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乡镇企业经济管理的探析

2011-07-24章秋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2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经济管理

章秋微

一、乡镇经济的特点

据我国的行政划分,可分为中央、省、省辖市、县、乡。所以乡就是我国的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包括县城镇、建制镇、乡以及乡以下集镇。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全国有超过2000个的县城镇,超过10000的建制镇还有多达50000个的乡镇。在普遍的认识中,县和县以下的级别我们称之为“农村”。在农村,乡镇是最中心的点,是经济和政治、文化的汇集之地。因此,它在经济的管理和流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的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构成了乡镇企业经济的主要成分。

二、农村乡镇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部分经济管理的领导者在农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受教育的程度不是很高。因此相对来说在经济管理的方面没有办法与专业的管理人才相比。观念守旧,甚至是法制观念薄弱,把集体所有的财产如同自己的家产看待。对于各种经济项目的开支随意性很大,有时候会伴随着收支不透明,经济管理方面漏洞百出。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乡镇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确立非常不科学合理。不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管理实施细则。在经济运营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这就给了很多“损公肥私”、“一错再错”等现象发生的机会。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混乱

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以后,没有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账户。无论从大型的如空调、汽车到小的桌椅板凳,都没有列入“固定资产”的账户中。这就形成了“账外资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也造成了资产的流失。

(四)支出管理混乱

比如说票据的管理。有时无法保证票据报销的原则性。甚至是吃、喝、穿、用,所有的条子都会给予报销。不管合不合理、甚至是合不合法,使得经济上的管理变得杂乱无章。而一些企业为了年终能达到一个收支上的平衡,随意的在经济上增加或者减少支出,造成经济蒙受损失。

(五)经济预算不合理

部分乡镇企业在预算的处理上不够认真,经济项目的处理上具有盲目性。在整个的经济行为中资产流动的随意性比较大。很多的预算外资金临时出现,而又因为预算和预算外的不平衡性,导致预算和最后的核算不能够达到收支上的协调。有些企业甚至是出现了对专款的挪用,彻底失去了经济上管理的意义,最终就会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经济管理部门的基础薄弱

从经济流动的程序上,很多经济管理的部门从业人员不懂得把握住经济流动的每一个环节,造成经济的流动无法有效率的进行。从经济内容上,可能会存在着发票、收据清单不详,审核不严谨、以及管理部门不符合管理规范等问题的出现。而由于监管力度不强导致可能还会出现款项支出不够透明、随意乱发放、缺乏可信度等等问题。

三、对乡镇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些对策

(一)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的认识

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应该由过去的简单的“钱”或者说“记账式”的认识逐渐转变过来。从管理者到执行者都要充分意识到经济管理这一企业命脉是何等的重要。经济管理方面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认真对待,千万不可小觑。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高度重视经济管理,才能在经济上有所回报,让乡镇企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二)建立健全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

在经济管理的具体事实上,一定要首先对相关的法律制度做出完善。让企业的领导者和经济管理部门在遇到问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要对涉及到的经济项目都具体的规范出来。坚决杜绝管理上的漏洞。让法律法规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切实的成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行为标准,形象、具体、切合本地实际。同时,还要成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和监管制度。强有力的监管部门也是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范围的扩大和监管职能的细化,会更有力的保障经济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也就是为企业的经济行为健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监管制度的建立要做到操作性强、效率性高、层次性多样等特点。切勿只是进行“事后监督”,要真正把监管的职能落到实处,用对地方。

(三)积极组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经济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和复杂的事情,如果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或者达不到相关的要求,那么就算有再完善的制度也不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一定要组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首先,乡镇企业可以从城市里聘请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科学性人才,通过他们先进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指导企业的发展。然后,在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带领下,对企业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让整个企业在这些人才的带领下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认识和升华。让每一个企业内部人员都能理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聘请专业人士来对企业帮助也要定期的组织企业内部的培训,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研讨。最终的目的是要所有参与经济管理的人员都能做到诚实守信、廉洁公正、爱岗敬业,有较强的自律性。

(四)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对核算的力度要普遍加强。也就是说把所有的固定资产核查清楚,对于缺漏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充。然后是发挥监管制度的职能,进行全方位的监察。包括了人力、财务、物品等的所有有形无形资产在内。严格地对固定资产依法评估,内容上包括可用的资产、不可用的资产、转让的资产等等。最后是要对上下级部门的衔接做好加强工作。让固定资产的转移变得更加方便和合理,避免出现两方出现误会最后导致都不管的现象。

(五)对多账户分散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

把多账户的分散管理模式改革为集中的管理模式。以往的多账户分散形式对资金的管理上有很大的漏洞和限制。首先是取消对于账目、钱和事务都由同一个人管理的集权现象,这样能消除资金的不安全隐患。其次是建立经济管理的总账目,对账目进行集中管理,分开核算。更加科学的对经济的来源和去路进行科学疏导。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经济流通管理模式,强化预算模式的重要性。逐步向单一的账户制度过渡。

结语:乡镇企业在经济管理上的问题需要整个企业同心协力地努力才能逐步得到解决。相信在随着乡镇企业本身的改革步伐,其内部的经济管理也必将走入更加科学的节奏中去。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