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2011-06-07徐祥莲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站献血者

徐祥莲,何 军,杨 娟

(南昌市血站,江西 南昌 330002)

自1998年开始,我市开展无偿献血工作。随着无偿献血的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行列。街头无偿献血成了血库供血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献血者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街头无偿献血者部分人员在献血中经常出现献血反应,影响了再次献血率。南昌市血站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采集了83209人[1],人均采血量为(200~400)ml,出现轻、中、重度献血反应共2105例。笔者分析了2105例献血反应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站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无偿献血83209人,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军人、学生和自由职业者,年龄18岁~55岁;

1.2 观察方法 在献血者开始献血到结束的约30min内,严密观察其面色、血压、脉搏和心率等,对出现献血反应或疑似者,根据相关情况确定其献血反应的程度或加以排除。

1.3 献血反应及判断标准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是晕厥、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等。可分为:(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还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悸等[2]。

2 结果

2.1 南昌市血站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见表1。

2.2 献血反应分布情况见表2。

2.3 献血反应发生的诱发因素与分布见表3。

表1 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

表2 献血反应总体分布情况(%)

3 讨论

3.1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从表3可以看出,2015例献血反应就有1497例,占献血反应人数的71.12%。因为无偿献血者绝大部分是初次献血的年轻人,由于缺乏献血的基本知识,心理素质差,对献血有疑虑和恐惧心理,特别是在看到别人的献血反应时,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连锁反应。有研究表明,首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显著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3]。其原因主要是首次献血者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少,在献血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因此,必须加大无偿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力度来消除恐慌心理。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广告、宣传资料、街头演讲等活动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无损健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进一步使广大市民对无偿献血的思想态度和观念方面有所转变;让无偿献血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大家感觉献血并不可怕,更不会伤所谓的元气,无偿献血反而对自己的身体反而有利,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自身的骨髓造血,而且会增强代谢能力,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 、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可延年益寿。这样人们对献血才不会产生恐惧和害怕,更不会导致任何不良的反应。让大家有“我献血、我放心、我健康、我快乐”的感觉 。这样一来献血反应人数就会减少很多,既保护了献血者又保证了血液质量,更起到了预防献血反应发生的作用。

表3 2105例献血反应主要诱发因素统计

3.2 空腹、饥饿因素 献血前1d或当天饮食不佳或饥饿时,在献血过程中常会出现低血糖反应。献血者容易出现脸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甚至昏迷。从表2中可以看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因为男性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吃得食物多,身体素质整体偏高;而女性为了保持苗条身材,食物相对来讲就吃得少多了,常保持在半饥饿状态,而且又不爱运动,体质较弱。体检医生要加大献血前的征询力度,问其是否空腹、饥饿。是的,就让其延期献血,减少不必要的献血反应。

3.3 献血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因素 由于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致使劳累和睡眠不足而引起献血反应。如果献血者近期内有劳累或睡眠不足,劝其改日状态好时再来献血。

3.4 献血环境因素 人员拥挤、声音嘈杂、气温较高,等待献血时间过长,使献血者心情烦躁,而诱发献血反应。为献血者营造一个安全、卫生、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献血环境可直接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心情、献血意向及身体状况。

3.5 采血工作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疼痛、血肿等诱发献血反应。提高采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穿刺技术。采血人员的素质不仅体现在采血者穿刺技术水平上,还包括工作责任心、仪表、仪容、服务态度以及对献血者心理护理等整体素质上。加大献血前、中、后对献血者的护理工作和情感交流。在采血的整个过程中采血护士一定要主动根据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水平选择不同的话题与献血者交谈以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紧张、恐惧心理,并且告诉其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整个献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意观察分析献血者的心理变化,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献血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多多关心、爱护献血者,消除其思想顾虑,避免不必要的献血反应发生,使献血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愉快的献血,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保证血液质量。同时也取得了广大献血者对血站的信赖,为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打下了扎实的根基,有利于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壮大。

[1]徐祥莲,杨 南,张晓丽.用胶体金法快速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58.

[2]刘桂兰.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和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0,8(6):135.

[3]杨琼芳,胡小华.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1-132.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血站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