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武汉节约型城市园林植物景观

2011-08-15徐冬云姚中华陈法志徐洪亮

绿色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节约型草坪绿地

徐冬云,姚中华,周 媛,陈法志,徐洪亮

(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5)

1 引言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节约型园林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构成要素。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生态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不仅能为人们创造出自然宜居的生存环境,更在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园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节约型植物景观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方法,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1]。

2 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追求建设大草坪

前几年,国内各大城市在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顾自身条件,脱离现实,盲目建设大广场、大草坪的情况,简单地模仿西方国家“疏林草地”,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定位不协调,既没有起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又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2]。武汉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种现象,在广场景观、公园景观、小区景观等处大量出现。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养护投入与植物群落的养护投入之比是3∶1;由乔、灌、地被、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是草坪的4~5倍[3],此外草坪灌溉用水量也比植物群落多得多,还要防病、治虫、割草。大面积种植草坪不仅浪费财力,更耗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2 盲目移植大树古树

近年来,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大量移植大树甚至古树。大树、古树从购买、运输、栽植到后期管护的费用都远远高于规格较小的同类树木,而且其成活率也较低,死亡后需要进行二次栽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原生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这种现象在房地产园林中很常见。一些赋予“风水”学说的景观尤其严重,在私家园林中现象突出。

2.3 盲目引进“洋花洋树”

2000~2006年,在全国刮起了一阵“彩叶植物”的旋风,国外各种奇花异木漂洋过海,齐聚中国,这是近些年国内引种最突出的年份。很多树种没有进行区域试验,就被大量应用于各种景观中,伴随彩叶植物一起引进的还有其他植物。于是,我国很多地区就出现了物种入侵现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洋花洋树因“水土不服”大量死亡,造成了建设和养护成本的极大浪费。

2.4 盲目追求进度、重建轻养

部分工程没注重植物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不切实际地追求一日成景,只着眼于目前的景观效果,过分地追求大规格苗木,增加成本和种植费用,甚至不惜牺牲工程质量来换取建设进度,导致一些工程建设时间不足而“早产”,工程质量不达标,造成很大的浪费。国内景观中还有一个现象是“重建轻养”,有专项建设资金,却没有设立后期日常养护管理经费,最终导致管护维持工作严重滞后。绿地荒芜、杂乱无章或遭到人畜损毁和破坏严重,导致园林绿化景观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节约型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3.1 生态优先,利用原有植物资源进行植物造景

园林绿化建设之前,设计人员要先仔细踏勘现场情况,只有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绿化,认真修复和再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好场地中的原有植物是对场地必须要做的保护性工作,利用原有植被是最大的节约,这也反映出了设计者对场地的尊重。相反,对大树、古树的砍伐或移植是最大的浪费和失败的做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涉及到占用绿地和伐移树木,必须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城市建设、改造与保护的关系,设计时结合场地中的植物情况,因地制宜,保留场地原有精神。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时,对场地中的所有大树、灌木尽量保留,合理规划应用。

3.2 利乡土植物,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

3.2.1 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繁殖和栽培,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并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来说,由于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当地特色明显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环境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有些仅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良好,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各种生物学特性优良的乡土植物,是节约型园林首选的植物材料[4]。

3.2.2 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结构

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在与环境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以最优化的形式利用自然资源,不需要过多的人工维护,这种稳定和谐的植物群落正是构建稳定园林绿地系统和节约型园林所应大力借鉴的。

同时用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状态下的群落结构,能够体现地方景观特色。目前,园林绿化树种单一且雷同,造成城市地域特色的缺失。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独特,相异的气候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这才是城市寻求景观特色的出路。与其花费有限的建设资金引进千篇一律的园林植物,不如致力于地域性植物群落的构建。

3.3 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在规划设计中,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增加植物多样性是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好途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同时为了强调观赏效果,大量使用草坪、人工修剪的模纹植坛以及大量摆放一年生草花等。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实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5]。另外,在园林绿地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一年生草花的集中摆放,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强烈的“展示”效应,但短暂的花期过后,则出现景观上的断层与空白,这些做法都是非节约型的,均应在今后绿化建设中加以改正,应该强调多年生宿根花卉的利用,构建“乔+灌+地被植物”复层式植物生态群落。

在合理的原则下,考虑实际情况,尽量缩小纯草坪性的开敞空间,特别是人不能进入的“观赏草坪”,加大林下活动空间的比例。其次,最大可能地增加绿地的绿量,提高单位绿地面积植物的多样性,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的人工群落种植方式,从而在城市土地面积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抑制城市绿化“纯草坪热”,“绿篱热”,达到城市合理绿化,实现单位绿地面积生态效益最大化。

3.4 选用节水抗旱植物构建节水型园林

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淡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耐旱观赏植物的推广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需求。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具有低成本、较高观赏价值及丰富的品种资源等特点,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植物自身需水量,从源头上节约绿化用水。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三大系列,从景观效果划分可分为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常绿品种,四季均有可以充分满足景观设计对不同植物材料的选择[6]。

3.5 应用粗放养护型植物,降低养护成本

枝叶的修剪和整形是园林养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的草坪、低矮的灌木绿篱和一些整形花坛等都需要定期的修剪以保持外观的整齐或图案轮廓的清晰,无形中增加了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粗养护植物是指那些很少需要整形修剪,对肥料、杀虫剂和湿度的要求低,主要是一些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进而构建粗养护型的植物群落,是对自然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直接应用[7]。减少了人工维护,降低了成本,是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粗养护型植物主要包括两类:自播繁殖能力强的植物和株型形态变化小的植物。被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了城市绿地的绿量,提高了绿化覆盖率,提高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其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开始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6 探索利用野生植被建设园林绿地

野生植被生命力强,是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合理利用野生植被可以大大降低养护管理成本,节约水资源,并有利于营造城市的地域特色。可以在城市的各种园林形式中适当应用野生植被以形成特别的景观,如城市中的滨水绿地、道路绿地、林下等绿化。采取人工植物群落与野生植被合理配置等方式,可以克服纯野生植被绿色期短、荒芜感强等缺点,又可营造郊野的氛围,在城市中别具韵味。例如野草的应用相比人工草有很多优势,野草生命力顽强,不需过多养护;耐踩踏,野草每年除2~3次的修剪,几乎没有其他成本付出;同时野草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节约水资源。

武汉构建“生态节约型园林”,应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植物、优化植物群落配置,营造出自然、生态、美观、经济的园林景观,将绿色空间带到城市中,将大自然的淳朴气息带到城市居民的身边,营造崇尚自然、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园林景观城市。

[1]孙志鹏,李 莹.浅析节约型园林绿化[J].商品与质量,2010(12):99~100.

[2]林 炜,罗瑞新.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中植树与种草对城市生态的效益比较[J].广东园林,2002,(1):22.

[3]王 芳.谈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2):51~53.

[4]朱庆华.关于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4(2):38~39.

[5]沈 萌,倪樊荣.关于节约型园林建设中节水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17):194~195.

[6]杨庆仙.城市园林绿地节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08(6):52~55.

[7]董 丽,胡 洁,吴宜夏.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J].中国园林,2006(8):34~38.

猜你喜欢

节约型草坪绿地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上榜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走进绿地
我们都爱大草坪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获全国自治区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爱护草坪
You Are the Real Winner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