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探讨

2011-08-15曹永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油茶树种造林

曹永

(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林业站,云南 罗平 655800)

1 引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油茶以其自身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青睐和人们的认可。营养富含量高、耐储存不易腐坏、经济用途广泛、生态适应性强等是其最突出的特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和健康饮食,油茶作为高级优质的保健用油的材料来源被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改进和完善油茶栽培技术,实现油茶的高产、优质、高效,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油茶树木的枝肥体健、根深叶茂、四季常青,水土保持性高,是生态适应性极佳的油料树种;同时油茶可以用作肥料和化工原料,油茶籽压榨出的油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通过深加工可制取精炼茶油和高级天然化妆品,茶油麸饼及茶壳也可以进行加工利用,树皮光滑、根深叶茂,是营造防火林带的极佳选择。

一直以来,由于油茶品种良莠不齐,栽培技术不当,管理不科学,综合开发技术不完善成熟等原因,造成油茶并不高效优质。但是,近年来,油茶作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油茶多产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同时也探索出了适合栽培高产油茶的技术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育苗管理

育苗管理对于整个油茶栽培过程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育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茶高产栽培的实现效果和收益,因而,在育苗管理阶段,致力于从林木树种的选择、环境的选择、地形的开发整理、科学高效育苗以及抚育过程等环节进行栽培技术的探究和实践。

2.1.1 林木树种的选择和地形开发整理

在林木树种的选择方面,高产油茶林应该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严格审查认定并且在当地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的优良树种。在油茶良种特别是跨区域的引进种植之前必须进行小范围的科学良种引种试验,确认该树种符合在当地种植和推广之后方可大面积推广普及。但是由于时间生产中需要选择产量高、性状特征明显、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树种而各地推出的良种数量太大,很难切实做到实时正确地判定树种的标准。因此,实践生产中应当选择精品良种来进行配比组合栽培,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成效和检测树种收益。对于种苗的生产,需要依据相应的生产计划在当地实际建立起采穗和育苗基地,以减少种苗成本的成本投入,进一步优化栽培体系,提升造林的品质。

在林地的选择方面,要优先考虑到油茶生性喜光,喜温,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不宜经受严寒酷暑和碱性土壤。基于以上生长习性,为保证油茶实现高产和稳产,必须满足其生长发育每个环节所需要的完备的温度、湿度、水分和肥力等条件和要求。山地油茶林地应该选择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因为油茶为常绿树树种,适宜于各类土壤种植,甚至较贫瘠地也能正常生长,但是最好选择土壤质地较为疏松并且肥沃厚实、湿度适中、地下水位约在1m以下、海拔高度大约在100~700m之间、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p H值为5.0~6.5)红壤、黄红壤的山地种植。同等条件下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好,无风寒、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应尽量避免选择高大山地、长陡坡、阴坡及积水低洼湿地。

在地形开发整理也就是整地方面,之所以要整地就是为了使土壤更加的熟化和疏松,从而加深土层厚度,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良土壤结构,缓解微生物活动条件,为油茶根系创造出最佳的生长发育条件。整地可随时进行,但以挖“伏山”为好,即在造林前1年或6个月进行。具体的整地方法有全垦 (坡度15°)、带状 (坡度16~25°)、块状 (用于零星造林和“四旁”种植)三种形式,具体的整地方式应该视不通的立地类型而定。一般平坦地坡度小于10°的可以进行全面整地,而山地坡度大于10°的则可以采用水平带或穴状整地。可以是适量添加钙镁磷肥或农家肥与泥土混合填入塘中作底肥,这样会提升土壤肥沃度,如果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尽量从周围找寻一些表肥土填入塘中,然后回填表土,将洞填满呈馒头形,供造林时使用。。

2.1.2 科学合理育苗

在实践生产中主要存在两种造林方式,分别是直接播种造林和栽植树苗造林两种。其中,直接播种造林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易操作,成本投入相对较低;缺点是树苗的成活率与生长保存率较低、栽培管理难以控制、出苗参差不齐、较难控制密度且容易造成种子的浪费。而栽植树苗造林则成活率与保存率都较高,栽培管理以及树苗密度控制较为容易。

(1)栽植时间的选择要适当,确定的最佳栽培时间主要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油茶树幼苗情况而定的,一般是在雨季或雨季来临之前,特别是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栽植造林为宜。其次是栽植深度要适宜,太深会埋叶,太浅则会露根,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幼苗生长,应该做到栽植时保持根系舒展,主干直立,然后用脚踩紧压实。

(2)应注意油茶的右面应该随起随栽,如果没有全部栽植完毕,必须将剩余的进行假植;如果有需长途运输的幼苗,应先进行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尽量连带一些宿土或用黄泥浆,然后再包装运输。栽植的时候注意间隔栽种,造油茶为异花授粉树种,因此,为了满足授粉的需要,通常要求多个无性系品种混合在一起进行栽植,以利于授粉和采摘这样有利于授粉和保证成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2.1.3 油茶幼林的抚育管理

(1)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持管理。但树种被栽植造林后,第1年为保护根系健康,可以暂时不进行抚育管理,第2年开始每年抚育1~2次,第1次5~6月,第2次8~9月。抚育所要做的主要是松土、除草、培土、扩穴,逐步连成带,带要外高内低,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筑鱼鳞坑,合理管理土壤和修筑保水蓄水工程。

