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2011-08-15赵作朋王能东王风洲郭维胜

天津农林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喷雾器丁酯药害

赵作朋,袁 滢,王能东,王风洲,郭维胜

(静海县农业局,天津 静海 301600)

静海县现有耕地面积6.92万hm2,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小麦、棉花及蔬菜等,每年病、虫、草害多有发生,农药年使用量大约400~500 t,并且农药药害时有发生,为此,农药安全使用就成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农药使用要求的技术性强,使用的好,可以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危害,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农药时造成的危害。

农药是一种有害物质,要做到安全使用,就要掌握一定的施用技术,现介绍如下:

1 确定防治对象

对症下药。当田间出现病、虫、草害时,首先要根据其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确诊,诊断清楚后,再选用防治药剂。

2 准确选用农药品种

选用对路的农药品种,掌握适宜的浓度和防治时期,提高防治效果。不同作物或一种作物中的不同品种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如果把某种农药施用在敏感的作物或品种上就会出现药害。在选定防治药剂后,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并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浓度进行科学配制。

3 合理使用施药器械

使用性能优良的施药器械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最有效的途径。施药器械性能的好坏,与农药的雾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与农药的流失和漂移量成反比,施药器械性能优良,农药的雾化程度就高,农药的流失和漂移量较少,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4 把握喷药时间 注意天气条件

大雾、大风和下雨天在田间喷施农药,会造成农药大量流失和漂移,并容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是绝对不允许的。气温太高的天气,水分容易蒸发,喷到作物上的农药浓度增加,会引起作物药害发生,也不宜喷药。喷施农药的最佳时间是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地表气温比较稳定,农药可直接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

5 清洗施药器械 减少作物药害发生

盛装过农药的量杯、容器和喷雾器,必须经水洗后,用热碱水或热肥皂水洗2~3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才能用来盛装其他农药或喷施别的作物,否则,很容易造成药害,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

6 农业部禁 限用农药

6.1 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EDB),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

6.2 限制使用的农药

禁止氧化乐果在甘蓝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7 做好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普及与培训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农药利用率较低,防治效果较差,而且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知识,并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实地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

8 加快新农药器械的引进 示范 推广

近年来,我国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数量和销量所占比重持续提高。各地通过试验示范,适时地推广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解决了生产需要。为了解决我国农药器械设备落后的问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了一批新型施药器械,如卫士牌手动喷雾器、PB-16型手动喷雾器、泰山牌机动喷雾机、东方红机动喷雾机等,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9 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与杀虫剂、杀菌剂相比,除草剂的使用技术尤为复杂。

9.1 环境条件

由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除草剂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环境条件主要有气温、空气湿度、水分、降水、光、土壤PH值、土质状况、杂草的抗性、水质情况以及风等等因素。正确的施药时间为高温季节在晴而无风的上午11时前及下午4时以后;低温季节在上午10时~下午3时。应把握的时机是:叶面无露水、无雨水,空气湿度在60%以上。干热风季节如过于干旱,则不要施药,干旱的天气,我们要用推荐高限量,同时施药时要加大喷水量。降雨前不要施药,否则,药液容易被雨水冲刷,影响药效。如百草枯、除草醚和伴地农等都是光活化性除草剂,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起杀草作用。西玛津、敌草隆、扑草净等光合作用抑制剂,也需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抑制杂草光合作用,发挥除草效果。氟乐灵等施于土表易挥发,见光易分解,使用时应及时与表层土混拌。

9.2 了解作物各生长阶段特点 避开作物敏感期施药

①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多数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用药时应抓住作物耐药期,绝对避免在作物敏感期施药。例如小麦在3叶前和拔节后对2,4-D丁酯敏感,此时用药,易造成小麦药害,药害症状在小麦抽穗期后才表现出来,轻者小麦抽穗时表现麦穗弯曲不易从旗叶抽出,显“鹤首”状;重者麦穗表现畸形,变成“方头”穗。因此,该药应特别注意在小麦3叶期以后至拔节前施用。

②了解周围敏感作物,合理选择除草剂品种。选择除草剂品种不但要考虑农药对作物的安全性,还要看农药对周围作物的影响。例如小麦田除草,如周围有同时生长的菠菜、豆类、棉花、油菜、向日葵等阔叶作物,就不宜选用2,4-D丁酯,因为这些作物对2,4-D丁酯十分敏感,而2,4-D丁酯又有很强的挥发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漂移很远,使敏感植物受害。即使敏感作物很远,施用2,4-D丁酯时也应选择无风或风小的天气进行,喷雾器的喷头要戴保护罩,防止药剂雾滴漂移到阔叶作物田,更不能在与敏感作物套种的小麦田使用此药。对此,静海县农药管理和植保部门建议在小麦除草剂使用方面,尽量不要使用2,4-D丁酯,建议使用安全性能好的苯磺隆、异丙隆、单密磺隆、灭草松等。

10 注意事项

①使用安全的施药器械。在喷雾前,应检查喷药器械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牙签、草秆或水来疏通喷头。

②调配农药时,应带手套及口罩,严禁用手拌药。配制高活性的除草剂时,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在药剂中加入少许水配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成所需浓度。

③施药人员应是青壮年,老、幼、病弱者和经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妇女不应施药。

④农药配制点应在远离村庄、水源、食品店、畜禽并且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

⑤施药时要穿戴防护衣具,如帽、口罩、眼镜、橡皮手套、塑料雨衣、长筒鞋等防止药液粘上或吸入药液造成中毒。施药时,不能吸烟、喝水、身体不适时不要喷雾。

⑥施药人员喷雾时间不能太长,每天喷雾时间不能超过6 h,并且不要连续多日喷雾。在喷药中不慎触及药液应迅速用肥皂水洗净。若进入眼部应立即用食盐水洗净(食盐9份,水1 000份)。喷药后,及时用肥皂清洗手脸和被污染的部位。被污染的衣物和药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后再存放。

⑦喷药后的作物应立警戒标识,尤其是瓜、果、菜应插警戒红牌,禁止人、畜入内。

⑧施药后的作物不能马上采收,应按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各种农药品种的安全间隔期,在距收获前一定的天数内停止用药,以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加大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量。

总之,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而现代农业生产又离不开农药,如何引导人们合理、有效地施用农药,是我们农业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喷雾器丁酯药害
不同喷雾器喷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效果
喷雾器新传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设置加固扣带的背式喷雾器
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的合成研究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