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废弃物回收与逆向物流的研究

2011-08-15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毛小萌

中国商论 2011年29期
关键词:逆向废弃物物流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毛小萌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今,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许多公民的口头禅,尽管如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等逆向物流更加落后。据统计,我国年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在2000万吨左右,这些包装废弃物和垃圾对环境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污染土壤、河流、占用耕地等等。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条件差、布局分散;垃圾分类技术落后;公民包装废弃物回收意识淡薄。这些都将严重制约我国逆向物流的顺利发展。因此,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效率,节约资源,发展逆向物流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包装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在包装废弃物回收这方面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各种问题,大部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相关法规不够健全、企业和消费者没有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动力和意识等。

1.1 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现状

1.1.1 包装废弃物回收渠道混乱,普遍回收率低

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站主要是一些私人的小企业,来源主要是一些小商贩及个人从垃圾箱拣选或从住户处回收的。因为这些回收公司都是私人小企业,所以规模很小、条件差,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设备。回收来的物资也没有仓库可以堆放,都是露天堆积的。基本不进行拣选就出售到了上一级的回收部门,所以,垃圾基本没有经过什么分类,导致垃圾之间相互污染,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就又损失了一大部分。另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普遍较低,包装废弃物包括纸、塑料、玻璃、金属材料等,其中纸和玻璃的回收率比较高,塑料、金属材料的回收率比较低。再有就是国家的环卫机构,没有先进的废弃物处理场地和设备,最终也是将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填埋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污染。

1.1.2 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环保部门、商品检验部门、包装材料的研制部门、运输仓储企业等部门和企业都在参与包装废弃物的逆向物流活动,各部门都致力于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这项工作,但由于没有一套完备的相关法律来规范,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包装材料不环保、过度包装等。我国在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立法方面比较薄弱,1989年,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初次提出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2002年6月,我国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对资源循环利用做出了规定,但无实施条例。2004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生产者应该主动采用易回收和处理的产品包装物。但是,这项法规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该法规没有关于包装废弃物回收规定的具体标准;第二是要实施该项法规还没有合适的客观环境。也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要实施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和完善,才能逐步变成一个可实施的法规。

1.2 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低的原因分析

1.2.1 企业缺乏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动力

企业是制造包装废弃物的主要部门,因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都需要包装,有的产品的包装还占到商品本身价值的相当一部分成本。所以企业对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动力将影响整个社会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效率,笔者通过走访当地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等,发现企业由于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所以一般都不太重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首先,选用绿色包装、进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包装废弃物的回收需要一整套的逆向系统和网络来实现,而且这些都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基于以上的原因,很多的企业缺乏对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动力。最后,由于短期内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效益又不明显,再加上,我国现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又不健全,对企业的监督工作也没做好,所以企业只是一味地注重开发利用资源,而根本不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1.2.2 消费者缺乏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意识

笔者针对部分消费者进行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渠道的调查,将调查结果经过统计处理,调查对象表示会把包装废弃物扔到垃圾箱的占15.9%,表示会把包装废弃物卖到废品收购站的是64.9%,而选择其他处理方式的比例比较小。长期以来,我国的消费者没有形成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意识,一部分是将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不加分类地弃置于垃圾箱;另一部分包装废弃物是卖给了社区附近的废品回收站,因为每个家庭能够卖给废品回收站的包装废弃物数量都不大,一般卖不了多少钱,所以很多年轻人干脆把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随便扔到了垃圾箱,这给包装废弃物的分拣和回收带来了很大不便。消费者为了方便,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渠道选择方面,往往很少考虑逆向物流和环保的因素,而喜欢选择便利的方式,这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2 包装废弃物回收物流管理的对策研究

对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想要很快改变是不容易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1 包装设计减量化,避免过度包装

现代社会,包装除了保护商品的基本职能之外,还增加了美化商品、增加商品价值的功能。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业绩,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以求取得最大的销售利益。例如,月饼就是过度包装的典型例子。过度包装会给社会增加大量的包装废弃物,而且会增加能源消耗。所以在包装的设计阶段,就要符合减量化的要求,所谓包装减量化,就是包装在满足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功能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少用包装材料,以节约有限的资源。