(2)补植种苗与整形修剪。保证油茶树苗之间的密度是保证高产优质的基本环节。在抚育管理中发现少株、病株,以同期的壮苗进行补充栽植,同时注意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其他幼苗均衡生长。至于幼苗的整形修剪,多以整理形状为主,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促进主侧枝生长,形成低矮的自然圆头型和开心形树冠。在立地条件好的中幼林中,将部分不结果或者结果不多的幼苗,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进行改良和修剪,从而提高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2.1.4 油茶成林的抚育管理

对于油茶林中疏密程度不均或过密活过疏的林,间伐掉不适当的植株,林中空地则予以补充种植,从而使林木相对整齐统一,分布格局合理。对油茶成林进行修枝的基本原则是幼树轻剪,老树重剪;小年轻剪,大年重剪。具体的操作方法要因树木情况而灵活调整,从下部到上部,从树冠内部到外部依次修剪。要保证修剪均匀适当,上部和下部不能过分重叠交错,互相之间不拥挤、有空隙。要特别注重剪除掉徒长枝、病虫枝、细弱枝和影响整株油茶树光照的部分。老年期的树木,主要是保存具有生长结果能力的枝条,对长势明显减弱的枝条适当短剪截或者放弃。

2.2 常见的主要病虫害以及防止方法和措施

2.2.1 炭疽病防治方法

炭疽病具有对油茶的危害时间长、产生侵害的器官多、在整个油茶幼苗的生长期内病菌原体会反复多次感染叶牙、花蕾、果实等树苗的各个部分等诸多表象。

可结合育苗造林措施,消灭病源,防患虫患。发病高峰期的7~9月,坚持定期喷洒湿度的药液进行房子和和处理,有不错的效果。剪去各种被病虫害侵蚀的枯枝和破伤枝,剪掉清除受病的果实;药液一般要在雨后以及花落之后喷洒,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2.2.2 烟煤病防治方法和措施

烟煤病主要危害和侵蚀的是油茶的枝叶,会在叶子的正面以及枝条的表面产生类似黑色煤尘的物质,形成一层厚厚的覆盖层在枝条上,使油茶树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生长不够健康茁壮,直到干枯而死。

适当修剪枝叶,疏散伐枝,提升油茶林内的通风和采光效果。用50%三硫磷乳剂1 500~2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500~1 000倍液杀死介壳虫进行药液防止和处理,效果显著。

2.2.3 茶梢蛾防治方法

茶梢蛾是以幼虫危害叶肉和蛀食春梢,为害率一般达10%~20%,严重林可达30%,被侵蚀的枝条和树叶会逐渐枯萎而死。

在虫患繁盛的时期,加大人工剪除的力度,将被侵害的枝叶进行集中处理和修剪;药剂综合防治和处理:在虫患严重为害油茶林地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幼虫转移为害时期喷敌百虫500~600倍液或杀螟松1 000倍液,便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虫患带来的严重后果。

2.2.4 软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治

对于软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治,实践生产中一般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 000~1 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其中根腐病可用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2.3 油茶低产、少产林地的改良

根据林立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改良方案,氛围适合抚育管理、可有选择性地进行抚育管理以及适宜更新改造3种情况。所采取的对低产少产林地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清洁整理油茶林地。将油茶林中的过大影响油茶是你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

(2)整理枝叶修剪形状。苗木在成长期很容易过于繁茂而互相之间产生影响,因而需要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尽量修剪掉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形成良好的树木形状和结构;

(3)间隔之间的密度调整。林间过密的格局会造成苗木生长过缓,需要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以良种壮苗补充栽植,一般情况下每亩保留60~110株即可;

(4)水土保持能力的改善。对于坡度较陡的林地,应修整成为梯形,或者按照环山水平开挖1.0~1.5m的竹节沟;

(5)科学合理施肥。在不同季节要适当调整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种类,以保证达到保持土壤肥沃,供给苗木生长;

(6)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以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成林的管理现状,在适当的季节进行药剂的喷洒;

(7)劣株和枯株的改造。对于生长情况不良好或者结果较少的植株进行改造,将结果较少的或者不结果的进行修剪和喷洒药剂的治理,以提升产量和品质。

经过对低产林进行的科学合理的改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状况,提升油茶产量,改良油茶果实品质,以保证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

2.4 果实的检验与处理

经过科学细致的育苗管理、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止过程之后,幼苗、成林、开花、结果都会相对顺利的进行,果实可以顺利成熟,但是在进行采摘和验收的环节之前需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果实都可以进行提炼成油,之前需要进行细致的检验和处理,选出优质饱满的果实,放置在阳光充足干燥的场所进行晾晒,使油茶果实能够自然开裂,然后仔细地将杂质和果壳筛选干净,将剩余的果实部分进行提炼成油,并加工成各种产品。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油茶越来越关注,对油茶本身以及其附属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需要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油茶栽培技术,不断改善现有的油茶产量和品质,不断培育出优良的油茶品种,保证油茶更加高产、优质,制造出更多符合健康饮食需要的绿色食品,从而进一步提升油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口碑。

[1]温焱光,温华英,谢岳昌,等.广西软枝油茶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9(7):57~58.

[2]聂晓平.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要点[J].科学种养,2011(4):24~25.

[3]施廷喜,占代飞,胡炉魁.油茶无性系良种栽培的质量技术管理[J].林业实用技术,2009(11):37~38.

[4]庄瑞林.中国油茶(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5]陈永忠.油茶栽培技术[J].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学报,2009.6(1):121~122.

[6]苏莲花.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J].热带林业,2006(4):16~17.

猜你喜欢

油茶树种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家乡的油茶
树种的志向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