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全业务运营中国移动打造全国性IP承载网

2011-05-30中国移动集团网络部卢煜孔令山赖小龙

通信世界 2011年26期
关键词:电信业务专网链路

中国移动集团网络部 | 卢煜 孔令山 赖小龙

IP承载网覆盖全国,所有网络设备位于同一个域内;采用扁平化分层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全网开通MPLS VPN,实现业务隔离。

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业务越来越丰富,物理承载技术突飞猛进(3G、4G),新技术不断涌现,网络承载技术向All over IP的方向发展。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发展,对IP网的业务需求不断增加,体现在业务的IP化、网络的IP化。软交换IP化已经开始实施,传统的电信网络,以及3G电路域和信令网也具有IP化趋势。

如何在IP网络上运营电信业务,是电信运营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新的电信业务要求具有以下特点,封闭性,内部通信比较多,不需要或很少访问Internet;高服务质量要求;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中国移动IP承载网建设规划

单一互联网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移动业务需求的变化,需要建设IP专网来承载不适合在互联网上承载的IP业务。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中国移动技术发展路标 2004,2005,2008年版》提出在较长时间内需要两种IP电信业务承载网络,互相补充共同满足业务的需要。

专用IP承载网,承载高要求、高价值、可控性高的具有封闭特性的电信业务。

公众互联网,承载安全要求不高的电信业务。作为全球互联网的一部分,继续提供传统的互联网业务。

因此,中国移动专用IP承载网是中国移动新一代面向多种业务的、能够同时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的核心承载网络,是中国移动新的全国性IP网络。中国移动IP专网主要面对中国移动自身业务系统和大客户,IP专网所承载的业务系统要求具有封闭或半封闭特性,IP专网应提供对业务的较高服务质量和安全可靠性保证。IP专网和移动互联网互相补充共同提供对中国移动业务的承载,IP专网定位于高价值和高要求的电信业务,移动互联网定位于互联网业务和中低要求的电信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应考虑多网合一的可能。

根据IP承载网建设思路,IP承载网总体组网要求如下。

满足业务需求,保证专网承载业务的服务质量;面向高价值业务,保障网络拥有完善的保护机制,具有电信级高可靠性;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业务特性,尤其是3G网的业务模型;在满足业务QoS和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节省资源占用,降低建网成本;网络组网应尽量减少规划、运维和管理的难度;IP专网组网必须充分考虑长远业务需要,具备可扩展性;网络结构应尽可能简化、清晰。

IP承载网覆盖全国,所有网络设备位于同一个域内;采用扁平化分层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全网开通MPLS VPN,实现业务隔离。

POS接口IP承载优势较大

目前IP承载网使用的路由器网络接口类型比较少,主要是以太接口和POS接口。以太接口包含FE、GE、10GE,POS接口包含155M、2.5G、10G。

由于IP承载网对于各种接入业务采用VPN隔离,业务接入的设备接口必须绑定到VPN中。当某个物理接口上承载两种以上的业务形式时,必须将该物理接口分成子接口形式,将子接口绑定到VPN中。

以太网接口采用802.1Q VLAN技术划分子接口,但以太网接口带宽跳跃大,从GE直接到达10GE,对于总带宽需求为2G的多个业务共用一个物理接口的要求无法直接满足。现在部分厂商可以通过2个GE接口捆绑划分子接口实现,但是采用GE接口捆绑有比较明显的缺点。不是所有厂商目前都支持该能力,而且兼容性不高;捆绑接口中一个接口故障,易导致链路拥塞。

而POS接口具有2.5G的带宽能力,可以解决2G带宽需求的用户接入。但目前IP承载网上尚没有在POS接口上划分子接口的规范形式,故没有正式应用。从技术上看,对于POS接口划分子接口有以下两种方式。对于CPOS接口,使用通道化时隙技术划分子接口;对于POS接口,使用帧中继技术划分子接口。

对于CPOS接口通过通道化时隙技术实现子接口,主要的缺点如下。对于2.5G以上POS接口的通道化时隙技术,部分厂商不支持;通道化时隙技术带宽分配固定,不易动态调节。

对于POS接口通过帧中继技术实现子接口,理论上是可行的。帧中继(Frame Relay)是较新的一种准宽带数据通信方式,是在X.25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其利用帧对变长数据进行封装,使用统计复用技术使之在网络中传输,可使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条线路的数据业务,动态分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因此,利用帧中继,在POS端口上支持虚链路,可使多个用户共享同一物理介质。

采用帧中继技术实现POS子接口的测试方案

通过在POS链路上封装FR并支持POS子接口,首先解决了POS链路多VPN接入的需求,其次解决了POS链路多用户跨域VPN的需求。

测试内容包括:POS子接口不同封装方式的基本转发,L3VPN OP-A方式场景下POS子接口应用,针对现网应用,测试POS子接口接入L3 VPN,转发及路由学习,POS子接口应用IP FRR基本功能测试,异厂商的互通情况。

测试产品

厂商 测试时间 型号 配套测试的配套版本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产品名称与版本号华为 2009-07-27 2009-07-31 NE80E V300R003C02B697阿尔卡特 2009-07-27 2009-07-31 7750SR TiMOS-C-4.0.R20 Juniper 2009-07-27 2009-07-31 M320 Junos 9.0 Cisco 2009-07-27 2009-07-31 12000 12.0(32)SY2

测试过程

帧中继使用的封装格式主要有两种:IETF、Cisco,IETF封装形式各厂商都支持,Cisco是思科定义的格式,主要厂商都支持。

帧中继接口类型有两种:DCE和DTE。

帧中继的接口信令称为本地管理接口(LMI),交换机使用LMI来确定哪一些DLCI已被定义以及它们的当前状态,类型有三种:ANSI、Cisco、Q933。

两台路由器的接口使用帧中继协议进行连接时,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帧中继的封装格式要一致,都是IETF,或都是Cisco。

其二,一个接口采用DCE,另一个接口采用DTE。

其三,帧中继的LMI类型要一致。

根据帧中继技术的工作原理和IP承载网的组网形式,设计如下测试用例,采用华为设备进行了全面测试,并使用阿尔卡特设备、Cisco设备、Juniper设备进行了互通性测试。

根据上述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采用多厂商设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POS子接口上使用帧中继技术实现子接口划分是完全可行的。

猜你喜欢

电信业务专网链路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基于星间链路的导航卫星时间自主恢复策略
1—11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35,1%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
7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927亿元  同比增长27.4%
PTN在京津塘高速公路视频专网中的应用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