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与“学”思维的差异与转化——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2011-08-15章国华

中学语文 2011年34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张岱

章国华

这次区里召开新教师成长研讨会,笔者听了三节课,对其中《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认识到“教”与“学”思维的差异与转化是新教师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板书中,笔者发现: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仅仅抓住“独”与“痴”来教学,试图从“独”中读出张岱的孤芳自赏和故国之思;从“痴”中读出作者的痴行、痴景、痴情,最后总结出“一独一痴见性情”。

应该说,在教学内容上,这位教师也是用心良苦,颇费思量的,虽然教学内容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只要能产生切实的教学效果,作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应该也是可行的。但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所“学”与教师所“教”之间的达成度,还是不容乐观。依笔者之见,它还有待提高。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该课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取得更高的教学效果呢?在笔者看来,这其实牵涉到了一个“教”与“学”思维的差异与转化问题。

应该说,一堂成功高效的课,教师所“教”的“预设”与学生所“学”的“期待”是基本重合的。这就要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对所“教”的教学内容的提炼与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的接受,是两个不同的思维过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它们之间有差异,并且要做好充分的“教”与“学”之间的思维转化。如果我们没有转化好,那就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说到这堂课,这位教师具体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在内容上显得前后矛盾的字。结果学生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绝”字。学生认为:作者开始说“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个“绝”字,说明一切都消失了,这与后面湖上有“人”相矛盾。这时教师提醒,张岱看“雪”是单独去的,而后面舟子却和他说话,说明张岱不是一个人去的,所以应该找“独”这个字,这里有矛盾;然后,这位教师又让学生找一找最能概括张岱形象的字。结果,学生找到了一个“痴”字,很明显,学生此时理解“痴”是不深刻的。于是教师此时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带领深入理解“痴”字的内涵,但启发与教学的推进却显得很困难。

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推进,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在教,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内容选择时,觉得一个“独”字和一个“痴”字是很好的教学内容。于是教师就试图单刀直入,抓住这两个字挖掘出深刻的教学内容。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学生学习的逻辑与思维不是按照教师的逻辑与思维推进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一开始就从“独”与“痴”中去深入学习,而且,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

应该说,学生一拿到这篇文言文,第一阅读期待在于:这篇文言文究竟说了什么,也就是整体内容的感知。以前,笔者在有关主问题设计时讲过,主问题如果能做到像小说情节一样曲折,学生对学习肯定饶有兴趣。比如,这篇课文如果转化成根据学生学习的逻辑与思维来设计的话,就可以采用主问题来安排适合学生“学”的教学内容。

笔者觉得,“湖心亭看雪”这个题目其实是设计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湖心亭看雪,在哪里看雪?什么时候看雪?谁在看雪?看的仅仅是雪吗?这几个问题仅仅围绕“湖心亭看雪”这个题目,却可以把文章以下许多教学内容有机组合和串联起来。

张岱在哪里看雪?他当然在湖心亭看雪,并且湖心亭在西湖,那此时的西湖又是怎么样的西湖呢?此时,文中有两个地方就值得好好品味。一处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还有一处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此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好好边读边赏这两句话。抓住关键词,让学生读出西湖的白雪茫茫,读出人鸟声俱绝的万籁俱寂,读出雾凇沆砀的天寒地冻。再通过换词、删词的方法,体会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三个“与”字,是那么深刻地把“天、云、山、水”连成了一个整体,连成了一色。这是一个玲珑剔透、冰清玉洁、纯洁无瑕的世界。而长堤的一痕,一个“痕”字,长长的堤坝只留下了一点痕迹,变得隐约可见。湖心亭只剩下了一点,一个“点”字,可见湖心亭在白茫茫雪景中的渺小。余舟也成了“一芥”,一个“芥”字,再次渲染了背景的广阔与自己所在位置的渺小。

而最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粒”字前还加上了“两三”,到底是两粒还是三粒呢,难道作者几个人都不清楚了?其实,之所以要把确数的几个人写成了约数的两三人,这意在突出,在如此无垠与广阔的白雪天地间,不管是几个人,都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了。如果从观察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而已,是因为作者的眼睛,或者更确切说,是作者的心已经离开了自己所在的舟上,而到了苍茫的天上俯视眼前的一切。写人与物之“小”来反衬雪景之大,作者通过这小与大的极端对比,想要表达什么呢?这时学生是体会不到的,我们必须要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铺垫。

作者在什么时候看雪呢?作者是在寒冷的大雪天,并且是在凌晨时分出发看雪。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要去看雪呢?此时,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我们可以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知道:作者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此时,学生能体会到,作者既有一种寂寞孤独的情怀,还有一种怀念故国之思。在此处,我们再问,张岱是不是一个人去看雪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思辨价值的问题。文中说到张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独”该如何理解,是“单独”一个人去吗?不是的,文中讲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说明在船上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是张岱,还有一个是舟子,最后舟子还说了话。那到底是两个还是三个人呢?其实,从上面的解读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置身在苍茫的雪景中,已经不在乎有几个人了,他的心已经不在船上,而是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这“独”不是数量上的“单独”,而是心情上的“孤独”,亦或是心境上的“孤芳自赏”。

再说说关于谁在看雪的问题。张岱在亭上遇见的几个人是在看雪还是在喝酒呢?文中说,他们拉张岱一起喝酒,也许,他们是为喝酒而来,所以见到张岱,大喜,以为遇见了酒友。而张岱呢?并不这么认为,他不是为喝酒而来的,他“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强”字,可以是勉强而饮,因为,是他们强拉张岱同饮,饮完后也就分别了。但这也可以理解为因“痛苦”而“痛快”地饮。因为张岱找不到知音,他因找不到有和他一样处境和看雪心境的知音而痛苦,因痛苦而痛饮。更何况,亭上的人也不认为张岱是他们的知音,当张岱问他们姓名时,亭上人只说是“金陵人”,这答非所问的对话,也正说明了他们要找的知音都没有找到。

张岱看的仅仅是雪吗?雪景是让人陶醉的,最后我们在张岱的痴行、痴语、痴情中发现,张岱看的哪里是雪,他看的是孤芳自赏的心情,看的是脱离尘世的寂寞,看的是故国之思的苦楚,看的是知音难觅的迷茫。

笔者觉得,如果按照学生的逻辑与思维来设置问题,那这堂课会因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而有深度,更会因实现了“教”与“学”思维的恰当转化,而使得学生的“学”有切实的效果。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张岱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审美价值观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审美价值观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