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降糖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早期30例

2011-05-25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通脉葛根降糖

朱 燕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糖尿病足 (DF)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15%的患者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1]。国内糖尿病足患者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12.4%,截肢率为7.3%[2],在非创伤性截肢病例中,糖尿病足患者占50%以上[3]。在我国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对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本人自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中药自拟降糖通脉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足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22例;糖尿病病史最少4年,最长21年,平均11.6年;年龄最大68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52.3岁。入选的糖尿病患者均有糖尿病史,即不同程度的足部麻木,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消失、行走时疼痛、足部发热、不出汗、下肢皮肤干燥皲裂,长期受力部位皮肤颜色变黑,足部受损部位出现溃疡等症状。

1.2 病变程度

其诊断分级采用Wagner标准[4]:本组病人38人属0~Ⅰ级,12人属Ⅰ~Ⅱ级。

1.3 诊断

符合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足”章节有关内容进行诊断,并参考《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5]中有关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 治疗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予调节血脂、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控制在空腹6~8mmol/L,餐后7~10mmol/L左右。治疗组在以上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降糖通脉汤 (自拟方):黄芪30g,葛根30g,山茱萸15g、黄精15g、人参10g、丹参20g、女贞子10g、姜黄10g、天花粉10g、白术10g、五味子10g,4周为1疗程,服用3个疗程。兼血脉瘀阻者加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兼阳虚寒凝者加干姜10g,淫羊藿10g、菟丝子15g,兼郁热者加黄芩10g、郁金10g,伴溃破腐烂者加银花30g、连翘30g、元参20g。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肢端转温,皮肤颜色明显改善或溃疡愈合,疼痛基本消失,行动自如,行走速度100~200步/min,并能持续步行约1000m以上无不适者;有效:皮肤颜色温度改善,疼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行走速度100~200步/min,并能持续步行约500m左右者;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检验。见表1。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经卡方检验,P<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4 讨论

有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糖尿病足发病率增加[6],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早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尤为重要。糖尿病足属中医学“消渴”、“阴疽”、“脱疽”、“脉痹”等范畴。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久则形成气阴两虚。降糖通脉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等补益元气;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生津止渴、山茱萸、黄精、女贞子养阴益肾;配丹参、姜黄行气通脉。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降压、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内蒙黄芪根分离出的一种多糖组分 (Aps-G),具有双向性调节血糖作用[7]。黄精其成分具有抗脂肪肝、降血糖、降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人参作为消渴药在中医药典籍中早有记载,人参多糖是其主要降糖活性成分。葛根中可能存在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剂成分[8],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治疗作用[9]。天花粉、山茱萸等单味中药均证实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脂质代谢、改善神经传导等作用。结合以上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诸药合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奏益气养阴通络之功。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着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的原则,在糖尿病足早期,临床医生应仔细分析、认真排查、辨证施治,预防和最大限度的延缓这一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经笔者一年半及对30例临床病患的早期糖尿病足研究证实,降糖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早期属气阴两虚者有很好的疗效,希望这一方剂在临床中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使众多患者从中受益。

[1]罗广波,范冠杰.糖尿病足中医基本病机探讨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0):3-5.

[2]尹德海.糖尿病足与消渴兼证“脱疽”及其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6):9-11.

[3]贾文华.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6,37(6):552-553.

[4]胡绍文.实用糖尿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52.

[5]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学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69-370.

[6]夏雪培,李茂荣,康宇.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探讨[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2(2):28.

[7]吴寿金,李德玉.降血糖植物多糖的研究概况 [J].中草药杂志,1992,23(10):549.

[8]段有金,王韶颖,王晓颖,葛根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1):61.

[9]林甲宜,戴伦,徐结桂,等.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5):269.

猜你喜欢

通脉葛根降糖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通脉养心丸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葛根妈妈和她的雁宝宝
葛根复合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自拟通脉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