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山水景观体系构建影响的探讨

2011-06-21方微波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焦作南水北调山水

方微波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1 引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关系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同时也为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的陶岔渠首,北至北京市颐和园的团城湖。输水干渠全长1 275km。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调水量95亿m3,原计划2010年竣工并全线通水;二期工程调水量增加至130亿m3,预计2030年前后建成。

焦作市是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总干渠城区段总长16.7km,其中中心城区段8.4km。中心城区段从丰收路西段始,经解放区的新庄、新店、士林、西王褚、东王褚、西于村、东于村,山阳区的小庄、定和、恩村,至山阳区墙南止。该段总干渠宽度约100.4~137.0m,水深7m,水面宽度49~57m,挖深约0~6.92m,堤防高度约2.40~10.25m。河渠交叉建筑物4座,道路交叉建筑物9座。共占地100hm2,拆迁房屋面积54万m2,涉及2 834户、人口8 808人,迁建企事业单位18家。

图1 南水北调工程焦作段示意图

南水北调城区段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景观生态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为城市中心地带增加50万m2的水面积和180万m2的绿地。城市因水而灵,风景因水而活,焦作市新城市景观的营造,将打造城市新亮点,极大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市区的城市,焦作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用地性质变更、地面河渠建设使城市景观体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产业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对城市景观体系构建也提出新要求。

2 焦作山水景观体系设想探讨

2.1 焦作山水景观形象现状

由“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成功转型,焦作荣获了“焦作山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太极圣地”、“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等众多旅游知名品牌。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3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新的对外形象。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被誉为“焦作现象”。

2.2 重塑山水景观体系的必要性

技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革,使人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瞬息万变的境域,变革所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了“短暂性”的社会。面对“短暂性”、“新奇性”、“多样性”的社会,也使得人们日益重视生活中的稳定、连续、历史的因子。

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景观。这些特色景观既为城市增色添彩,也是吸引游人的魅力之处,甚至一处景观就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如埃及的金字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作为国内著名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也都有各自的城市标志景观。

目前,运作成熟的南太行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以观光类产品为主,兼顾生态山水、文化山水类旅游产品,始终是围绕山水做文章。这一系列旅游产品需要相应的标志景观进行有利的支撑,同时时时保持魅力,时时更新。这便为焦作山水景观体系的塑造提出整合的要求、延续的要求,呼唤焦作山水景观的群体形象经营。

3 焦作山水景观体系重塑要素分析

在最能体现焦作“山水”旅游特色的南太行5大著名景区中,云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山称奇,以水叫绝。青天河省级风景名胜区秀比江南,被誉为“北方小三峡”。神农山风景奇、绝、雄、险,被誉为“太行精粹”。青龙峡风景区是河南省唯一的峡谷型省级风景名胜区,享有“中原第一峡谷”的美誉。

焦作的人文景观星光灿烂,多姿多彩。焦作古为怀庆府所在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焦作有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元代建筑瑰宝——慈胜寺、五代御塔——妙乐寺塔、河南3大金塔之首——三圣塔、世界文化名人朱载堉墓、早商府城遗址等被国务院公布为六大文物“国宝”;中原4大名寺之一——月山寺、唐宋8大家之首韩愈陵园等名胜荟萃。

这里还有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焦作影视城、现代高科技水上乐园——龙源湖乐园、城市森林动物园等旅游项目(图2)。

图2 焦作风光影视城

3.1 焦作的地方特色的元素分析

(1)古代遗址。汉代城池-山阳古城,“山阳”因汉献帝刘协被贬封山阳公而闻名遐迩。商代早期军事重镇——府城遗址;五代御塔——妙乐寺塔;天宁寺三圣塔。

(2)历史名人。司马懿、李商隐、韩愈、许衡。

(3)自然风光。人间仙境——群英湖,美不胜收的云台山景区、青天河、神龙山、青龙峡。

(4)地方节日。国际太极拳年会、国际旅游节、焦作红叶节、桃花节。

(5)焦作特产。矿产资源丰富,煤、硫铁矿、熔剂灰岩、铁、铅、锌、铜等;济源天坛砚是中国4大名砚之一;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博爱清化竹编已有800年历史。

(6)焦作之最。博爱县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林,且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修武县云台山景区中的百家岩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园林,也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的隐居之地;黄河温拥有黄河流域最长的生态防护林带;河南省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河南省最早供自来水的城市。

3.2 太极文化

焦作温县陈家沟为中华太极拳发祥地,是中外太极拳爱好者向往的太极圣地,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多太极拳流派皆源于此。迄今为止,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已成功举办了6届,影响远播海内外。

3.3 太行景观

体现焦作丰富的地质资源,和云台山特有的山形地貌、岩石构造。云台山有形成于距今约14亿至3亿年间的中元古界蓟县系云梦山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出露系统而完整;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还有其它典型的构造遗迹。

3.4 “煤”景观

1898年,英国福公司和河南豫丰公司在北京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签订《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标志着焦作煤矿从此诞生。

焦作煤矿的兴建,诞生了河南省第一家外资企业,河南省第一座电厂-1905年建设的495k W的电厂,第一条起点和终点都在河南境内的铁路——道清铁路,中国最早的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第一所高等学校——焦作路矿学堂(今天的河南理工大学),以及河南第一批产业工人,河南第一座自来水厂,河南第一张报纸等。

3.5 水景观

焦作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英、青天河、白墙、顺涧等较大水库,即将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从中心城区斜穿而过,这些都给焦作带来了充裕的地表水资源,也为焦作山水景观体系的塑造提供了绝佳素材。

4 结语

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这些称号已不是梦想,在南水北调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焦作的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焦作的南水北调城区段建设施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焦作市山水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研究仍在继续,从煤城到绿城,期盼着这座山水之城能更上一个台阶,合理构筑自身景观体系,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1]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南水北调工程焦作段总报告[R].郑州: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2004.

[2]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R].北京: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2005.

猜你喜欢

焦作南水北调山水
《山水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临轩听雨
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大事件 高占位 精制作——湖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报道评述
焦作将建中部最大绿色涂料园
南水北调 主体工程全部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