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探讨

2011-08-15中山市南头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唐利民

财会通讯 2011年14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村级集体经济

中山市南头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唐利民

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探讨

中山市南头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唐利民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深入发展,农村的财务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从构建村镇联网、集中核算、打造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信息化平台等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一、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现状

(一)“村账村管”模式 “村账村管”模式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在财务管理上具备独立设置会计机构、自主配备财会人员、独立核算、独立管理的能力,业务接受上级财政、审计以及农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日常财务监督工作主要由村级财务负责人、村民理财小组以及财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这种模式对财会人员素质、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风险管理均有较高要求。其优点是其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村民自治规定。其缺点是财务监督环节薄弱,财会人员隶属于村管,难以进行有效财务监督。同时,政府监督、审计监督因滞后,难以及时制止违规现象的发生,容易造成村干部个人挥霍、侵占挪用、过度举债、盲目投资等行为的产生。

(二)“村账镇管”模式“村账镇管”模式是指在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镇农经办对村集体经济统一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村仍然设会计、出纳,另一种是村仅设出纳,会计由农经办设专责财务组负责,但两种模式均以代管其资金为基础,对其开支进行审核监督。这种模式实现了民主理财小组和农业主管部门的事前监督,监督力度显著增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村干部个人挥霍、侵占挪用,过度举债,盲目投资等行为的产生。其缺点是一定程度地削弱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理财权,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村民自治规定有抵触。

(三)“会计委派制”模式 “会计委派制”模式的财会人员是由乡镇通过统一招聘、培训、委派,村级无权决定财会人员的人事任免,财会人员既接受村级会计核算的委托,又接受乡镇政府的人事管理。这种模式是在“村账村管”的模式基础上改革原有的财会人员选用体制,强化财会人员的独立性,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有效地避免了村干部滥用职权指使财会人员巧立名目、侵占挪用资金等行为的产生。其缺点是财会人员可能被孤立,也可能“同流合污”使财务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

(四)“会计委托代理制”模式“会计委托代理制”是一种在“村账镇管”和“会计委派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财务管理监督新体制,主要采用自愿委托管理形式,实行村级财务与村级资金的“双委托”管理。村级不再设会计和出纳,只设报账员,其资金由代理服务机构根据自愿的原则签订委托协议以及《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即统一资金账户、报账时间、报账程序、会计核算、档案管理,代理服务机构可以对村级财务管理提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模式解决了“村账镇管”的合法性问题,强化了农村财务的监管,严格了资金管理,加强了农村源头治腐,有效地避免了村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其缺点是难于真正地受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愿委托,往往出现“被代理”的情况。

二、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构建

(一)财务管理方式采用“集中核算”模式“集中核算”模式是一种在“村账镇管”和“会计委托代理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财务管理新体制,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保留了出纳以及银行账户,会计选任也征求村委及理财小组成员意见,由镇财政结算中心选派,但工资福利待遇由镇财政结算中心负责,在“三权”(即经营权、审批权及收益分配权)不变、民主理财的前提下,由镇财政结算中心设置专门的农村财务组集中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监管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代理性质,解决了“村账镇管”的合法性问题,同时因保留了出纳以及银行账户,取得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解决了“被代理”的问题。其缺点是必须建立在具有“镇村联网”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

(二)财务管理手段采用“镇村联网”模式“镇村联网”模式是利用光缆通信技术,光纤以点对点直联方式,建设完全与互联网彻底隔断的稳定、安全、顺畅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镇村联网。同时,以规范票据使用入手,镇农经办统一管理收支票据,实行领用核销制度,并规定所有收支业务票据必须通过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具,不得以手工方式开具(特殊情况,事后补录),出纳人员对当日所有现金、银行收支业务必须做到日清月结,确保收支情况全部录入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核对无误,另外,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具备镇、村领导以及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实时查询的功能,并具有大额财务收支情况预警报告功能。这种方式实现了远程实时的财务监管,解决了会计核算和管理存在时空分离的问题,使农村财务监管工作置于了经常性的实时监控之下,并实现了群众监督、政府监督、审计监督实时的有效结合。同时大幅度地降低了财会人员工作量,使财会人员有更多时间能参与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决策中去,更好地为其服务。其缺点是自行建造投入成本较高,但以租赁光缆通道方式,其租赁费比宽带租赁费略高。

(三)财务公开采用“墙报与触摸屏相结合”模式“触模屏方式”主要是通过触模屏电脑设备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党务、村务、财务、科技等信息公开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该方式主要适用中青年群体。“墙报”方式主要通过公布栏进行,适用于中老年群体。“墙报与触模屏相结合”模式满足了各类群体的需求,通过及时、真实、完整、有效的各类信息公开,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梁方敏:《加强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探索》,《福建财会研究》2006年第2期。

(编辑 杜昌)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对提高财会人员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如何提高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