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对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

2011-08-15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傣族村寨佛教

刘 垚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22)

思想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本民族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但它同时又会以“导向”方式反过来支配着该民族的一切行为,成为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与支柱。傣族生态环境思想是傣族在长期的生产、社会实践中,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对生态规律的总结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朴素的思想和观念。其中,宗教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在其内容体系的形成与建构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贯穿于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始终。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佛教中带有较多早期特点的一个教派。上座部佛教开始传入傣族地区的时间大概在公元 6至 8世纪之间,它作为傣族群众精神上的一种虔诚信仰,对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傣家人生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之前傣族先民盛行多神崇拜,一般称之为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既是一个民族思想史的源头,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史的源头。[1](P4)这种原始宗教观念往往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超人力量的恐惧、敬畏和适应过程,最早为万物崇拜,而后发展为图腾崇拜,再到祖先崇拜。这些原始宗教的基本形态一直保留到现代,使傣族在这种敬畏、崇敬中演化出他们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层思考,进而形成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一系列基本认识、看法和根本态度。佛教传入以后,与原始宗教经过长时期的斗争、融合与发展,逐渐成为全民族的普遍信仰,使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烙上了浓厚的佛教色彩,佛家所倡导的从善积德,一切生命皆平等及善待一切生命的思想共同作用于傣族,成为其生态环境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使其内容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

一、傣族敬畏、尊重自然的意识源于宗教

傣族人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都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人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构成了宗教在民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宗教不仅影响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还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傣族人的社会生产生活。

钱箭星教授曾论述到:人类学家认为宗教具有除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外的第三种功能——生态功能,“这种保护生态的功能是在对自然神灵的顶礼膜拜中实现的”。“万物有灵”观使人们对自己砍树、杀生等行为抱有一种歉意和敬畏之情。而图腾崇拜,“从生态角度看,各部落供奉不同的图腾,他们保护的动物就相当广泛,这也有效地防止人们竞相猎杀或采集同一物种,避免了某种资源的迅速灭绝”。[2]历史上,傣族在原始 “万物有灵论”的影响下,对自然物存有一种敬畏和崇敬之情。他们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这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傣族先民最初崇拜和信仰的是人类赖以生存而又无力抗拒其灾害的大自然。在傣族的原始信仰中,他们相信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神、鬼、魂常常交织在一起,一般把对人有利的魂称为 “神”,对人不利的魂称为 “鬼”,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它们时刻主宰着人们生活的顺逆,生产的丰歉及人生的祸福。诸如太阳、山林、水、树、土地、稻谷、村寨等与人们生存最为密切的自然物和生产、生活资料都是傣族先民原始宗教中崇拜的对象。因此,山有山神,江河有水神,树木有树神,家有家神,村寨有寨神,一个勐有勐神,粮食有谷魂。德宏芒市菩提寺藏有一本叫《散叠搡做》的书,译作《灵魂基础》,此书认为有魂方有生死,人有 121个魂,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惊、思、恐、忧都各是一个魂。可分为正魂和副魂,正魂管理语言行动,有脑魂、心魂、肝魂等,丢失正魂人就会死;副魂管理意识和识别好坏,丢失副魂人会生病。[3](P92)由此可见灵魂观念影响之深。傣族村寨有专门负责与神鬼打交道的专职人员——祭司 (在西双版纳叫“波莫”)。据西双版纳曼远村一位祭司的两个观点:第一,傣族最尊重的五样东西,佛 (菩萨)、经书、佛爷、佛塔、大青树;第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排列顺序是树、田、山、水、人。在傣族人心目中与人的生存最为密切的四种自然物都有各自的神灵,即树神、土地神、山神、水神等。[4]他们认为人们必须保证与这些神灵和谐共处,才能在神灵的庇佑下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如若对自然物施加破坏,就将触犯神灵,不仅受到自然的惩罚,还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另外,傣家人生命中往往会出现诸如“勐神”、“寨神”或自家供奉的家族神等词,这些神灵就成为傣族对本勐、本寨祖先崇拜和敬畏的对象。而与此相关的一切自然物,如 “龙山”、“垄林”和“坟林”等神山林就成为当地傣族群众敬畏而得以保护下来的森林资源。

傣族文化是森林文化、水文化。[5](P140)水与森林被认为是傣族生态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物,傣家人传统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因此,傣族先民在历史上形成了一整套水与森林的生态管理模式和基本认识,通过一系列经验、认识的总结,傣族先民深刻认识到森林是天然的水库,毁了森林就等于断了水源。傣谚有“林多水多”、“砍倒一棵树,失掉一股泉”,农谚有 “林茂粮丰,林毁粮空”等。所以要保护水源就必须重视保护“垄林”在内的森林生态环境。

