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乳腺癌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2011-07-25刘存贞马君花刘德兰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卡培辅助淋巴结

刘存贞,孙 强,马君花,刘德兰

(临朐县中医院普外科,山东 临朐262600)

新辅助化疗不仅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一种规范疗法,而且适用于复发转移的高危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临朐县中医院2004-2010年对收治的55例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TX)方案进行了新辅助化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5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0(36~64)岁,Ⅲa期23例,Ⅲb期26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依据证实为乳腺癌。单纯癌23例,浸润性导管癌13例,腺癌12例,髓样癌4例,乳头状癌3例,术前行2周期的TX方案化疗后31例行根治术,24例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均行TX方案化疗6个周期。TX方案:多西他赛(T)(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30513)7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X)(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201,20060502)900mg·m-2,bid,口服(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用药2个周期。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 WHO(1981)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2],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为(CR+PR)例数,至少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行乳腺B超测量肿瘤最大径及垂直径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采用文献[2]标准分为0-Ⅳ度。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55例患者CR 5例,PR 44例,SD 6例,总有效率为89.09%(49/55)。共有67.27%(37/55)的患者分期降低,其中:Ⅳ期者6例中有4例降为Ⅱa期,2例降为Ⅱb期;Ⅲb期26例中有12例降为Ⅲa期,4例降为Ⅱb期,3例降为Ⅱa期;Ⅲa期23例中有10例降为Ⅱb期,2例降为0期。

2.2 淋巴结转移情况

55例患者中CR者1例术后病检乳房肿块及腋窝淋巴结均为阳性,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肿块为阴性;PR者的腋窝淋巴结均为阳性,其中最少者为24枚淋巴结中有1枚阳性,最多者20枚淋巴结中有10枚阳性。

2.3 手术后5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为38.18%(21/55),无病生存期平均为59.3个月。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发生率较高;非血液学毒性中手足综合征、脱发最常见,其次为乏力、腹泻、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等,大多均能耐受。见表1。

表1 TX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例

3 讨论

新辅助化疗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已被广泛接受[3]。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新辅助化疗与常规的辅助化疗有相同的疗效,而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病例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4]。在临床应用层面,新辅助化疗可以通过体内药物敏感性试验,避免无效方案的长时间治疗,同时疗效的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后继治疗,可通过测量肿瘤直径的变化对治疗方案做出修改[5]。何建苗等[6]发现晚期乳腺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以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提高生存率。本文结果显示,通过新辅助化疗,肿瘤临床分期降低明显,37例降期,9例达到保乳要求,赢得了行根治术手术及保乳的条件,无病生存期59.3个月,5年生存率为38.18%。术后病理显示尚无一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若行保乳手术,应注意切缘情况。

许多年来,晚期乳腺癌尚没有公认的标准新辅助化疗方案,CMF作为基础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不尽人意。近几年来,一些新药(如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的问世,为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且安全的方案,含有这些新药的联合方案的临床试验,显示其有效率可提高到80%以上[7],本研究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9%,与文献报道一致。在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方面连续或间断服用卡培他滨要优于经典的CMF方案,XT较T联合用药的优势已得到证实[8]。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发生率较高,其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达49.09%,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2.72%,7/55),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3~5d,均可恢复;非血液学毒性中手足综合征、脱发最常见,Ⅲ/Ⅳ级手足综合征(9.09%,5/55)发生率与文献[9]报道一致,值得临床重视;其次为乏力、腹泻、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等,大多均能耐受;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晚期乳腺癌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行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降低分期,提高根治率及保乳率,可延缓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1] 张斌,张强,赵林,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67-870.

[2]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7-149.

[3] 张斌.乳腺外科治疗和新辅助化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2,11(10):589-590.

[4] Wolmark N,Wang J,Mamounas E,et al.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nine-year results from 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B-18[J].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2001,30:96-102.

[5] 欧阳涛.当代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理念的变化趋势[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4):217-220.

[6]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等.晚期乳腺癌术前局部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5):329-331.

[7] Bonadonna G,Mac Grogan G,Valagussa P,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operapy in surgically respectable breast cancer[J].CA Cancer J Clin,1995,45(4):227.

[8] 徐兵河.乳腺癌化疗模式的多种选择[J].肿瘤时讯,2009,41(7):24.

[9] Park Y H,Ryoo B Y,Lee H J,et al.High incidence of severe hand-foot syndrome during capecitabine-docetaxel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J].Ann Oncol,2003,14(11):1691-1692.

猜你喜欢

卡培辅助淋巴结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