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始工艺美再发现

2011-08-15李清振

飞天 2011年16期
关键词:人面彩陶造物

李清振

设计艺术思想是设计技术创作的原动力。从原始人类劳动工具的制造过程中归纳的造物原则一直发展到今天人类的造物活动中所形成的美学观念,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造物实践美学理论——工艺美学理论。中国的工艺美学理论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至深,与西方工业设计思想有明显区别,概括为以下两点:西方设计思想设计围绕核心是产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问题;中国古代的工艺美学思想的设计核心是围绕自然、实用、审美、文化问题展开,包括原始巫术文化,封建独裁政治文化主流下的时代性工艺美学思想;西方设计思想始终追求的是人的指导性,注重人指挥自然,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中国古代的工艺美学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文化的相互和谐统一。

原始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最早的实践是为征服自然而进行的造物活动,这个也是原始工艺美术产生的前提条件。这个时期工艺美术还没有审美价值的追求,纯属于造物的实用性,是为生存与征服自然的使用性上而进行的造物活动,这一时期是原始工艺美术的纯实用性时期,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前提阶段。

图腾文化时期——即原始巫术礼仪活动时期,这是史前工艺文化的特点。作为工艺美术诞生的另外一个核心条件就是意识形态活动,包括宗教、艺术、审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促成了工艺美术的诞生。恰恰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这一时期的工艺美学思想充满神话色彩。这一时期多数的工艺文化是蕴藏于巫术礼仪活动中,包括巫术祭祀活动的形式以及其祭祀活动中的实际器物,此外还有生殖崇拜文化的影响。图腾文化时期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图腾是这时期标志性的标号图案,是最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是工艺美术思想文化的集中实物性图案化体现。远古的图腾符号或则说图腾印象体现为以下几种:“人面蛇身”的神、或则“人面龙身”、“人面鸟身”、“人面龙身”等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以上艺术形式可以看出,这种艺术形式无非是把人自身与蛇、龙、鸟、凤等动物相结合,人自身的能力有限,渴望蛇的爬行,渴望鸟的展翅飞翔,人总想拥有像蛇和鸟一样的技能,于是对它们充满了渴望与崇拜。远古人们把自身与这些超越自己技能的动物进行结合,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崇拜艺术实物,这些实物就是具有历史性的图腾形象。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传统的设计艺术作品的造型和装饰题材上有其特殊的题材选择性,具体题材表现为:鸟、鱼、蛇、蛙、蜥蜴、鹿、蚕、龙等,并逐渐演化成吉祥纹样一直延续自今。举例:“鸟”表现题材,鸟善于高飞的自然属性,被神化的巫师看成是沟通天地人神灵的使者,在考古中,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期的圆雕鸟形象牙匕、双鸟纹匕首都是在造型上对鸟形象的追捧;成都金沙遗址发掘后,出土的镇馆之宝金器“太阳神鸟”,鸟围绕太阳飞翔的形象,鸟和太阳的结合,足以证明鸟形象地位的神话色彩;金沙遗址出题的铜器“神树”,树枝上都有鸟造型,也是把鸟神话了——神鸟形象。举例:“鱼”表现题材,鱼作为古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源之一,长期接触,日久所思——鱼具有多产多子的自然属性,人类在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时要考虑的是如何连绵不断的生存,繁衍下去,于是鱼的多产多子引发古人的无限向往,被作为生殖崇拜的对象。这种表现题材多表现在生活用品的装饰上,1955年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的装饰图案就是鱼题材的表现。在远古的祭祀文化中,一个器物是一定要提起的,那就是“玉琮”,造型上外方内圆,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一种法器,是神话的器物。玉琮所代表的是一种祭祀文化,是古人用于精神寄托的一种实物,实用玉琮的设计,工艺美学取向完全是取决于祭祀文化,玉琮也变成了体现远古设计工艺美学观的最好实物之一。

所以原始的工艺美学思想是远古人们以美化自身为前提,以巫术的祭祀活动为实践基础,以图腾等实物为表现形式,以战胜自然困难,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这一时期的工艺美学思想主要受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与鬼神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极端的神话与诡异色彩。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美学观纯属远古人意识中潜在的工艺美学观,只是隐藏在原始人类大脑的最深处,自身并未知,这一时期的工艺设计意识并未形成。在距今17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文化中,人们在劳动工具上刻画线条体现出来的对称、均衡美,这就是最原始的工艺美得萌芽;山顶洞人开始出现原始的装饰品,开始用钻孔技术,体现出了对创造三维空间的理解,审美观念开启了各种造型艺术的先河,特别是山顶洞人装饰上用红色,而这种所谓的“运用红色和装饰”并非为审美而创造,审美或艺术并未独立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中。

原始实用性工艺美学设计观,在史前的工艺设计思想中,实用性主要体现为生活用品的设计与装饰上。在此主要举例史前原始彩陶设计。

原始的彩陶就是泥巴容器,经太阳晒变硬,这就是简单的热处理工艺,不能防水,后来陶器出现了火烧工艺,容器变硬,强度增加,能防水,坚固性强。原始彩陶工艺属于新石器时代工艺,距今约6000年前,原始彩陶工艺和文化是史前又一重要的工艺设计文化,主要体现在设计工艺的实用性上,没有了图腾文化时期设计的神话与诡异色彩,而是倾向于生活的实际性,原始工艺文化更人文化,倾向于成熟。彩陶在工艺美术上主要在其彩绘创意和彩绘创意。原始彩陶设计主要举例仰韶文化彩陶设计,时间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江流域、华南、东北地区都有分布。以下举例仰韶文化彩陶的几种类型以及其工艺特点做分析,让我们更深刻认识这一时期的工艺美学观。半坡型彩陶:装饰图案有鱼纹、人面纹、蛙纹、鹿纹等,特别是以鱼纹为主;造型上主要以几何纹样造型为主,表现多以直线造型。代表作品中“人面鱼纹盆”就是最好的体现。庙底沟型彩陶:装饰上图案采用圆弧线、直线和点构成雅致流美的神韵,黑白双关是其重要特色;造型上线条极为流畅,表现手法上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简捷明快。代表作品中“彩陶叶纹盆”、“鹤鱼斧缸”是最具特色的。马家窑型彩陶:风格豪迈、大气、有动势。代表作品中“点线面纹钵”、特别是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盆”是其特色的代表作品。

作品“人面鱼纹盆”文化分析:人面鱼纹盆的装饰主要是人和鱼的结合,鱼纹作为设计素材中的一个元素主要取决于生殖崇拜文化的影响,鱼的强繁殖能力是人类所向往的,作为氏族群居的人类为繁衍后代,以及面临严峻的自然考虑,感觉人自身繁衍后代能力的渺小,对鱼、蛙等高繁殖能力动物的崇拜成为社会主流的文化,这就是生殖崇拜的文化与工艺设计文化的融合。

在彩陶文化时期一个工艺精湛的彩陶分支就是黑陶文化,黑陶文化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体体现在龙山文化。黑陶在制作工艺上达到了艺术的一定水准,设计独特,更实用和美观,在工艺美学观上是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完美结合。

原始彩陶时期的工艺美学观只要倾向于服务人自身,反映出造物的实用性与装饰的人文文化性,陶器的设计隐藏了大量的人类的物质文化信息和精神文化创造信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陶器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各个阶层成员的现实生活需要,更是超越其现实功能性,体现出了当时中国设计文化的一个倾向——实用、质朴的工艺设计观。

猜你喜欢

人面彩陶造物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人面何去 桃花且笑
彩陶·远古
以木造物
留白
神奇的人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