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妇产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和思考

2011-08-15王春先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妇产科教材

王春先

(伊宁卫生学校,新疆 伊宁 835000)

中职妇产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和思考

王春先

(伊宁卫生学校,新疆 伊宁 835000)

妇产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

伊宁卫生学校作为国家重点中专、自治区首批示范型学校,从2008年开始进行校级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同年申报自治区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笔者作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妇产科护理的负责人,总结了课程申报、建设的过程,现介绍如下。

1 经验和体会

1.1 理念先行,制度保障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而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学科建设的落脚点。精品课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程,其建设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课堂教学问题。精品课程“五个一流”内涵的科学界定,涵盖了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管理等不同层面的建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并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当中,先后出台了《伊宁卫校精品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申报办法》、《伊宁卫校教科研奖励办法》,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精品专业建设和校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对于自治区精品课程,学校配套有相应资金,对有关参与人员给予年度成果奖励,鼓舞教师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制订实施方案,对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进修、参加有关教学交流、实验室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课程申报以来,课程组有2位教师参加国家级教材的编写,4位教师参加疆内外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和学习,在教学理念和能力提高的同时,激励了课程组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

1.2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精品课程建设中,选好、选准课程负责人非常关键。课程负责人应是学术带头人,同时要有很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能团结带领一个团队去潜心建设一门精品课程。但是仅靠课程负责人难以完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任。课程建设是一项凝聚了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工程,因此,一个团结、敬业的集体对课程建设的成功至关重要,精品课程团队才能使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妇产科护理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的合理搭配,重视各教学环节的师资力量优化配置,配备一定比例的医院护理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临床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优势,提倡以老带新,以新帮老的团队精神。学校妇产科护理课程组有3位教师在读医科大研究生,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更重视实际教学能力,使所有上过本课程的教师都群策群力,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课程建设出力。根据教学模式的改变、伊犁州医疗科技发展的形势,我们修订教学大纲,制订教案,编写习题,实验指导书和参考文献,保证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1.3 教学内容建设是核心

1.3.1 卫生职业课程建设要围绕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 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以实用性为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必须保证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妇产科护理从教学内容上要保证与现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标准相融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证融通。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必须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尽可能地创造生产实践的环境,让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教师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考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实训等方法,提倡和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3.2 重视课程教材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校在参加多个国家级出版社正规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程负责人主编了人民军医出版社的中职卫生类规划教材《妇产科护理》,在教材编写中充分考虑职业护士资格考试中对妇产科护理学的重点要求,自编《妇产科护理实习指导》,学校已将其作为妇产科护理课程的使用教材。课程组根据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建立题库,实现考教分离,并逐渐形成包括文字教材、多媒体CAI课件、考试题库等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教材体系。

1.4 课程改革是难点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世纪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笔者的深切体会是,深化教学改革,扎扎实实进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中等职业精品课程的关键所在。卫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岗位(如护理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订综合能力表,构建成新的课程(模块)体系,按照层层分解的子能力要素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按课程规律把相关内容有机衔接。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征,教师必须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上得去、下得来”,知识“实用、够用、能用”的基层卫生服务人才。妇产科护理在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并利用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优势,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开展观摩、实训、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通过理论的学习带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既要反对忽视基本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和在人才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又要防止把能力的培养误认为就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关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

1.5 资源共享是目标

实现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在妇产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2个方面不断完善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计划、教案首页、题库、教学课件、视频资料逐渐充实到网络教学资源当中。同时免费对外开放,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发挥学校精品课程在教学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1.6 出发点是学生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为建设精品课程而建设,精品课程为谁建设?是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懂学生、琢磨学生”。妇产科护理课程组首先应明确建设精品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服务,也就是为学生服务,这样教学才是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在:(1)授课要清晰。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出发点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尤其是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学习组织行为,包括大纲、知识过渡和复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教好学生的目的。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影响力作用,注意自己的仪态、行为,使用普通话,表达的语气要恰当,要确定学生对讲授内容是否清晰。(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课堂教学不能千篇一律,学生会产生听课疲劳。教师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角色扮演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恰如其分的例子,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案例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教学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所在,同时设以恰当的提问,可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自然。(3)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方法与经验,“授之以渔”,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的眼神触及到每个学生,让教师的声音真正进入学生的心里。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任务导向,确保教学效果。每个教学模块结束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考核计入成绩,确定学生是否理解所授内容,及时探询学生学习状态、情绪、满意度,这样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2 问题与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淀,只有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努力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在政策的导向上,学校应注重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条件和氛围,而不是整齐划一的甚至是配额式的建设。课程组应该明白精品课程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学校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才能切实推进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进行。妇产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搞好课程建设,可带动学校整体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这样才能体现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导向作用。精品课程和优质资源的共享,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共享和教育公平,这也正是精品课程的价值所在。

G630

A

1671-1246(2011)02-0140-02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妇产科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