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研究

2011-08-15谢小燕

飞天 2011年16期
关键词:气韵古典音乐节奏

谢小燕

中国古典音乐正是因为具有韵律美、意境美和精神美,才具有神奇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才流传千年而永不衰败。本文从旋律、意境及精神等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加以探讨。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律美

韵律是音乐在用韵与节奏等外在形式中体现出来的风格特征。在古典音乐中,韵律常常会给音乐注入细腻深刻的意味,它将对艺术的理解,对生命的体味,凝结成一种节奏,贯注于旋律之中,自然而突出地形成了音乐或欢快、或低婉、或悲伤、或昂扬的不同风格与和谐流畅的音律美,从而赋予音乐生气盎然的生命感。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和谐的节奏之美。和谐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一种传统美德。在中国音乐史上,儒家提倡恬静淡雅的中和之乐,道家则主张法天贵真的自然之乐,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把“和谐”看成是音乐审美的最高理想。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土壤。此种哲学、美学精神决定了中国人的音乐意识从产生之初便带有厚重的生命感与和谐感。所谓“音乐的节奏”,简单地说是指声音强弱,长短的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等千变万化的组织形式。因此,音乐的节奏美,关键就在于变化。而中国古典音乐在节奏的变化中极力追求“和谐”,有强有弱,强弱相宜,有快有慢,快慢协调;有疏有密,疏密相间;有主有次,主次有序,进而构成了纷繁多变的审美特质。而只有这种个性鲜明,纷繁多变,和谐厚重的审美特质,才能产生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第二,生动的气韵之美。“气韵生动”是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的又一突出特征。就音乐本来的意义而言,气是弥漫无形的,韵是节奏,气韵就是一种整体的节奏。对于古典音乐生动的气韵美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栩栩如生而有神采;“气韵”也可称为神韵、意韵等,指精神上展现出的独特气质与性格。它将对艺术的理解,对生命的体味,凝结成一种气势,贯注于音乐的整个结构之中,从而赋予它以生气盎然的生命感,这样的音乐能引起观赏之人的无限遐想。二是指音乐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音乐的精神,中国古典音乐立意、为象,心随意转而出的散板、散拍、散节奏,使音乐的线条呈现出自由抒发的生命活力。中国古典音乐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气韵,飘散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奥之感,给人以思绪的自由和奔放的遐想,具备独特的形式美感,这些呈现出中国古典音乐生动的气韵之美。

二、中国古典音乐的意境美

意境一词最早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意”即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境”即外在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蕴涵着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是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重在以虚涵实、实中见虚,有无限和深远的特征。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文人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作曲者大多是文人、雅士,尤其在古琴曲中,特别追求意境美,可以说,古曲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灵魂。中国古典音乐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典音乐的朦胧意境美。所谓朦胧,是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不能像绘画那样给人以直觉的视觉形象,它所表达的内容是不确定的,是朦胧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是一种描摹性最弱的艺术,不描写任何客观的事物,只是传达表达主观情感的意境。欣赏者在欣赏时,可以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情感,却无法具体描绘这种美景。例如《春江花月夜》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带给读者的是听觉上的愉悦。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曲子通过音色、节奏和曲式结构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意境: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二是古典音乐的意象意境美。“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一个有组织的内在统一的意蕴的感性世界,它是从“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顿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模仿和再现,而是“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中国音乐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意”,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最高追求都定义为达到“意”。中国古典音乐的意象意境美的表达手法则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为主。如古琴,“拟声、象形、会意”为琴曲的三类艺术表现手法。拟声、象形尚未脱离音乐的表面物化形态,必须提升至会意才是最终阶段。而古曲重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的借景抒情,运用的就是中国艺术虚实对立统一手法,是古人“融实入虚”“虚实相涵”自然宇宙观之体现。情景相融才能虚实如一,才能借有限之物表达空灵和幽远之韵。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精神美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这主要体现在:首先,音乐创作的本质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其次,音乐创作总是从精神创作开始,最终再以某种物质形式对它加以限定。因此,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共同开拓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精神之苍穹,蕴含着音乐的精神美。中国古典音乐的精神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典音乐“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美。受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审美观照,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精神蕴涵着独特自然生命的艺术范式。它反映在音乐艺术上则强调一个“和”字,即要综合“五声、六律、七音、八风”诸种因素以及“清浊、大小、短长、疾综、哀乐、刚柔”等生命情愫。为此,“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形而上境界则随着音乐之和的世俗化,而采取了“以人合天”与“以天合人”的方式存活于音乐王国。“和”就是事物诸多方面的统一。各种不同的、相互矛盾的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它们既对立,又处于相对平衡、协调、和谐、统一的关系之中。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景观,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出炎黄子孙的情感、意志、力量、理想和追求。同时,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神,透视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情感天地。因此,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更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文明硕果。由此,华夏古典音乐艺术就本能地透射出中国哲学的精神理念,蕴含着“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

二是古典音乐的自然简朴精神美。音乐是一种自由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音乐的产生式由于人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说,最接近自然的音乐,最能表达人内心的自然感情,这是最美的音乐。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音乐在创作过程中极力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合一的自然精神境界,呈现出自然的精神美。同时,由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简朴精神,使得中国艺术的美学风格是一种表意性的。艺术家对于自己表现的东西只求能够传达出它的神韵就满足了。故中国艺术讲究的是神似而非形似。这种尚简的艺术实践精神使得中国古代的音乐家们以及艺术欣赏者们对那种出现在音乐作品的“空白”有一种特别的领会。中国人听音乐往往会在音与音之间的停顿(空)处感觉出特别的味道,称之为“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境。

猜你喜欢

气韵古典音乐节奏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中国古典音乐融入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
乐随心动与古典同行
轻快漫舞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听点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