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层少儿武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1-08-15王林雨

武术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教练员武术运动员

王林雨

(潞城市业余少体校,山西 潞城 047500)

对基层少儿武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王林雨

(潞城市业余少体校,山西 潞城 047500)

基层少儿武术教学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涉及多种学科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少儿武术教学训练工作有它一定的规律。在教学训练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教学训练的方法也会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充实。

少儿武术训练 教学方法

引言

按照“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注重教法选择,强化教学要求,不但能有效的帮助儿童准确地控制力量和动作的速度,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并趋于完善,同时改变“要我练”的被动局面,达到有效增强儿童体质和训练水平的目的。为建立起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又能综合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与训练水平的全新教学模式,首先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1 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武术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训练实践告诉我们:少儿运动员喜欢“戴高帽子”,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有时可让他们出来示范一下,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少儿竞争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练员看到少儿运动员完成不好,就训斥,使学生自信心下降,这样在训练中看似严肃,但少儿大脑皮层神经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并不好。做为教练员,就应该指出学生完成不好的原因,找出关键环节,给予适当的帮助与纠正,能有效的改进提高运动成绩。

2 狠抓双基训练

“双基”就是武术基本功,武术技术的基础动作,在基层业余训练中,初始年龄一般在8—10岁之间,本阶段处于打基础阶段,应着重抓紧基本功,基础技术的训练,并持之以恒,保持训练系统性,双基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此阶段身体训练比例应略大于技术,大致身体训练占55%,技术训练占45%,前期侧重于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后期则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并重,通过双基的练习,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的发展,并能较快地提高武术运动所需要的专项素质,同时对武术动作的规范、基本姿式的形成,技能掌握以及为今后学习套路提高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少儿武术教学以示范、讲解为主

教练员的示范动作,要力求准确和规范,正确优美的示范可以激发少儿学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教练员的示范动作,应先慢再常速,这样便于少儿跟着摹仿先会动作外形,主要弄清动作路线、方向以及用力的轻重、快慢和着力点。如动作结构复杂的,可采用分解示范进行教学。有的可按上下肢两部分进行分解教学,也可按动作顺序进行分解教学,或按改变方向的部位分解示范教学,如“乌龙盘打”动作,首先教运动员上肢两臂的动作,然后教下肢俩腿的步伐与步型,最后上下结合动作的教学,这样便于摹仿掌握动作细节,能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整个动作。讲解与示范是互为补充的,运用时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武术教学中常采用先示范后讲解和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教练员在示范中,多以形象化语言配合教学。形象化语言容易引起少儿兴趣,便于少儿记忆和理解,促进他们尽快正确地学会和掌握动作。讲解一般是结合动作过程或定势时进行。讲解要尽量简学扼要,抓住重点不讲废话,可根据少儿特点编成口诀来讲述动作,也可缩编成单字如蹬、摆、提等等来提示,便于少儿牢记。

4 少儿武术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

由于少儿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精力不易集中,兴趣易转移,而双基训练往往比较单调枯燥、艰苦,所以在选择训练方法时一定要注意灵活多样,内容要生动活泼,而且要经常变换花样,做到“见好就收”所谓“见好就收”是指运动员兴奋性较高的情况下转换到下一个练习,不要练得时间过长,使它恰到好处,使运动员大脑皮层中总有一个适度的兴奋灶,并使它产生良性循环,这样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从事多年基层工作总结出来的几种训练方法:

4.1 动作与攻防意识相结合,不断启发队员求知欲

求知欲是推动队员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一种内心渴望,它能使队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从而产生训练兴趣,增强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比如:在学习练习一路弹腿的基本动作时,教练员同时讲解冲拳、盘肘、撩拳、砸拳、弹腿腿的具体攻防用法,既提高了少儿学习兴趣,又利于记忆,同时也增强了武术的意识。

4.2 倒数数练习方法

在我们进行训练时,往往要队员重复训练某一动作时达到一定指标,而且习惯于正数数,如一、二、三、四、五,这样在小运动员练习次数较多而产生肌肉疲劳时,对这样越多的数字会产生厌烦心理,而失去坚持到底的信心,心理上的变化导致他们行动上的失败,相反,在运动员感到疲劳时,他们听到数字是一个比一个小,他们会产生一种轻松感,会由此而鼓足干劲,坚持到底,完成训练指标。如:“压腿时的停顿时间、倒立,各种步型的静力练习等,均可运用此方法。

4.3 利用比赛形式进行训练

因为少儿运动员均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为了争第一,他们可以不顾一切,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训练中可订出一定指标,或用时间限制练习后评定出名次来,如:连续踢腿10次,看谁用的时间少或用10秒时间连续踢腿看谁踢的次数多,亦可将某些基本动作编在游戏中,如分二队,做连续侧手翻4次的跑步接力赛等,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5 合理安排训练运动量与运动后的恢复

根据少儿的年龄、生理特征,少儿时期肌肉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多,富于弹性,肌肉主要量纵向发展,伸展性好,活动范围大,韧带易于拉长,相对力量较小,应练习以灵敏、协调、速度动力性训练,少做长时间、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练员在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整理运动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另外,运动员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生活方面营养充分,只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运动员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否则,运动员处一个疲惫状态,得不到调整,就不会有一个好的成绩出现,事与愿违。

基层少儿武术的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训练方法外,还要根据武术运动教学训练的客观规律,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基层教学训练的总结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更多的、更好的适应武术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与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专修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2]蔡仲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On Children Wushu Teaching Methods at the Gassroot Level

Wang Linyu
(Lucheng Juvenile Sports Center,Lucheng Shanxi 047500)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work in grassroot departments,is a kind of long term job with difficulties and scientific contents.Children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have their own rulesand regulations.In the practice of children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we need to do necessary conclusions and find new rules to improve the methods of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Children Wushu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s

G85

A

1004—5643(2011)12—0063—02

王林雨(1973~),男,中级教练。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教练员武术运动员
中华武术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武术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