2.2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的经验是:“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例如日本实施的包装容器循环利用法,要求制造商和使用商从1997年开始,负责玻璃瓶、纸板等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欧美国家在物资循环利用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德国1991年也实施包装法,要求企业回收包装材料。这些值得我们借鉴。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薄弱的情况下,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并结合税收等经济手段来规范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和保证。包装废弃物里有一部分是没有再使用价值的废弃物,还有一部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包装物进行回收,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非常有利于环保,据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子法规的《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正在酝酿之中。

2.3 构建“个体回收者+公司+园区”的回收处理体系

考虑到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进行整改,构建一个“个体回收者+公司+园区”的回收处理体系。首先,对个体回收者进行改编,个体回收者以员工的形式纳入回收公司,接受回收公司的引导和管理。多渠道发展回收途径,建立“园区拆解基地”对回收的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既能解决个体回收者的就业问题,又能为包装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为社会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

2.4 增强全民的回收意识

包装废弃物的污染是由千家万户造成的,所以,综合利用包装废弃物要靠千家万户的配合。一方面要动员全民减少浪费,把垃圾的产生减少到最小;另一方面要动员全民积极配合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再有,就是加大宣传,比如在住宅区张贴包装废弃物回收知识、发放有关回收的画册。最后,采用一些既能调动人们积极性,又能促进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活动。例如:商店在出售商品时,向顾客折价回收商品包装,像“空瓶换酱油”就是柜台回收的一种形式;在饮料和牛奶容器回收中采用“生态箱”,消费者在回收站和邮电局等地,可免费取得“生态箱”,装满后送到回收站,进行有偿回收。

3 我国包装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也逐渐明显,现在国外很多企业把逆向物流作为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通过企业使用再制造方式,一年可以节省40%~60%的成本。 企业逆向物流的活动包括:各种原因的商业退货、对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对旧产品的再造和翻新、对废旧设备的处理等。但我国逆向物流还比较落后,存在着管理落后、设备落后、缺乏法规规范等问题,要想发展我国包装企业的逆向物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3.1 建立独立的物流职能部门

逆向物流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甚至比正向物流更加复杂,所以要发展逆向物流,就要在企业里设置专门的逆向物流职能部门。企业的高层领导要对逆向物流工作足够重视,如果企业的规模大的话,可以通过逆向物流赚取可观的收益。但一般企业往往把物流看做生产的附属活动,逆向物流就更提不到桌面上来了。所以,企业不但要设立职能部门,还要选派懂物流和管理的专业人才进入到这个部门,作为管理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尽管逆向物流短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决策。

3.2 与其他企业建立逆向物流联盟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业务不是很多,而且规模都不大,如果不合作的话,都无法生存,所以各个小的逆向物流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逆向物流联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共同使用彼此的运输路线、仓储设施和技术平台,可以达到运输和仓储的规模经济;再有可以集合众多的资金,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系统,保持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畅通与透明,,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得不面临资源匮乏的现实,人类必须改变这种无限制地利用资源的发展方式,逆向物流逐渐表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实施逆向物流是有效解决人类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之一。除了政府部门实行立法,用强制性的手段加强逆向物流外,还应建立有效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逆向物流网络,通过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使企业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这样这样才能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包装企业的循环经济。

[1] 中国包装联合会.适应循环经济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C].2006年世界包装大会论文集,2006.

[2] 彭国勋,许晓光.包装废弃物回收[J].包装工程,2005(5).

[3] 赵扣海,吴存峰,王毅.透视江都市城乡废品收购[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7(6).

[4] 周保梅,王国华.降低我国可再用包装废弃物的建议[J].科技广场,2008(2).

[5] 蒋中意.永康的废品回收管理经验值得推广[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7(11).

[6] 梁燕君.发达国家包装回收利用形成产业体系[J].苏南科技开发,2006(3).

猜你喜欢

逆向废弃物物流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逆向而行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逆向思维天地宽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