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按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复审的临床意义

2011-06-21林芳辉刘玲丽

海南医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医学杂志血细胞涂片

林芳辉,刘玲丽,梁 锋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部,海南 海口 570311)

临床实验室工作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所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而血细胞分析则是每个患者必须检测的常规组合,和其他常规一样至今仍然是最经典、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初诊或鉴别诊断项目,有时甚至是金标准。现在一般认为,血细胞分析仪能够准确地进行细胞计数和成熟白细胞(WBC)分群,并提供了一系列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形态学新指标,因而自动化的RBC、WBC和PLT计数及成熟WBC分群检测结果已被广泛接受。但众所周知,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功能仅体现在血细胞形态和比率大致正常的情况下,其结果可作为临床参考,然而当存在形态异常的细胞时,如严重感染、白血病及某些遗传病的各类白细胞变化以及各类贫血的红细胞变化,仪器非但不能报告这些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胞还会影响其他系列细胞的检查。所以此时我们必须进行涂片复检。而要涂片复审必须制定严格的复审标准,国际上非常重视[1-3]复检工作,2005年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经详细分析后,提出了41条指导性自动血细胞分析和分类复审标准[1]。由于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考虑到该仪器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检测通道的特性和性能,需要制定严格的复审标准,才能使结果更加可靠。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门诊用的是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因此根据我院门诊的实际情况和参考有关文献制定了初步复审标准和制度。现将我院近半年的血常规标本按制定的复审标准进行复检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Sysmex公司提供的KX-21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和校准物。Olympus双筒显微镜用于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

1.2 标本来源 2010年1~5月本院秀英门诊就诊的患者血液标本共21 528份。采用EDTA-K2抗凝管采集标本,采血后2 h内完成检测。

1.3 方法 仪器每日均用全血质控物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人员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制定的血涂片检测操作程序制片和阅片。参照文献[1,5-7]并结合本院门诊实际工作制定复审标,见表1。

1.4 镜检阳性判断标准[4](1)RBC明显大小不等,中空淡染(指1/2淡染区的红细胞)多于30%;且只要发现疟原虫均认为是红细胞有阳性形态学改变;(2)巨大PLT>15%;(3)见到PLT聚集;(4)存在Dohle小体的细胞>10%;(5)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10%;(6)空泡变性粒细胞>10%;(7)原始细胞≥1%;(8)早幼/中幼粒细胞≥1%;(8)晚幼粒细胞>2%;(9)杆状核粒细胞>5%;(10)异常淋巴细胞>5%;(11)嗜酸粒细胞>5%;(12)嗜碱粒细胞>1%;(13)有核红细胞(NRBC)>1%;(14)桨细胞>1%;(15)单核细胞>10%。

表1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的三分群仪器的筛选规则

2 结 果

21 528份标本的仪器检测结果中有6 579份符合复审标准,占30.6%,其中符合阳性标准的有1 905份,阳性率为29.0%,复审阳性原因见表2。对1 905份阳性患者临床病历进行追踪查询,统计到被诊断为血液糸统疾病的有129例,疾病类型分析见表3。

表2 1 905例复审阳性原因

表3 129例血液系统疾病类型

3 讨 论

KX-21是一种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与其他同类仪器一样,其细胞计数原理是电阻抗法,根据各种细胞产生脉冲大小、多少分别进行计数及分类。由于仪器本身固有的局限性,虽然观察直方图和警示可以大致了解各类细胞的分布情况或可能存在某种异常细胞,但无法确定该类细胞的具体结构和形态以及存在的具体数量,而这些信息对临床诊治患者又有很大的帮助,有的甚至是确诊某种疾病的唯一依据(如疟原虫)。因此按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检查,方能对异常细胞进行定性和定量。血涂片显微镜复检不仅能补充仪器形态鉴别能力的不足,而且足以直观地评估和验证血细胞分析仪所报告结果的可行性。

表2可提供临床医生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杆状核比例可判断感染轻重;幼稚细胞可考虑血液疾病;嗜酸粒细胞过敏、寄生虫、哮喘或恶性疾病等;异型淋巴细胞说明可能有病毒感染,超10%可能为EB病毒感染(传单);同样RBC形态对贫血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因我们是地方综合性大医院,重症患者相对集中,所以形态学可进一步防止漏检或错检。

因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局限性,一些重要参数常出现仪器法假性增高或降低,例如有核RBC导致的WBC假性增高,小RBC导致的PLT假性增高[8],PLT聚集导致的假性降低,通过血涂片我们可进行正确评估并进行手工纠正。对复检阳性标本1 905例门诊患者进行病历追踪查询临床病历,统计到被诊断为血液糸统疾病的有129例,其疾病类型分析见表3,这些门诊患者不少还是门诊初诊才发现的疾病。可见重视血涂片镜检能为临床血液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由此可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有一套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复审是我们检验质量的保证。但必须注意的是,即便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复审标准,仍有可能存在个别病例漏检的可能,并且我们这套标准还没经过系统的验证,还未知假阴性率是否低于5%,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血细胞分析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提高血液分析检验工作质量,我们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1]从玉隆,彭 明.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记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释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80-382.

[2]丛玉隆,王昌富,乐家新.血细胞自动化分析后血涂片复审标准制定的原则与步骤[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7):729-732.

[3]卢兴国,丛玉隆.应重视和提升传统血液形态学检验水平[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6):481-482.

[4]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0.

[5]孙 芾,王厚芳,于俊峰,等.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55-157.

[6]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SysmexXE-2100自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的复检规则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7):752-757.

[7]崔 巍译.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复检标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71-373.

[8]钟素萍、马粤建.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7,18(8):132-133.

猜你喜欢

医学杂志血细胞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简介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转化医学杂志》稿约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