此外,作为一个宗教民族,傣族的民间教育也是以宗教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它主要依附于小乘佛教,保持了 “佛寺即学校”的佛寺教育体制。其次,还有一部分是原始宗教和流传于民间的一些零散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它往往通过家庭教育或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世代传承下来。比如,傣家人从小就被告知,家有家神,寨有寨神,勐有勐神,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神灵,因此,上山打猎要祭猎神、山神,引水种稻,要祭谷神和水神,只有有了神灵的庇护,才能保证傣族人丁兴旺,傣寨平安吉祥。事实上,和掌握现代前沿技术的今人相比,傣族对与自己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能自觉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并通过其世代相传的一些风俗禁忌、村规民约来保护自然万物,和现代文明人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相比,这些不成文的“习惯法”在某种意义上更能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起到普遍的约束作用。

二、傣族万物平等的理念源于宗教

从善积德、一切生命皆平等是佛教追求的终极思想。受小乘佛教的影响,傣族群众笃信众生平等,不仅人与人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且人类也应当以自然界中平等的一员对待万事万物的生命、善待生命、善待自然。这被认为是佛教伦理中最具生态人文主义意识的伦理原则。[6]

众生平等原则,是佛教在人伦和天伦方面所倡导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傣族生态环境思想全部内容最为突出的体现。这种思想认为不仅人与人之间享有平等的人权,而且人类作为万物的主宰者,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处事态度来对待生命、对待自然,不能任意支配生命、支配万物。佛教因果报应的“轮回”思想与善恶报应原则认为,善恶都因缘而起,所以,不论对人还是对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存在善恶果报,只是现世报还是来世报的问题。因此,傣家人历来都主张要与人为善、讲慈悲,这正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尊重自然、珍爱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思想。此外,在饮食习惯方面,傣族历来食素,这实际上是佛教主张的一种对万物存有悲悯之心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种对生命的尊敬与珍爱是傣族发自内心的一种生命生态保护意识,这深刻地影响了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内容。

这种传统的生态保护思想还散见于傣族民间故事及形式多样的口传文学作品中。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动植物是伙伴、是兄弟姐妹,因此,人类应像对待亲人、父母和朋友一样去关爱自然、尊重自然。[6]傣族家庭教育中就有保护生态、保护动物的思想观念存在,根据笔者的调查,德宏一带的傣族老人在教育子孙时首先谈到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只有环境好了,人类和各种物种才能生存与发展,也才能够实现傣族首领“允门”的两句遗训 “毫丁岱,来丁吞” (“粮满仓,畜满楼”)和 “亥丁曼,纳丁勐” (“地满寨子,田满坝子”)。因此,人类应当像关爱自身一样去平等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对自然的利用和开发应秉承适度原则,不能任意放纵人类的欲望而置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存发展权利于不顾,这样不利于协调人和自然物种之间的有机平衡关系。

