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印楝品质调查研究

2011-06-21冯稚平李茂斌胡泽民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单株种子含量

冯稚平,李茂斌,胡泽民,曾 丽,郑 刚

(1.四川会理县林业局,四川 会理 615100;2.四川省会理县太平片区林业站,四川 会理 615100;3.四川省会理县鹿厂片区林业站,四川 会理 615100)

1 引言

印楝(Aza DiachtaindicaA.Juss)属楝科常绿乔木,原产于东南亚及南亚热带国家。该树不仅具有抗干热(旱)气候、耐贫瘠土壤、生长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强等优点。而且从其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是世界上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杀虫剂,可防治400余种农、林、仓储及卫生害虫。因此,印楝被誉为干热气候条件下的优良生态经济造林树种。

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系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由于该区光照强,干旱少雨,造林十分困难。为治理该区恶劣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999年会理县引进该树种进行试种,在获成功后,自2002年起,全面在该区干热河谷大面积推广种植,至2005年,已发展近0.33万hm2,且近60%已开花结实。但是,由于会理县引种的印楝均系采用未经品质检测的混合种子育苗进行种植,这些林分所产种子其“印楝素”整体含量高低尚不清楚。据资料介绍,在采用实生繁殖条件下,受自然杂交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同单株或品系印楝素的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若其印楝素含量<0.3%时,基本上失去其开发价值。为对会理县现种植之印楝开发价值进行评估,为该项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开展了本项调查研究。

2 调查区自然概况

2.1 调查区气候

调查区域分别位于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江竹、新安两个印楝主要发展区。调查区海拔900~1 400m,年均气温21.0~22.8℃,最热月均温25~27℃,最冷月均温2~5℃,≥10℃年活动积温6 000~8 000℃,无霜期350d左右;年降雨量600mm左右,年蒸发量2 500mm以上,其中6~11月为雨季,雨季降雨占全年的90%以上,但雨季多间歇性干旱,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

2.2 调查区土壤

该区土壤主要有红褐土、石骨子砂土、麻布夹土以及紫色石骨子土。土壤侵蚀严重,旱季土体紧实,特别干旱。同时,由于明显干湿交替,造成钙镁离子升降,使土体多具石灰结核或结盘。土层石砾含量高,多为粗骨质,调查区土壤0~5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在0.4%~0.9%,全氮0.02%~0.07%,速效磷3.6~4.9×10-6,速效钾在6.5~18.0×10-6,土壤养分十分贫乏。

2.3 调查区植被

在金沙江干热气候条件下,加之人为影响严重,造成本区植被呈现出干热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景观,残存植物多具耐热抗旱的旱生形态。其植物种类主要有攀枝花、罗望子,麻疯树、滇合欢、余甘子、车桑子、黄荆、山蚂蝗、假杜鹃、扭黄茅、芸香草等。

3 调查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调查研究内容

主要调查印楝的生长、结实情况、测定果实、种子大小、千粒重,取样检测印楝种子的印楝素含量。根据印楝素分析结果,一方面对会理县发展之印楝整体品质及经济开发价值作出评判,另一方面通过对单株印楝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优良单株,为今后进行优良采种母树选择打下基础。

3.2 调查方法

在1999~2003年造林的印楝林分中,分年度、分别不同坡向、海拔,在结实林分中设置10m×10m样地(每一样地至少5株),分别测定其树高、胸径,并在各样地中选择最接近平均胸径的单株,采用标准枝法测定其产量;在选定的样株同一方向上,单株采摘成熟种子,测定其果实及种子大小,种子千粒重,并按分析要求,单株取样送相关部门测定其种子印楝素含量。

3.3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3.3.1 整体品质分析

通过对会理县1999~2003年种植的印楝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会理县引种种植的印楝整体品质较好,其中1999年引种种植的印楝,种子千粒重平均为274.75g,印楝素含量平均为0.366 6%;2003年种植的印楝种子千粒重平均275.79g,印楝素含量平均为0.373 7%(表1)。

表1 印楝品质调查测定统计

3.3.2 优良单株选择分析

通过对各采样单株印楝素含量统计分析,1999年引种的印楝,其印楝素含楝在0.3%以上的占85%,含量小于0.3%的占15%。其中印楝素含量≥X+0.5S的占25%,≥X+1.5S的占10%;2003年种植的印楝,其印楝素含量在0.3%以上的占90%,含量小于0.3%的占10%。其中印楝素含量≥X+0.5S、≥X+1S和≥X+1.5S的各占10%(表2)。

4 结语

(1)通过对会理县1999年和2003年种植的印楝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印楝素平均含量分别达到0.366 6%和0.373 7%,整体品质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开发价值。

(2)通过初步测定分析,会理县1999年引种的印楝中,印楝素含量达到的单株占调查株的25%,+1.5S的单株占调查株的10%;2003年引进种植的印楝,印楝素含量达到的单株各占调查株的10%。这些单株初步可以确定为优良单株。

(3)由于本次调查的林分,生长年限较短,特别是2003年种植的印楝,刚进入结实期,故对本次调查选择初步认定的优良单株,特别是印楝素含量达到的江竹7号、11号、新安5号建议进行挂牌管理,按照优良母树选择的技术评定标准,继续对其稳产丰产、植株抗性、印楝素含量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连续观测,若综和性能优异,则可作为采种优良母树。近期若需发展资源,可从本次初选出的优良单株上采种育苗,以确保所发展资源的品质。鉴于印楝在会县引种种植时间较短,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建议今后应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表2 优良单株选择分析结果统计

[1]赖永祺.印楝栽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2]徐裕华,王宗德.西南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3]吴中伦.国外树种引种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4]龚 伟,胡庭新.印楝在我国的引种与经营利用现状[J].四川林业科技,2004(3):48~52.

[5]刁阳光,史景顺.金沙江干热河谷印楝适生区域选择初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6(6):59~60.

猜你喜欢

单株种子含量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粗苯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压滤后盐泥中的盐含量和水含量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蓝桉果实中两种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桃种子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