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118例临床分析

2011-08-15王亚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内瘤阴道镜组织学

王亚林

(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江都 225200)

宫颈上皮内瘤病(cerr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从癌前病变到癌的演变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如在此阶段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就可以预防和治愈。宫颈锥切术(LEEP)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宫颈病变的一种方法,因其简单易行,疗效满意,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LEEP刀治疗CIN11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通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部分患者外加宫颈管搔刮术活检,符合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病,并同意用LEEP刀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65岁,平均(35.28±4.31)岁,其中CINⅠ32例,CINⅡ58例,CINⅢ28例(含宫颈原位癌6例,4位已绝经)。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标本均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1.2 临床症状

性交后阴道出血46例,白带增多28例,不规则阴道出血25例,10例无症状,有宫颈糜烂病史68例。

1.3 LEEP手术适应证

(1)组织学活检为CINⅠ,阴道镜检查为不满意;(2)组织学活检为CINⅠ,病变持续存在为一年以上者;(3)组织学活检确诊为CINⅡ及CINⅢ者;(4)三阶梯技术的诊断结果不一致者;(5)宫颈管搔刮(ECC)提示宫颈管内病变阳性者。

1.4 方法

采用美国华莱士公司生产的妇科专用高频电刀(QUANTUM2000型),电输出功率为50W,电凝输出功率为40~50W。及配套的锥形电极、针形、滚球电极等。月经干净3~7d,无性生活,术前常规妇科排除生殖道炎症,血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碘试验显示病变区域,碘伏充分消毒宫颈,从宫颈的任意一点切入,旋转360°后将锥形标本完整切除。CINⅠ锥顶深度为1.5cm,范围超出碘染区外侧1mm,CINⅡ锥切深度为1.5~2.0cm,范围超出碘染区外侧约3mm,CINⅢ锥切深度为2.0~2.5cm,如病变范围不大,则从碘染区外侧5mm进出电圈,尽量保持锥切标本的完整性,如病变范围超出电圈尺寸,则多次补切直至将病灶切净,按补切标本的顺序仔细标记后送检。标本离体后,宫颈锥切创面用电凝止血,这样可在止血的同时继续破坏局部宫颈组织。术后宫颈管内填塞明胶海棉一块,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5 术后观察

术后4周每周随诊一次,记录阴道分泌物、阴道出血、宫颈修复情况,术后第一年需每隔3个月复查,做宫颈脱落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术后3个月复查阴道镜正常者3个月随访一次,2次正常者第2年改每半年1次即可。治疗后半年内无CIN病变存在则定义为治愈,半年内发现CIN病变存在定义为病变持续,治疗1年后发现CIN病变定义为复发。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1.1 手术时间 平均(3.0±1.5)min,与宫颈糜烂、肥大程度以及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2.2.2 出血情况 (3.0±1.5)mL,轻度病变几乎不出血,宫颈糜烂尤其伴有纳囊时出血较多,平均在15d左右。

2.2.3 愈合时间 宫颈病变CINⅠ~Ⅲ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与切除病变范围大小有关,切除范围越大,愈合时间越长。一般愈合为4~8周,总有效率100%。

2.2.4 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切割宫颈组织时下腹胀痛,阴道局部有发热感,多数患者可耐受,与宫颈病变的程度无关。术后并发症常见为阴道流液或不规则出血。一般术后2~3d出现阴道流水,淡黄色或血水样,第7~10天开始脱痂出血,阴道流血性分泌物平均15d左右,无需特殊治疗。术后出血多超过月经量时,予纱布填塞止血。

2.2 术后病理

118例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32例,CINⅡ58例,CINⅢ28例,LEEP刀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4例,CINⅠ28例,CINⅡ61例,CIN Ⅲ24例(宫颈原位癌6例,4例已绝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与LEEP刀术后病理无变化者47例,完全符合率为39.8%,病理升级者为10例,占8.5%,降级者为61例,占51.7%。

2.3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术后随访12~24个月,3例复发,均为CINⅡ,20人怀孕,共23次,人流10例,足月产13例,宫颈管粘连2例。

3 讨论

宫颈癌为妇科高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年轻化,CIN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阴道镜下直接活检虽然准确性较高,但不能替代宫颈组织学诊断。LEEP刀相当于传统锥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需麻醉,患者痛苦小,能够获得足够的宫颈组织以进行病理学诊断,大大减少CIN的漏诊率。同时,修复再生的宫颈光滑,新的鳞柱交界清楚,利于细胞学和阴道镜的随访。LEEP术后的妊娠问题是临床医师关注的术后远期效果。本研究中术后妊娠23次,人流10例,足月产13例,可见LEEP术对宫颈机能不构成有害影响。

综上所述,LEEP术治疗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LEEP术可广泛应用于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1] 沈铿,郎景和,黄惠芳,等. 子宫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4-266.

[2] 章文化.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要点[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

[3] 宋学红. 宫颈电切线圈环切术[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2(1):157-160.

猜你喜欢

内瘤阴道镜组织学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