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鳞癌间质内CD34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1-08-15张利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子宫颈鳞状微血管

张利红 李 瀚

(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湖北黄石435000)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又以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具有癌瘤较深和较广的侵入间质的特点。研究其在发展过程中血管增生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测定CD34的表达来了解宫颈鳞癌细胞对间质内微血管的依赖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宫颈鳞癌行CD34检测,观察其在临床I~III期、病理I~III级中的表达,探讨微血管增生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发展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手术病例50例。按FIGO分期:原位癌(CINIII)7例,Ib期15例、II期22例(IIa期13例、IIb期9例)、III期6例(IIIa期4例、IIIb期2例);用无恶性肿瘤的宫颈组织5例、宫颈CIN I5例、CINI I5例进行对照。

1.2 试剂和方法

CD34和S-P免疫组化试剂盒及T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S-P免疫组化法,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组织切片置入柠檬酸盐缓冲液中高温高压修复抗原。DAB显色5min,苏木精复染5min。

1.3 结果判定

以子宫颈组织间质内微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明显棕黄色为CD34阳性。200倍光镜下计数10个视野(血管径>8个红细胞者不计数),根据阳性表达所占比例计数,取其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CD34表达呈棕黄色。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间质内可见少许较大管径的毛细血管,而在慢性宫颈炎的间质中,可见少量CD34阳性细胞围绕的细胞簇,呈实心团块状,无明显的管腔。在子宫颈原位癌(CINIII)间质内只有极少量CD34表达。在鳞癌I级和II级组织中,CD34阳性表达分布在癌巢周围间质内,癌巢内较少;而在鳞癌III级中,CD34阳性表达呈弥漫分布。临床分期比较:I期与 II期、I期与 III期比较,差异显著(P<0.01);II期与III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组织学分级:I级与II级比较、I级与III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I级与III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1],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不仅可定量反映肿瘤生长情况,还能预示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趋势[2]。CD34是泛血管内皮标记物之一,应用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免疫组化检测。本研究选择CD34标记子宫颈癌微血管标记,结果显示,当肿瘤浸润间质中时,新生微血管出现。分化程度越高,间质中微血管越少,且多围绕癌巢分布,与文献[3]称为袖口状分布相同。低分化鳞癌中,肿瘤多浸润间质深部。临床分期早及高分化鳞癌组织中CD34表达少,微血管少,中期及低分化鳞癌中CD34阳性表达呈弥漫分布,微血管较多,说明FIGO分期与肿瘤组织的血供关系密切,有血管依赖性,微血管多则肿瘤生长越快,符合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反映微血管增生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34可作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微血管标记物。

[1]Folkman J,Shing Y.Angiogenesis[J].J Biol Chem,1992,267(16):10931-10934.

[2]Cox G Walker RA,Andi A.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and microvesscl counts in oper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0,29(3):169-177.

[3]李春姬,李一雷,陈立平,等.宫颈癌癌巢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27(2):139.

猜你喜欢

子宫颈鳞状微血管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