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16-12-23尹佳萌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先学

尹佳萌

设置“以学为主”的教学目标,就要考虑两个方面:学情和文本。就学情来看,8年级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接触并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并掌握了一部分的文言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能够阅读较为浅易的文言文。然而他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还有一定难度,所以须要借助注释、工具书等相关资料,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课堂上集中质疑,然后交流明确。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就文本特点来看,《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也是一篇游记,教学中主要把握住一个关键点:作者如何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到一起的。围绕着这个关键点来设置教学目标。对于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年龄和经历,不宜讲得过深,淡淡的哀愁点到即可。另外,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想要了解内涵还是要多读。下面是笔者所设置的学习目标。

《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积累文言词句。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白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文章所叙之事,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淡淡的哀愁)。

二、自主先学任务单的制订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先学,不但要先学,还要“学进去”。为了让学生真正学进去,在课前会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上的任务不是习题,也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而是能体现课堂教学流程的任务序列。有了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就能在课前先思考问题、查阅资料,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任务单的最后添加一项“知识储备”(关于作者简介及文章中所描述的湖心亭介绍)提供关于本课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先学。

《湖心亭看雪》自主学习任务单: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断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自学收获中的译字译句。

文章写了什么事(按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几个要素来叙述)?

划出文中的写景句。运用修辞手法扩写这两个句子,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

阅读“知识储备”,通过对课文具体词、句的赏析,说说张岱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他的情感。

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课堂上共同解决。

三、教师过渡语的使用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虽强调学生讲,但也给老师留了十几分钟“讲”的时间。讲的少了就不能讲废话,要简洁精练。

在由“齐读”向“小组讨论”过渡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读书上齐心协力,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断句准确。点评学生齐读的同时,也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给学生们鼓劲。

在由叙事向写景过渡时,教师则提醒学生思考本文除了叙事,还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不但完成了过渡,更复习了5种表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逻辑性、更有条理。

为了让检测反馈更真实的体现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用的题目是当堂下发的。不但有题目,还有分值(满分40,及格24分),使学习效果一目了然。学生完成后组内交换批改更保证了成绩的真实性。

四、小结反思的创新

“以学为主”模式中为了让学生讲出来,教师不只在交流展示环节为他们提供平台,也可把小结反思环节当作很好的阵地。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妙:“这节课,我们展示了自己课前学习的译字译句,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了解了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融汇到一起的写法,还知道了什么叫做白描,知道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山水之痴的雅趣、遗世独立的情怀和故国之思的淡淡哀愁。”

五、幻灯片的制作和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成为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影重点字句让学生来交流展示,投影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电子白板在幻灯片上圈点勾画。另外,教师还可寻找能体现文章的整体情感基调和主要内容的背景图,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文本。

六、板书的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一切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引导并不断反思,摸索出教学行走的最佳路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东苑中学(221004)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先学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审美价值观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湖心亭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