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研究

2011-06-21黄海良

海南医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帕罗西抗抑郁功能性

黄海良

(丰城市人民医院,江西 丰城 331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发生和发展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其疾病行为和症状的严重性往往受到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选择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所关心的问题[1]。为探讨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特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8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4~78岁,平均(53.5±4.64)岁,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3~79岁,平均(53.9±4.59)岁,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先行安慰剂清洗两周,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即给予促胃动力药、制酸剂、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并行药物监督、体征监测等。实验组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即单用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中美史克公司生产),20 mg/片,每晨1片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

1.3 评分标准 治疗后随访1~3个月,并同时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状态量表(SDS)评分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四项对患者治疗心理结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分级变化进行统计[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定性资料用χ2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指标变化 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S-AI、T-AI、SDS和SAS四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四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指标变化(±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指标变化(±s,分)

注:*治疗后患者四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的四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AI=状态焦虑;T-AI=特质焦虑。

指标 实验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SDS SAS S-AI T-AI 64.57±4.16 67.89±2.84 41.75±6.59 44.49±6.28 42.28±4.48*#42.39±3.63*#32.63±5.26*#33.19±5.15*#64.37±4.28 67.84±2.04 41.27±6.50 44.63±6.71 51.36±4.47*50.74±3.83*37.12±4.27*38.21±4.93*

2.2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ADL分级对比 两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且实验组患者的ADI分级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对比(例)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FD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生理-心理-社会的发病模式,三种因素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促进[3]。因此,FD患者既有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点,又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临床治疗显得尤为复杂。

3.1 FD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机制 FD临床表现通常具有反复发作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李长城等[3]认为应根据此将消化不良分为4种临床类型:反流性食管炎型、溃疡型、吞气征、运动障碍型,其中运动障碍型占一半以上。所以,张晓光等[4]报道临床上通常以促胃肠动力药为常规内科治疗的首选,给予溃疡型抗酸剂,但仍有相当一部分FD患者疗效不佳。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S-AI,T-AI,SDS和SAS四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常规内科治疗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际上,按照最新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绝大多数FD患者均可被诊断为神经症中的躯体形式障碍,过去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即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中由低位和高位胃肠功能紊乱共同构成的疾病类型[5]。患者常反复就医,医师的指导及各种实验室检查阴性结果均不能使患者顾虑打消。即使偶尔产生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将其所述症状的程度、性质及优势观念进行流畅解释,患者常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尽管困难冲突、生活事件与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但由于患者往往缺乏自省力,病程多呈慢性波动性。而据杨希林等[6]的研究,目前临床对FD的治疗主要以其临床表现类型为根据,选用结合促动力剂或抑郁或抗酸剂,但国内外均已有不少研究表明FD患者并无高胃酸分泌。因此,抗抑郁药的应用已逐渐在临床尝试开来。

3.2 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优势分析 据苏梅蕾等[7]报道发现,使用治疗抗抑郁药中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摂取抑制剂(SSRI)能使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得到迅速改善。而作为SSRI的突出代表,在现有的SSRI中,帕罗西汀选择性的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回收作用最强大。本研究中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四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单用抗抑郁药物具有强大的正性心力作用。此外,帕罗西汀的高选择性还表现在它对其他受体没有明显影响,因此毒副作用较少且轻微,如恶心、纳差及失眠等,大多为暂时性且能够耐受。本研究中两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且实验组患者的ADI分级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hurman等[8]报道基本一致。且在整个疗程中未见任何由帕罗西汀引起的肝肾功能紊乱或生命体征的改变,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无较大的影响,应用极为安全。此外,帕罗西汀只需每天早晨用药一次,而且一般没有剂量调整,这都有利于FD患者的方便性及服药依从性[9]。

总而言之,早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避免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王美峰,林 琳,林 征,等.综合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临床症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治疗研究,2010,3:783-784.

[2]EgloffN,BeerC,GschossmannJM,etal.Multimodaltherapyof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J].Praxis(Bern1994),2010,99(8):487-493.

[3]李长城,石丽楠.抗抑郁焦虑药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西安),2010,23(4):911-912.

[4]张晓光,王启仪,梁伟民,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胃功能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9,9:1435-1437.

[5]Ammoury RF,Pfefferkorn Mdel R,Croffie JM.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pastandpresent[J].WorldJPediatr,2009,5(2):103-112.

[6]杨希林,方秀才,刘晓红,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抗抑郁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8):3450-3452.

[7]苏梅蕾,洪 军,李恩泽,等.抗抑郁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1):53-54.

[8]Schurman JV,Wu YP,Grayson P,et al.A pilot study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biofeedback-assisted relaxation training as an adjunct treatment for pediatric functional dyspepsia associated with duodenal eosinophilia[J].AuthovAffiliations,2010,35(8):837-847.

[9]范福山.单独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J].新医学导刊,2009,8(6):15-18.

猜你喜欢

帕罗西抗抑郁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应用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