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分析

2011-06-21程飞

中外医疗 2011年29期
关键词:分流管脑积水颅骨

程飞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3000)

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诊断收治的80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在第一次手术后2~3个月内一次性完成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治疗结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诊断收治80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男63例,女17例。年龄34~83岁,平均(59.4±7.5)岁。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发病时间等指标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80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手术前,先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然后根据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部位而采取颞顶部或额颞顶部马蹄形切口,去骨瓣约6cm×8cm~10cm×12cm,慎重的清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彻底止血,以防流血过多而导致患者休克等,然后切开硬脑膜,取帽状腱膜片做硬脑膜腔减压缝合。手术后留置硬膜外引流管,引流管放置1~3d拔除。同时,手术后还应该应用护脑、抗感染、止血、脱水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1.3 数据统计

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GCS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GC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GCS评分比较组别 例数手术前 手术后 随访治疗组 40 (7.01±2.51)** (12.34±2.64)* (12.78±2.86)*对照组 40 7.43±2.07 10.38±2.53 11.32±3.04

2 结果

治疗组手术后,随访4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可知:手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3例;感染2例;无移位病例发生;拔除分流管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对照组手术后随访40例,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手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6例;感染4例;无移位发生;拔除分流管2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手术后和随访后GC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3 讨论

大面积颅骨缺损破坏了颅内空间的平衡,这样可能加重意识或神经功能障碍。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安放钛网的时候注意千万不要损伤分流管;因大部减压窗位于额颞部,修补材料可置于颞肌外,这样就不易造成脑脊液漏;分离皮瓣时,医护人员应该注意给皮瓣下注射止血水囊利于分离;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或头皮加压包扎,留置引流管注意及时拔除外引流管再加压包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治疗组手术后,随访4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可知:手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3例;感染2例;无移位病例发生;拔除分流管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对照组手术后随访40例,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手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6例;感染4例;无移位发生;拔除分流管2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手术后和随访后GC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方陆雄,戴学军,漆松涛,等.早期颅骨成形在外伤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04,25(8):912.

猜你喜欢

分流管脑积水颅骨
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脑积水额角穿刺脑室心房分流术后脑室端分流管堵塞1例报道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什么是脑积水?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脑室外引流在小儿脑室
--腹腔分流管更换术中的作用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