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高龄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1-07-25喻剑萍黄海金雷恩骏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布比腰麻单侧

喻剑萍,黄海金,雷恩骏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昌33000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行全髋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日益增多,因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退化,麻醉、手术耐受力下降,故对老年人麻醉既要求无痛、肌松,又要力求循环和呼吸平稳,预防并发症,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5月对30例行全髋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选择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须行全髋置换术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70~105岁(其中100岁1例,105岁1例),体质量35~72kg,ASAⅡ-Ⅲ级,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心电图部分导联ST段改变4例,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用Philip监护仪监测无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快速输注平衡盐300~500mL。嘱护士先导尿,后摆患侧在上侧卧位,选择L3-4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硬膜外针穿刺到硬膜外腔后,将腰麻穿刺针缺口朝上刺入蛛网膜下腔,待脑脊液回流通畅,取0.45%轻比重布比卡因混合液(0.75%布比卡因1.2mL+灭菌注射用水0.8mL,比重0.992[1]),以0.1mL·s-1的速度注入1.5~2mL,随后置入硬膜外导管,保持该体位开始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密切监测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变化,若血压低于基础血压的30%即为低血压,静推多巴胺2mg;若心率低于55次·min-1即静推阿托品0.3~0.5mg。麻醉后30min开始给氧至术毕,术中根据出血量输注平衡盐、胶体液或血液制品。手术时间2h以内的硬膜外不加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20min(T4)、30min(T5)各时间点收缩压(N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单侧腰麻,患侧麻醉平面均低于T10,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开始时均无须硬膜外追加药物,术中均未加用静脉辅助药。T1、T2、T3、T4、T5各时间点 NBP、DBP、HR、SpO2与 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中循环稳定,无一例使用多巴胺或阿托品。30例手术时间均少于2h,硬膜外均未加药。

表1 30例患者各观察时点NBP、DBP、HR、SpO2比较

表1 30例患者各观察时点NBP、DBP、HR、SpO2比较

项目P p/mmH P p/mmH T0 T1 T2 T3 T4 T5 NBg 141.0±22.6 140.6±24.0 140.0±18.2 129.0±29.0 142.4±27.1 141.2±30.8 DBg 75.4±10.4 72.7±16.9 73.2±13.4 69.2±7.8 70.9±6.6 69.3±11.9 HR f/(次·min-1) 74.2±11.6 76.1±10.4 74.4±9.8 72.6±8.8 73.7±8.2 75.8±10.2 SpO2/% 98.4±1.6 98.5±1.7 98.3±1.2 98.0±1.0 98.2±1.9 98.1±1.1 1mmHg=0.133kPa

3 讨论

全髋置换术手术打击较大,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退化,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明显降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下降,麻醉及体位改变极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2],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应该选择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尽量减少对患者生理的干扰,保持患者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基本稳定。全身麻醉供氧充分,但是老年人插管与拔管期血压不易控制,术后苏醒延迟较常见,且容易增加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应用受限制。因为全髋置换须摆侧卧位,椎管内麻醉中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轻比重腰麻更常用。文献[3]报道,硬膜外麻醉起效慢,又常发生阻滞不全(9.55%),而轻比重单侧腰麻应用于高龄患者安全有效[4-6],患者术中麻醉阻滞完全、范围局限,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很小。

低血压是腰麻最常见的并发症,继之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低氧血症,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甚至死亡率,因此也是高龄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腰麻的最大顾虑。腰麻后血压下降主要是因为被阻滞区域的血管扩张阻力下降,以及肌肉松弛失去对血管的挤压作用[7],影响全身血容量的重新分配。被阻滞的范围越广,低血压的发生率和程度越大[8]。因此实施单侧腰麻,尽量控制或缩小阻滞范围,就能减少麻醉对患者循环呼吸的不良影响,保证患者的安全。

本文对30例行全髋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使用了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麻醉前快速补充适量液体,给药时注意速度与剂量,均成功实施单侧腰麻,患侧麻醉平面均低于T10,做到了阻滞范围尽量局限,有效地预防了双侧下肢血管扩张造成的循环波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患者全身生理的干扰。事实也证明给药后5、10、15、20、30min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侧腰麻成功地避免了因为麻醉原因造成的循环和呼吸的波动,保证了高龄患者的安全。另外,此麻醉体位即是手术体位,起效迅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0例患者硬膜外均未加药,术中均未给予辅助性静脉麻醉药,手术医生均证实肌松充分,满足了手术要求,缩短了手术时间。

因此笔者认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只要操作与给药恰当,麻醉管理细致,术中可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应用于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安全、有效。

[1] 孙来保,汪卫兵,李扬,等.布比卡因单侧轻比重腰麻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59-2860.

[2] 刘相军,刘峰,田克友.轻比重罗哌卡因连续腰麻在老年前列腺电切、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2):190-191.

[3] 曹灵敏,李胜德,马桂芬,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2):742-743.

[4] 阮祥才,余守章,许立新,等.3种椎管内麻醉在70岁以上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0):749-752.

[5] 关小珍,何强.老年全髋置换术的麻醉处理[J].广西医学,2001,23(2):352-353.

[6] 陈国振,陈传义,张志辉,等.股骨头置换术老年病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连续腰麻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4):338-341.

[7] 谢荣.麻醉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332-333.

[8] 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5-116.

猜你喜欢

布比腰麻单侧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64例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