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价值分析

2011-06-05罗丽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类药物儿科抗菌

罗丽莉

新疆民航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6

药物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由于用药所产生的一系列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则常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不良影响[1]。为了对儿科住院患者进行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使抗生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化,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实施合理应用抗生素前后1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2009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方法治疗的150例儿科住院患者,设为B组。另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采用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方法治疗的住院患儿150例作为对照组,设为A组。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均经过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中年龄最小者4个月,年龄最大者9岁,平均(3.6±1.2)岁;患者中有135例男性患者,165例女性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根据感染疾病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抗菌药物,严密监测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由于用药所引起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为了避免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耐药菌株,有些时候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需要应用联合抗生素。然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容易引起甚至加快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不能使药物的效应增强,仅仅会导致药物的毒性增加[2]。抗生素的合理利用原则为在对抗生素药物进行选取时要对有无应用指征给予特别的注意,正确的选取品种以及制定给药的方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病原菌种类予以综合考虑,进行选择性用药[3]。儿科对抗生素进行合理应用的时候应该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给药方案,可以按照病原菌以及药敏的结果对抗生素品种进行选用,按照各种不同抗菌类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进行合理的用药剂量的确定,按照病原菌感染的程度的轻重进行合理选择给药的方式,为了确保药物在体内可以充分发挥药用效果,将感染的灶病原菌予以杀灭,要按照药动学以及药效学彼此相结合的原则对给药次数以及合理确定用药疗程进行确定,避免产生耐药性,可以用单一的药物予以治疗的感染,不必采用联合用药,在进行联合用药的时后做好选用具有协同或者是抗菌作用相加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合理用药以及减少药源性疾病会成为21世纪提高药学的服务质量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利用合理的用药能够使医药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源性危害也会减少,使药学服务可以做到优质、高效、低耗[4]。

总而言之,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儿科住院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使治疗时间进一步缩短,患者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1] 陈咏兰,罗超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与对策[J].新医学,2004,25(14):205-206.

[2] 孙捷文,陈丽平.临床应用抗生素的误区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14(18):158-159.

[3] 张献怀,触目惊心的抗生素滥用[J].健康时报,2007,15(11):317-319.

[4] 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7,10(12):127-128.

猜你喜欢

类药物儿科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