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浩谈甘肃社会新发展

2011-07-28周励孙长青

西部大开发 2011年7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甘肃甘肃省

◎ 文/本刊特派甘肃记者 周励 孙长青

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说:我们提出在“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而且包含以民生为主的社会跨越式发展,即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同步改善。

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

甘肃风力发电 王发强/摄

“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

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典型的西部落后省份甘肃省在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发展战略已经展示,省委书记陆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十年期间,甘肃省将面对压力、迎接挑战,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陆浩书记说,西部大开发过去十年是甘肃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为未来十年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提出在“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而且包含以民生为主的社会跨越式发展,即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同步改善。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生产总值总量预计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14%;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93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1.5%和67.1%。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面对全省2600多万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甘肃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等主要预期发展目标。

“这样安排既体现了跨越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各地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切实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陆浩说,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12%以上,主要考虑到,要如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来支撑,否则,就会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中拉大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和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逐步缩小与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

甘肃引大入秦工程 王杰/摄

毋庸置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完成脱贫任务在甘肃省显得尤为迫切和突出。据陆浩书记介绍,“十一五”期间,甘肃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文化体育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总量逐年大幅增长,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比例,年均递增32.9%。仅2010年,用于民生工程的投入占到财政支出的56%。未来5年,还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把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来抓,不断扩大就业规模,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5年减少贫困人口200万。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

立足省情,战略前瞻是甘肃西部大开发的前提条件。甘肃省进一步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对总体工作思路进行拓展和细化。为此,甘肃新的区域发展战略跃然而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还有努力实现“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

陆浩书记对此解读:“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组团发展”就是支持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整体推进”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狠抓工作落实上实现六个“新突破”,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一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力争实现“五个大幅度提升”,即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

实际上,这就是甘肃省西部大开发10年来,始终解放思想,立足省情,明晰发展思路所进行的长期而有益的探索,也是10年来的经验总结,更是甘肃大开发的实现条件。

正如陆浩书记所说:“通过政府强力推动、充分运用市场有效配置等手段,甘肃省依托自身资源条件,在实践中正不断总结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拉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探索新路子。”

作为一个贫困人口占全国10.8%的西部省份,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压力就有动力,有信心就会有决心。陆浩对此充满了信心。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甘肃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席晓辉作品
甘肃卷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