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糖尿病母亲体质指数的变化对胎儿预后不良的影响

2011-06-21徐力堃何柳瑜

海南医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低血糖体重胎儿

徐力堃,何柳瑜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 广州 510010)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1]。有资料显示GDM的发病率占妊娠妇女的1%~5%[2]。GDM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3]。而孕妇的身高、体重及孕期增重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相同体重增长对不同身高的孕妇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同时考虑了体重与身高两个因素,消除了身高差异对体重的影响,能更准确地反映体重增加的情况。有研究表明早产以及低出生体重是本地区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死因之一[4]。本研究通过对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糖尿病孕妇进行系统的随访,探讨GDM母亲BMI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胎儿预后的影响,以便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以及对GDM母亲所孕胎儿的宫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间在我院产科门诊确诊并监测、分娩的176例GDM单胎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26.8±5.7)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孕12周前建立围生期保健手册,定期产前检查直至分娩。根据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2)。测量其身高及早期及分娩期二期的体重,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于2000年制订《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的标准,将GDM孕妇进行分组:消瘦组25例:BMI<18.5 kg/m2;正常组82例:BMI 18.5~23.9 kg/m2;超重组 36 例:BMI 24~27.9 kg/m2;肥胖组 33例:BMI>28 kg/m2。计算其孕期BMI增加值(ΔBMI=分娩期BMI-孕早期BMI)。同时使用美国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微量血糖仪对新生儿出生后30 min、2 h、6 h、24 h足跟部检测血糖。根据实用儿科学7版拟订的低血糖诊断标准[5],血糖<2.2 mmol/L为低血糖。

1.3 观察指标 新生儿血糖、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是否存在新生儿畸形、死产和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

2 结果

2.1 不同BM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超重组和肥胖组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及阿氏评分值(<8分)和新生儿窒息明显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组孕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BMI与新生儿出生24 h内血糖的关系 超重组和肥胖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24 h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与消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BMI与新生儿畸形、死产和分娩方式的关系 超重组和肥胖组剖宫产比消瘦组和正常组的剖宫产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新生儿畸形、死产率较消瘦组和正常组稍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BMI组别病例表[例(%)]

2.4 孕早后期体质指数增长幅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按孕早后期ΔBMI分为两组:ΔBMI≥6 kg/m2组和ΔBMI<6 kg/m2组。ΔBMI≥6 kg/m2时,巨大儿、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低血糖均明显高于ΔBMI<6 kg/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期体质指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例(%)]

3 讨 论

GDM是一种多因素疾病[6],而胎儿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孕母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对胎儿的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孕妇的体重随孕周的增加而递增,目前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孕母的体重增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异常产及巨大胎儿有关。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妊娠分娩的重视,孕妇在妊娠期体重增重水平较以往大大提高[7]。

本文结果显示,不同BMI组高危妊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超重组的巨大儿、胎儿发育异常、死胎、新生儿低血糖、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但不同BMI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现代年轻孕妇害怕生产疼痛有关。但妊娠13周后ΔBMI≥6 kg/m2组中,巨大儿发生较多,产程异常、相对头盆不称为指征的剖宫产和高危新生儿相应增加。孕期体力活动减少与肥胖互为因果,体力活动减少腹肌肛提肌等辅助产力下降,且GDM肥胖孕妇因盆腹腔大量脂肪堆积软产道相对狭窄,均是导致产程异常以剖宫产完成分娩的相关因素[8]。此外巨大儿头肩径大,相对头盆不称的机会增加。高危新生儿除与上述难产因素有关外,GDM孕妇分娩的巨大儿,因肺成熟度差,低血糖等也是高危新生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本组资料提示分娩巨大儿与孕13周后BMI的总增长有关,在GDM孕妇孕期保健中注意检测此期BMI的增长,避免肥胖对减少巨大儿和与其相关的高危新生儿的发生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特别是对孕期BMI有过多增长趋势、孕育巨大儿危险因素的孕妇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消瘦组中低体重儿的高风险因素与孕妇在孕期中剧烈呕吐和营养不均衡有关。孕期孕妇体重的增加影响新生儿体重,正常BMI的孕妇在孕期中应密切观察BMI的增加,根据孕妇BMI的增加情况指导孕妇的营养摄取,以预防低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感染因素,其次是围生因素(包括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窒息、早产)及母乳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因此四组GDM孕妇的感染概率同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在通过监测GDM孕妇的BMI变化,了解胎儿的预后,以便进行早期干预,能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合并症。

[1]祝 群,戈敏娟,马向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3):153-155.

[2]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Screening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recommendations and rationale[J].Obstet Gynecol,2003,101:393-395.

[3]迟心左,刘维靖,李 敏.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北京医学,2003,25(3):185-187.

[4]李茹红,陈晓红,曾红燕.围产儿死亡评审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系的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1):55-57.

[5]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61-664.

[6]Lim S,Choi SH,Park YJ,et al.Visceral fatness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women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7,30(2):348-353.

[7]沈艳辉,李 竹,季成叶,等.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3(2):77-79.

[8]陈贤超,周国敏.孕妇肥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02,14(7):337-346.

猜你喜欢

低血糖体重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称体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你的体重超标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