三、傣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宗教

傣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意译为《神创世之初》,或《神开天辟地》。最先是原始宗教解释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一种祭词,后经傣族僧侣整理、加工而成,内容包括英叭创造天地、布桑该雅该创造万物人类、叭桑木底教会人们农耕定居等等,是研究傣族思想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史诗开篇就有关于天地、万物起源问题的思考,在“人源于自然”、“人神兽同源”等核心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傣族先民认识到自然界万物与人类是同源一体的 (即 “生命一体”或 “万物一体”),因此,傣族群众对待自然界万事万物像兄弟姐妹一样亲近,有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傣族历来重视村寨的环境美,他们认为村寨的环境美和大自然的美应该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村寨园林化就成为他们理想化的生活理念,而傣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的建筑方式也正是傣族先民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之地。首先,寨址的确定往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山林、河流和良田。[7](P79)这样,既有山林作为傣寨天然的氧吧,又能为传统的稻作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其次,就傣寨建筑本身来说,完整的傣寨建筑主要由竹楼、道路、水井、寨心、寨门、佛寺和绿化林区等组成。但也仅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还保存有这样完整意义的傣寨建筑。 (据傣文化研究专家高立士先生指出,西双版纳傣族是今天仍然保持着最典型干栏式建筑的民族。[8])这些建筑之所以发展到今天仍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还是得益于宗教的力量。比如,位于傣寨尽头较高处的原始林,我们通常叫“龙林”,它是一个村寨保护神的居所,不仅保护着整个寨子的平安,还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傣谚有 “不要砍龙树,不要挖咒符”。[9](P244)坟林,祖先灵魂的栖息地,一般是一小片长势良好的森林,常常被本寨村民保护起来,外村人一律不能进入,即便是本村人也只能在祭祀活动时进入。三是佛寺,傣族传统的佛寺园林建设,则更显示出宗教在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按西双版纳傣泐文经书《二十八代佛出世记》的记载,佛教共有 28代佛主,每一代佛主5000年,释迦牟尼是第 28代佛,每一代佛主均有其“成佛树”。据佛经介绍,释迦牟尼一生的几个关键转折都与植物息息相关,他降生于一株无忧花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圆寂于两株娑罗双树下。这样,佛教便和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佛教教规的规定,在众多的佛寺园林植物中以 “五树六花”为最基本的特征,[10]“五树”是菩提树、铁刀木、贝叶棕、大青树、槟榔树;“六花”是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地涌金莲和鸡蛋花。这些植物特别是以菩提树为代表的桑科植物,在信奉南传佛教的地区,深受信徒们的崇敬和保护,并在其乡规民约中规定砍伐菩提树要与破坏佛寺、杀死僧侣一样“处死刑,其子女罚为寺奴”。傣谚告诫人们“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砍倒一棵大青树,等于杀死一个小和尚”。[11](P173)于是,佛祖的 “成佛树”、佛寺园林的 “五树六花”,加之佛经文字载体植物、赕佛用的各种植物理所当然就受到当地傣族群众的尊敬而得以在傣族村寨和佛寺周边大量种植,这既为宗教活动提供了各种必备用品,又美化和保护了傣乡优良的生态环境。四是竹楼,竹楼是傣寨中最富特色的建筑,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才更能显示出傣族先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五是大片水田。六是道路,傣寨的道路自然弯曲,穿梭于竹林、花草之间,行走在这样一种美丽画卷中,让人有如痴如醉的感觉。七是水井,一个傣寨一般有 2~3个造型别致且宗教韵味浓重并受到本寨族人保护的水井。此外,傣家人还喜欢种植竹子和铁刀木,这样,龙林、坟林、佛寺园林、竹楼、道路、水井、竹林和各家各户的花果园使整个傣寨掩映在青山翠竹间,正所谓 “竹林深处是傣家”,描述的就是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另外,在“万物有灵”等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傣族群众将村寨视作一个人格化的居住空间,和人一样,寨子也有头有尾、有心脏有灵魂。“寨神”,傣语称为“召色曼”,是一个村寨的保护神,寨神具有无尚的权威,传说他们是最先开辟地方、建立寨子的始祖或是历史上某一个具体人物死后的化身被尊为神。傣家人一生中的所有重大事件,从出生到结婚、生子、盖房、出行等无不与寨神息息相关,本寨族人每年都定期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寨子族人平安。除祭祀寨神外,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还有祭寨心活动,“寨心”相当于一个村寨的灵魂,没有寨心寨子就不存在,寨心同寨神一样起着村寨保护神的作用。寨心往往以村子中央的一棵大青树、木桩或几块大石头为标志,寓意“寨心不烂,寨人不散”。傣族谚语有 “人的生存在于生态,人的发展在于环境”,[7]正因为傣族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的生态生命意识,具有对人生命的宏观感悟,才造就了傣寨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园林化的傣族村寨本身就是傣族生态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物化表现。不仅如此,傣族还认为人的美应当与自然环境的美结合起来才是美上加美,也正因为傣族有把人的心灵美、行为美和大自然的美结合在一起的自觉的生态审美意识,才构筑起了傣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

四、结 语

历史上,傣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在与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通过总结生产、生活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这些思想从最初自发的发展到后期自觉的生态意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傣族祖先在总结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的深刻认识。同时,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形成受到原始宗教和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宗教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些思想对其他民族或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诸如民族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等新兴学科体系的构建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张公瑾.傣族宗教与文化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 钱箭星.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一个生态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0,(2):50-55.

[3] 张建章.德宏宗教[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

[4] 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1,(4):51-56.

[5] 德宏州傣学学会编.云南四江流域傣族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德宏民族出版社,2005.

[6] 童鹰.从可持续发展看佛教的生态人文主义意识[J].佛学研究,2002,(11):15-18.

[7] 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谭 [M].昆明:民族出版社,1996.

[8] 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竹楼文化 [J].云南社会科学,1998,(2):75-81.

[9] 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10] 许再富等.西双版纳傣族贝叶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J].生物多样性,1995,(3):174-179.

[11] 王渝光.汉傣语言文化论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傣族村寨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