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的探讨

2011-08-15

中小学电教 2011年9期
关键词:课程表教材内容机器人

(宣城市第二小学,安徽宣城 24200)

最近观摩了几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些教师无一例外地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在教学中对教材根本不用,甚至学生也不带教材上课。这种现象在研讨课、优质课竞赛中更为突出,完全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来上课的教师基本没有,这些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已经将教学内容做成了专题学习网站来引导学习,学生就可以不要教材了。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材观是“教材是集学术性、权威性于一体的,教师只能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书上写的什么教师就要教什么;书本上没有写的,教师就不敢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也让一些教师陷入疑惑之中:教材是不是从此就不重要了?教师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修改教材了?

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的教材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思路和一些范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在源于教材的同时,也应新于教材,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地补充与深化,并结合学生实际从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角度设计教学,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笔者认为,对教材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教材部分内容不折不扣地执行

现行省编《信息技术》教材一些篇目采用的是任务驱动的设计理念,渗透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由教师示范或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协作交流,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因为教材本身集中了众多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智慧,因此,其科学性和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这就为“教教材”提供了可能。例如:在《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单元《制作精美的课程表》中,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班级实际,利用每个学生都想有一张自己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程表的心理,通过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个性化课程表,指导学生学习插入表格,尝试性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学生在实践中虽然出现了很多的错误,但通过在小组合作的交流中不断改进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了相关工具的使用,在修饰自己的课程表时,学生综合利用剪贴画、图片,练习颜色的搭配以及边框和底纹等相关的操作,因此,没有必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教材进行改编,只要按照教材去“教教材”即可。这样的教学案例在省编《信息技术》教材中比比皆是。

二、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重点难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的几个课时的教学。比如:第四册第二单元《小小书签我做主》一单元中,教材中安排了6课时去完成一个小小书签的制作,而且每课基本上只涉及到一个知识点,教学中易导致学习“吃不饱”的情况。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重组,用3课时完成本单元知识点的建构,然后用2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去创作不一样的书签,也可不局限于书签,比如设计一张名片、制作一幅广告等,用1课时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整个单元的教学紧凑、流畅。

除对整个单元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外,也可对一篇课文的教学进行重组。如第一册第三单元对键盘的学习,掌握键盘基本指法是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然而,想把键盘使用熟练,或者做到盲打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初学者往往连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有时找一个字母或标点要找好一会儿,单纯的记忆又过于枯燥,由于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如拼音对对碰、机器猫打字、青蛙过河、警察抓小偷、射击、七巧板拼图等小游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熟悉键盘的基本操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此外,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对于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也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值得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调整是为了合理地降低教学难度,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绝不能为了重组破坏原有教材的整体性、连贯性。

三、替代教材内容

笔者所在省份编制的《信息技术》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聪明伶俐的机器人》单元,编者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对21世纪智能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编程知识,教材选择机器人作为介绍对象。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没有能力配备实物机器人让学生学习,只能通过能力风暴仿真程序进行本单元的教学,由于不同厂家的机器人编程软件都不相同,因此,只能舍去教材,通过自编教材让学生去学习有关机器人方面的知识。

四、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在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时,在不影响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例如:在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第6课《准备音乐与歌词》中,添加音乐和歌词是本课的重点,在教材中还涉及到了帧标签和帧行为的添加,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完成这么多的内容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到第9课要学习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舍弃一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当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进行个别指导。再比如:在学习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1课《发送邮件传作文》时,由于四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学会上网,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申请一个自己的电子信箱是本课的难点,由于不同的网站申请的步骤都有一些差异,而且在申请时要求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能够在一节课将电子信箱申请成功就不错了,更别说是发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因此,在教学中宜将本课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去完成。

教材处理是教师的基本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组织课堂教学中,不能过分地迷信教材和权威,也不能丢弃教材,更不能缺乏对教材的把握、缺少对教材的思考、缺少创新,要灵活地处理教材。

[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宋健.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1-8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程表教材内容机器人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超萌小鹿课程表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孔子曰”之孔子的课程表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青年课程表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