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账泛滥的原因及治理思考

2011-08-15武汉理工大学邓艺煊湖北经济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田细菊

财会通讯 2011年14期
关键词:结盟体制公民

武汉理工大学 邓艺煊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田细菊

假账泛滥的原因及治理思考

武汉理工大学 邓艺煊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田细菊

一、假账泛滥的社会背景

假账是做假账者或指使做假账者,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获得非法利益或为了减轻损失而遮蔽掩盖真实的账目,故意造假,使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假账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可能发生,只是程度和范围不同罢了。如在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的我国社会,也发生假账,但那是个别的、非主流的社会现象,笔者不是肯定这种制度,相反这种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是在这种制度下没有必要做假账,因为做假账和不做假账都是一样的贫穷。再如欧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曾发生过做假账的事例,但发生的次数和频率非常少,因为这些国家制度比较完善,法制比较健全,各种经济和财务信息公开,权力制衡和监督到位,对假账不姑息、不迁就、惩罚力度大。任何个人和经济主体不愿意做也不想做假账,原因是做假账的成本太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继承了原来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制度,抛弃了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学习、借鉴、移植了欧美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制度叠加的体制,也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讲这种体制的优点能集中全国之力办大事(前提是大事必须正确),因此也称为举国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同市场经济的叠加,因而造成了权力与市场的结盟。我们国家的这种体制与欧美国家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不同,欧美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不允许权力与市场经济结盟,对它们做了严格的切割和分离。这就从制度的层面杜绝了假账的发生。中国特色的权力与市场结成同盟的体制,形成权钱结合、钱权结合局面,这种结合必然产生腐败,而腐败必然发生假账。因此,权钱结合是假账泛滥最直接最根本的制度,如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事件,上市公司内幕交易,国有大型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屡屡发生的贪污腐败、职务高消费和名目繁多的职务补贴等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权钱结合滋生了特殊利益集团。特殊利益集团左右着国家立法、政策制订,而政府又保护特殊集团的利益。国进民退是必然的现象了。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它们除不能享受特殊利益集团控制的国有资产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待遇外,还要承担许多任务,其中要向国家交纳50%以上的赋税。我国是各种苛捐杂税较重的国家,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排名中,我国的名次靠后。不少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假账真做、真账假做的办法来少交赋税。

当今我国权力与市场的结盟和同流合污,毒化和腐蚀了全社会的风气,腐败现象已漫延全社会的各个角落,物欲横流、道德丧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假账泛滥在内的假冒伪劣有着肥沃的土壤,而诚信已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这就是当今我国经济活动中假账泛滥的社会背景。

二、制度改革是治理假账的出发点

一些学者治理假账的对策研究是对现有制度框架的补救式研究,有些对策看似很具体和细致,但大都属于微观和技术性的研究,在现有的制度面前,很难发挥作用。有些对策研究在逻辑上是悖论,如有的提出,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就必须做到信息公开,而在权力与市场结盟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信息公开,因为权力与市场结盟体制本身就是暗箱操作的体制,是不透明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要求信息公开无异于与虎谋皮。还有的提出要加强财务监督,从形式上看,我国的监督体系相当完善,有上级监督下级、同级党委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实际上这些监督形同虚设,起不了什么作用。一是上下级和同级党委的这种监督不是两或多个平行权力的相互制衡的监督,而是同体监督,就如同要求刀子的刀口监督刀背,是不起作用的。二是会计信息不对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公开,他们不了解情况不可能进行监督。三是媒体本身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因此治理假账泛滥首要的是改革现有制度。

当然改革现有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一是改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做好权力与市场的切割,斩断它们的联系,粉碎它们的结盟。二是解决好国进民退的问题,从法律、政策、行动上支持个体、私营、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码让它们享受同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一样的待遇,并与之平等竞争。

三、优化社会环境是消除假账的根本

治理假账泛滥首要的是从改革制度做起,这就是说制度改革虽然极为重要,但不是说制度改革一蹴而就的事,还要逐步优化社会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包括优化社会道德环境、舆论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其基本点就是要增强政府和社会的诚信度。不少学者做了详尽的研究,笔者仅强调建设公民社会问题。公民社会与全能社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公民社会是每个公民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公民社会说到底就是法治社会。而全能社会是政府包办一切,实际上是政府权力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靠权力来管理社会。全能社会说到底是人治社会,当政府用权力来管治社会的时候,权力有可能被滥用,有可能会乱施暴力,所以全能社会风险极高。公民社会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当下中国社会虽然还是政府主导的全能社会,但公民社会正在兴起,特别是公民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腐败案件都是首先通过网络平台第一时间揭露出来,公布与众,如最近中石化“天价酒”事件就是通过网络揭露出来。

建设公民社会主要体现在:一是客观条件。当下网络和社会媒体给公民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好的平台,在网络和社会媒体面前,任何封堵信息的行为,无异为掩耳盗铃,一切阴暗的东西暴露无遗。二是主观条件,培养每个公民的权力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开放后,这些意识逐步在我国老百姓头脑中生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增强。

(编辑 杜昌)

猜你喜欢

结盟体制公民
论公民美育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相互扶持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电视购物频道结盟组建“国家队”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