问题

近年来,各行业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制度措施,为建立和实行行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基层行业来看,内部管理、职责分工、决策程度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或不明确,没有根据基层行业实际具体分解细化,可操作性不强。同时,有些监督事项的确定不切合实际,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落实不坚决等现象都制约了基层行业落实行风建设工作。

(三)自身建设上的问题

基层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身建设是决定行风建设工作质量和行风建设工作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基层行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且缺少培训的问题,阻碍了行风建设的有效发展,他们的某些错误观点和认识,造成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高,致使一些行业发展滞后。

(四)责任追究上的问题

在业人员贯彻执行行风建设规章制度方面,缺乏有效的责任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基层行业行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责任规定,对不履行责任的行为难以追究,从而造成一些从业人员对行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干部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对管辖范围内的行风建设不愿管、不敢管、不敢深管,也使一些责任追究不能落到实处。

三、落实和推进行风建设标准化管理要做到“六个强化”

(一)强化意识,确保行风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

提高认识,突出领导责任制,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行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转化为现实。首先,强化领导干部做表率抓管理的意识。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领导干部要坚决落实“管行业,必管行风”的工作责任制,带头学习、树立和力行行风建设,做发扬优良作风、抵制不正之风的表率,做到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身作则,以人格的魅力、道德的力量凝聚员工、带领员工,使人人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促进行风建设。其次,强化发挥骨干和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意识。党员干部是行风建设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抓好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以党风带行风,以干部带群众,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引导广大干部见贤思齐,促进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再次,强化继承和创新意识。在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同时,要着眼于行风标准化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行风建设的内容与方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根据不同业务、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实际,不断改进行风建设标准,不断拓宽行风建设渠道,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实现现代行风建设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行风建设工作活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强化学习,确保行风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把深化学习作为行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各种学习方式,提高行风建设水平。一是对照标准学。对照岗位工作职责,联系思想实际,制定行风建设标准,组织开展本行业员工行风建设大讨论,围绕行风建设标准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科技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量化标准,建立制度规范学。对学习的内容、时间、要求等进行具体量化,建立完善学习、检查、考评、通报等各项制度。三是结合实际引导学。在学习中,引导本行业员工干部结合岗位职责,从工作的全局性、政治性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互相启发,互相带动,互相促进,更好地把握行风建设实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四是围绕工作讨论交流学。围绕基层行业工作的实际,从正在干的工作入手,从如何提高工作能力着眼,交流学习体会,畅谈思想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五是开门纳谏,征求意见改进学。采取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征求各类意见建议,增强学习的针对性。通过提高认识,创新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方式、质量,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强化交流,确保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和谐发展

针对工作业务繁忙、头绪多、要求高的实际,组织干部职工立足思想和工作实际,学在深处,创在新处,干在实处,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改,真正做到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两兼顾、两不误、两促进”。为了使行风建设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准确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推行谈话制度。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谈;科级干部之间谈;领导班子和一般员工谈;科级干部和员工谈;员工之间谈。通过谈理想、谈信念、谈奉献、谈认识、谈工作、谈体会,能够使思想得到统一,信念更加坚定,走前列、站排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二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度。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严格要求干部员工以“三个代表”为尺度,以身边典型为榜样,以群众意见为镜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坦诚积极,认真负责,既有思想交锋,触及灵魂,又有感情交流,增进团结,互相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行风建设和谐发展。三是围绕中心搞服务,搞好服务促协调。按照“大事不误、小事不漏”的原则,立足自身服务职能,正确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重视与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信息共享,遇事及时沟通衔接,认真搞好金融服务,确保整体工作的协调运转。

(四)强化制度建设,确保行风建设保障措施到位

依靠制度落实行风建设是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以预防为主,从制度上增强行风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首先,建章立制,规范从政行为。以廉洁从政规定、干部述廉、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约束领导干部的责任行为,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次,建立起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坚决严肃纪律,充分发挥其警示、教育作用,从根本上杜绝对失职渎职行为追究不力的情况发生。明确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明确责任追究对象,使承担责任的人增强其责任意识,切实维护行风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贯彻落实。第三,进一步强化措施,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手段,为行业经营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业务部门的业务调整,及时更改,重新制定对口的内控制度或建立新的行风建设体系,为业务工作和经济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行业整体工作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四,按照“靠制度管人、靠待遇留人、靠机制激励人、靠岗位锻炼人”的思路,着重强化重要环节的监管措施,切实提高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高效化程度。第五,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民主评议、评比检查等方面的规定,通过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整改活动,使全体从业人员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明显增强。第六,强调协调配合制度,在突出具体牵头部门作用的同时,突出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工协作、环环相扣、整体推进的良好的行风建设格局。

(五)强化宣传教育,确保行风建设各项工作深入人心

为避免宣传教育工作一般化、走过场、不经常的问题,应注意讲究方法,保证在效果上做文章。一是在宣教内容上,首先,要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作风培训。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员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继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正气、树新风”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工作宗旨观念,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其次,要认真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作风培训,不断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养成良好作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宣教形式上,要讲求方法,力求灵活多样,注重实际效果。采用广大干部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利用各种会议开展行风建设教育;组织观看教育专题片;组织形势报告会;制作专题宣传栏;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授课;组织研讨会等。三是在宣教层次上,根据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性质等,区别不同对象,选择不同对象,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汇报”、“多督促”、“多培养”、“多提醒”,使行风宣传教育做到层次分明。

(六)强化检查督导,确保行风建设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应坚持开展经常性检查督导行风建设活动,揭露问题落实整改,鼓励先进促进落后,推动基层行业行风建设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督促检查。要经常派人对行风建设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对行风建设情况进行稽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或搞形式、走过场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问题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部门和个人,作为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使人们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行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各部门的一个重要依据和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三是强化机构职能,提高督查落实水平。围绕行风建设标准,建立督查台账,认真组织实施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等硬性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四是以为民服务为切入点,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狠抓跟踪落实,不断完善催交督办、归口管理、层层负责的抓落实工作程序,使领导交办的任务、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较好的落实。

猜你喜欢

行风基层服务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苍溪县:解民困办实事 加大社保行风建设力度
行风社会监督员长效机制构建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