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药学学生创新意识

2011-08-15金小越杜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药学课题

金小越杜 萍

(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科教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改进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药学学生创新意识

金小越1杜 萍2

(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科教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 通过总结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探索增强药学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路。方法列举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为教学提供可能改进的途径。结果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变将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结论药学学生创新意识、能力得以提高,有许多方法值得借鉴。

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意识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药学人才应具备技术覆盖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技能体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园地。当前,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方法应围绕着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两大中心任务作出相应的调整[1]。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实行重理化、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模式。这从药学生的毕业考核上就能体现出来。专业实践课程完成与否与理论课考试成绩是否合格没能放在一个重量级上,自然学生的重心向重的一方倾斜。

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而且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已到了迫在眉睫之时。在这几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就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报道如下。

1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药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药品,给他们感性认识的西药、中药及治疗方法都已是成熟的知识,没有多少新的领域。要创新,就目前的知识水平,学生也做不了什么。从循证医学知识入手,就是带领药学生从证据开始,梳理现有疾病治疗中哪些是药物治疗证据确实,哪些方法可能有效或可能无效的。结果,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了解到医学领域还有很多的未知区域,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已有成熟的治疗方法。还需要研究开发,需要创新的思维。传统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传统的经验也是探索的,只要勇于探索,才能争取突破,为学生勇于创新打开思路。

2 构建有创新性、多层次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多数为验证性内容,只需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掌握。如何把传统内容简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使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到技能和智能综合能力实践的学习,这对老师的素质要求也很高。老师要积极准备教学内容,率先查阅文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题目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提出所需原材料、实验设备、试剂需求等计划。整个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多准备一些题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选好题目后进行课题设计。

2.1 创新专业实践的教学方法

进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老师要把相关的实验设计准备、过程、结果分析给学生听。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愿意听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老师必须把每一步骤的关键环节作为问题提出来,请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实验内容。另外,要求学生针对专业实践课题中的步骤、过程、分析提出问题,进一步考察学生对课题的准备度。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讲解,把教学重要内容与现实工作中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药学专业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2]。

2.2 合理调整时间,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对于同学们认为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减少实践讲解时间,把调整出来的时间留给同学们思考难点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要求同学把自己的方案应用于实践。如在药房实践中,同学们认为调配处方很简单,只要没有错误,加强核对就能完成,但要让患者满意很难,尤其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告知用药的很多事项及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笔者发现经过有目的训练,效果明显。专业实践的结果不能仅靠自己来评价,要请其他的同行根据设立的评价和指标体系再次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最重要的是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发现了什么?如何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这些问题在药学领域是新的还是已经部分解决、完全解决的?所发现的问题对医学哪个领域有作用?通过他人的评价,同学们可以不断认识专业,认识自己;通过他人的评价,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从而使学生更深的了解所学知识。

2.3 不断发现具有创新性学习的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但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创新学习。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是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既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差别,老师就要善于发现具有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同学,让他们先活跃起来,把自己的创新成果与同学交流。对于创新能力不够的同学,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可能是今后药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3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培养一种能力,不去考核能力达到的程度,容易让学生认为所要求的部分不重要,考察的目的还可以提醒学生对重点部分重新思考。另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反映出学生在注重细节方面的差距。药学本科的大学生没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单纯依赖老师的指导,是很难在进入社会后独当一面的。

3.1 理论与实践结合,参与老师的课题

药学本科学生经常感觉到大学所学的课程到了专业实践的时候能应用的很少,这也是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如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做好专业实践的工作,已成为教师教学的新内容。有些大纲里没有要求,但却是学生需要的[3,4]。最好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成为老师的助手。在老师的课题中,老师首先告诉学生,哪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哪些虽然用的少,但也很重要。药学本科课程的设置并不是按照实际工作安排的,有些甚至远离实践。只有经过专业实践的锻炼,同学们对药学专业才会有新的认识。

3.2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在实践中发现课题

学生在实践中也会发现一些老师没有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老师不是万能的,承认自己的弱项不等于否定自己[5]。学生把问题自己进行设计、分析、解决,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学生受到激励后会更加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也是创新的开始,是对原有传统习惯的挑战。

在我国制药领域,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很少,大多数是仿制药物。这无疑也是对药学高等教育的一个拷问[6]。培养具有创制新药能力的专业人才已成为药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需要每一位教师从现有教学的每一个角度认真思考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为新药的发现、发明,培养人才,构建人才成长平台。

[1]张群,吴曙光.紧跟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创新药学教育方式[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28-1129.

[2]王玉和,何勇,张文志.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医院药房实习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药房,2007,18(25):1992-1993.

[3]睢凤英,蒋小红,张梅光.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35-36.

[4]曾志嵘,文民刚,周增恒.构建适用创新教育的新型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8):51-52.

[5]欧阳永忠.医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结构浅谈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9):21-22.

[6]王庆文,李文腾.大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展的途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9):25-26.

R19

C

2095-0616(2011)08-147-01

2011-02-13)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药学课题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