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在桂西南边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1-08-15韦光辉宋晓宇王成科

武术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边境民族精神

韦光辉 宋晓宇 王成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民族传统体育在桂西南边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韦光辉 宋晓宇 王成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文章从体育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多个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历史文化进行了分析,系统阐述了其对桂西南边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桂西南地区是指南宁以西至中越边境之间的区域,其主体包括崇左市各县及周边的靖西县、上思县等,这里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社会发展滞后[1]。 这一历史现实问题,造成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等的欠发达,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势必对当地边境大学生的理想、抱负等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边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多种多样,李闻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完美人格、具备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任务之一,体育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2],可见体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性。桂西南的民族传统体育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经过多年的发掘与发展,现已进入桂西南部分高校的体育课堂并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在桂西南边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方式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1.1 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可概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3]

桂西南的民族传统体育,则是指生活在桂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桂西南地域特色、民族个性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体育活动。自古以来,桂西南地区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骆越人生存繁衍的地区,兼有回族、苗族、瑶族和水族等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壮族与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共同生活,他们共同创造了独具风格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桂西南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抛绣球、高脚马、竞技板鞋等等,不仅是壮族人民的健身娱乐活动,而且与他们的民俗、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文化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1.2 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价值

1.2.1 传播民俗文化的价值

悠悠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一直崇尚“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沉淀着浓厚的壮乡文化底蕴,伴随着壮族儿女的成长,在对外传播壮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桂西南十分流行的抛绣球。据相关文献史料记载抛绣球最早出现在大约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绘制在广西宁明县左江花山壁画上的“飞陀”(壮语叫‘飞陀’),这种“飞陀”就是现在抛绣球的雏形。[4]

绣球从唐朝“布刺”发展到宋朝“五色球”,抛绣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每年春节或三月三歌节的时侯,壮族的单身青年男女都会到郊外进行抛绣球这一活动,以抛绣球为爱情的媒介,传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到了明、清时期,绣球主要由绣花布囊成球状,里面添以谷类和豆类等,上下两端系有彩带和红坠。

勤劳的壮乡人民通过唱山歌和抛绣球进行娱乐,寻求生产劳动和生活的五谷丰登,欣欣向荣的追求与愿望。[5]在桂西南地区的高校内外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大学生民族精神,提高他们民族自尊心、增强凝聚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民族传统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吸取民族精神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1.2.2 鲜明的健身娱乐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和随意简单性,其娱乐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使身心达到平衡的状态。人们在娱乐和健身的同时,又消除了孤独与寂寞感,拓宽了人际交往,逐渐让人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如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广西那地抗倭军营的板鞋运动,如今,竞赛项目中最常见的是三人板鞋,要求三人的双脚必须分别套在左右两块规定标准的木板上。板鞋运动是一项技巧性强,运动负荷量大,锻炼身体部位较全面的运动,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无论是参与者与观赏者都会热情高涨,持久兴奋。人们从板鞋的娱乐性和随意性的运动中,得到心理情感的释放,愉悦的心情将回味无穷,持久延续,因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是快乐的享受,起到了很好的健心养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作用。[6]

1.2.3 丰富高校体育资源的价值

高校是大学生成才的摇篮,是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传播的媒介,同样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向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经之路。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高校的体育教学,可以让边境大学生充分领悟到民族体育文化的实质和内涵。例如桂西南地区流行的高脚马运动,其既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备现代体育的价值特征,成为新时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引入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成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面对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和选择,高脚马运动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和传播。[7]在桂西南边疆地区,开展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人文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不受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可以确实有效地开展高校民族体育活动,促进边境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1 可积极引导和培养边境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桂西南地区作为中越边境地区,对这一区域的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地区的边境大学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极大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核心内容之一,是我国高校教育之中永恒不变的德育教育主旋律。中越边境的各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应积极教育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班集体,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高校体育中进行的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竞赛,能在比赛中充分地发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作用。一场院系举办的抛绣球、高脚马,竞技板鞋等运动,场上的队员为集体的荣誉而团结协作,场下的观众则击鼓呐喊,这种小范围的集体荣誉感会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可能在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这不仅可以牢牢地抓住各族同学的心,激发起他们内心的自强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团结。

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正确充分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这一特殊积极作用,并且为将民族传统体育一代一代传承发扬下去,在桂西南边境高校内积极地在节假日里开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的体育竞赛,培养他们参与的意识。

2.2 可培养边境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拼搏进取的精神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能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的精神;它是在意志行动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的行为特征。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时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8]在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需要大学生自己不断付出汗水和坚强的努力,才会得到期待的成绩。其中蕴藏的竞技性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对我国中越边境的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必要,从人的社会化视角来看,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人生的失败、挫折、成功、喜悦等情感经历,使他们在运动中学习如何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原始的自我,不断地超越现实中的自我,逐渐的锻炼并培养边境大学生在艰苦中的耐力,坚持不懈的坚毅,顽强的品质,逐步地树立起边境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社会良好形象,培养边境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这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国家繁荣昌盛的文化基因之所在,集中体现了各民族人民所具有的精神风范。

2.3 可培养边境大学生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思想道德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很多项目都是需要集体参与其中进行的,比赛的竞争性等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再比赛中紧密地配合,互相的帮助,团结合作,才能去得胜利。生活在桂西南地区的民族众多,壮族、回族、苗族、瑶族和水族等等,而这以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也是来自个不多不同的民族,积极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各民族的大学生在新鲜的传统体育活动中互动,增进相互的了解,培养真挚的友谊,团结协作的共同参与其中。由此,可让他们在活动的群体当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价值所在,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与别人共同去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升华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共赢。

2.4 可促进边境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桂西南地区地处边疆,流传下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边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沿袭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将其融入到桂西南地区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对边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有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中约有16%-26%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退学、修学的主要原因。[9]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的现象在桂西南地区的高校中并不少见,因此,应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活动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边境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各机能的作用,促进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极大得改善肺部呼吸系统的功能,而且可以使学生们的身心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充分的休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均衡性,提高头脑的逻辑分析的能力,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这些民族传体育一般不受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高校中易于开展,同时,抛绣球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在练习中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索质,促进边境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民族传体育以其所特有的内涵及历史文化价值而流传至今,用其对桂西南边境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边境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思想道德,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锻造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王晓军. 全球化背景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22.

[2]李闻宇.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9(11).

[3]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18.

[4]何卫东,伍广津.广西壮族投绣球的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78.

[5]何卫东.从娱情到竞技:壮族抛绣球文化演变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0.

[6]余静芳.壮族板鞋运动的健身价值与文化特征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1):34.

[7]龙佩林.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以高脚马走进全国民运会为例 [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3-45.

[8]李闻宇.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9(11).

[9]曾 槺.护理专业新生心理满意度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2):170.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order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west

Guangxi
Wei GuanghuiSong XiaoyuWang Chengke
(P.E.Department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Zuochong Guangxi 532200)

From the sports study,the sociology and the ethnology and so on,the paper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s connot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culture,and elaborated the positive rol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oundary university students.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University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85

A

1004—5643(2011)12—0085—0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社科基金项目,编号:XYYB2011015。

1.韦光辉(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训练。

作者简介:2.宋晓宇(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简介:3.王成科(198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训练。

猜你喜欢

边境民族精神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