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

2011-05-29张彩友丁一岷

浙江电力 2011年3期
关键词:变电职责运维

张彩友,丁一岷,冯 华

(嘉兴电力局,浙江 嘉兴 314033)

长期以来,电网生产工作按照职责分工,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电网调度、运行、检修等业务分类,这种分工方式在电网业务专业化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生产作业效率较低,已有人力资源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在目前电网庞大复杂、电网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在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简称运维一体化),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

1 运维一体化的定义

传统电网生产作业中,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人员分属不同的部门(工区),专业、岗位、职责相互独立,在变电站进行设备检修时,所管理的对象是同一变电设备,且业务交互十分紧密,运行与检修流程见表1。

运维一体化既在对一定范围的变电设备开展一定内容的维护、检修工作时,将传统的由不同部门、人员所承担的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的职责,经过合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由同一部门或人员承担传统的变电运行和检修的双重职责,从而达到释放资源效能,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按照变电运行、检修职责整合深度的不同,对变电工作“运检合一”可有2个层面的含义:

(1)组织机构一体化:既将传统的变电运行、变电检修部门整合,该部门下同时承担所辖变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任务,形成相对闭环、功能完整的生产部门。

(2)员工职责一体化:通过对员工技能的培训,使同一员工同时具备传统的分属不同岗位的运行、检修技能;在执行一定的变电检修工作任务中,员工同时履行原有变电运行和检修的工作任务。

2 实施运维一体化的难点

2.1 运行、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虽然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面向对象均为电力设备,但运行工作要求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而检修工作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如检修工作细分为一次、二次、高试、油化等,同时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对运行、检修的专业知识要求也更高。在实施运维合一体化时,这种专业知识的差异性要求人员素质更高,运维人员掌握业务技能的难度更大,合格运维人员的培训周期更长。

2.2 现场作业过程安全控制环节易缺位

在运行变电站开展检修工作,实施并布置安全措施,明确带电设备,进行安全交底,是保障现场作业安全的前提。传统生产方式下,由于检修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变更时,均需通过运行人员许可把关;完成设备检修后,由运行人员负责进行验收。这样运行和检修人员双方职责清晰、界面分明、监督到位,便于现场安全措施和工作质量的控制。在实施运维一体化后,在这2方面容易造成缺位。

2.3 单一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增大

较传统的生产方式,运维人员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势必造成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若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则一线作业人员对开展运维一体化的意愿不强。

3 实施运维一体化的方案

3.1 运维一体化实施中需坚持的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将“安全第一”作为整个模式变革工作的出发点,重点要解决3方面的问题,一是变革后原有运行、检修职责如何落实到位;二是检修过程中设备状态变更的许可与把关;三是运检合一后的专业发展。

(2)“效能释放”的原则:提升生产效率,获得综合效益是整个模式变革工作的落脚点,重点要考虑2个方面的效益:一是管理效益;二是人员效率。

3.2 实施方案分析

在管理上将传统的变电运行、变电检修部门整合,实现生产组织一体化,组织机构一体化的2个实施方案及其对比分析见表2。

实施员工职责一体化的方案时,根据员工承担的任务、职责不同,提出表3中3种方案,并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变电站现场复杂程度、业务技能要求、安全措施布置方式等情况,员工职责一体化工作易首先在110 kV及以下变电站开展。

4 实施运维一体化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4.1 循序推进运维一体化

表1 电网生产作业运行与检修流程

先行实施组织方式一体化,单一部门承担110 kV及以下变电所运行、巡视和消缺维护,35 kV及以下设备检修;110 kV及以上变电设备B级及以上检修工作仍然由专业检修部门实施。

逐步开展人员技能一体化,在完成人员培训取证,技术准备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员工技能一体化。具体操作方式有2种:一是运行人员承担部分变电所维护任务,二是维修人员在检修工作中承担部分操作任务。由于110 kV及以下变电所接线方式较为单一,设备形式较为统一,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具备开展人员技能一体化的条件。

4.2 稳步实施运维一体化

实施运维一体化,是对传统生产作业方式的重大变革,事关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要实施运维一体化,首先要设计业务流程,分析影响安全的关键要素和控制安全的关键环节,完善保证制度和监督制度,在完成充分培训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同时必须注意到,实现运维一体化,现场安全管理失去相互监督作用,只能依靠班组内部加强监护实现,要制定并完善内部监护机制。

4.3 重新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表2 组织机构一体化方案分析

表3 员工职责一体化方案分析

针对实施运维一体化时,对员工技能要求高、培养周期长,在现场作业中风险增大、任务加重的情况,需重新建立工种序列,在组织层面正式设立运维工种,并配套相应的薪酬激励措施,利用绩效管理系统来分期分阶段地进行引导,促进员工逐渐转变观念,保障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持续推进。

猜你喜欢

变电职责运维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牢记职责使命,做最好的自己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