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1-08-15

中小学电教 2011年9期
关键词:学友引路人园丁

(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吉林公主岭 136100)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实施,使得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古往今来,教师被称为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教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特点,也形象地诠释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是在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中的“管理者”转变为“学友”;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者”;从“园丁”转变为“人生的引路人”等等。

一、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掌握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因为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所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给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最后,要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因为课堂教学只有在自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二、从教学中的“管理者”转变为“学友”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我们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教师输出信息,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交换信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作为教师不只是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是多向的交流,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者”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五、从“园丁”转变为“人生的引路人”

园丁、蜡烛是教师的代名词。园丁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然而受到尊敬的同时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他们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在他们看来不合自己心意的“歪枝、残枝”“叛死刑”,他们可以随意“修剪”。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作为师者,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航。对“问题学生”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人而异,因人施教,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束缚学生的手脚,给他们“叛死刑”。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必然要承担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只有进行转变,才能适应新课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学友引路人园丁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让我怎样感谢你——谨以此诗献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我是小园丁
張学友『我醒着做梦』
母亲是孩子的引路人
园丁vs采花大盗
退而不休的“老园丁”
带头人·引路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