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SAP患者30例效果观察

2011-05-23孙钦松

山东医药 2011年43期
关键词:乌司胰腺炎细胞因子

孙钦松

(胜利油田管理局胜利医院,山东东营25705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且病死率高的临床急腹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SAP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认为细胞因子级联效应是SAP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多种蛋白酶抑制炎症过程[1]。2007年10月~2010年2月,我们应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SAP患者30例,现将其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SAP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7~60(42.1±7.5)岁。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SAP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2]:发病≥48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8分,CT分级为D级、E级。发病诱因为胆道疾病46例,饮酒、暴食7例,高脂血症3例,诱因不明4例;并脏器功能障碍l4例。排除标准:有手术指征;近1个月内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并免疫缺陷疾病、严重心脏病或肝肾疾病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抑制消化液分泌(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5%葡萄糖250 ml+乌司他丁3 000 U/kg静滴,1次/8 h,共8~10 d。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临床指标:包括腹痛持续时间(T1)、血淀粉酶恢复时间(T2)、临床治愈时间(T3)、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例数、死亡例数。②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 d 抽取空腹静脉血 4 ml,37 ℃水浴30min,4 000 r/min离心10min,取血清置于-20℃冻存待测。采用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由专人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指标见表1,血清IL-6和TNF-α水平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n=30,±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n=30,±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T1(d) T2(d) T3(d)MODS[例(%)]死亡[例(%)]观察组 14.2±6.1*5.2±1.1 12.2±5.1* 2(6.7)* 1(3.3)*对照组 27.2±10.1 6.1±1.6 18.5±7.2 8(26.6) 6(20.0)

3 讨论

以往认为SAP是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近年研究发现,激活的胰酶还可激活体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 IL-6、IL-8、IL-10、TNF-α等,并进一步激活体内白细胞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造成细胞因子瀑布样级联反应,加重胰腺炎症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IL-6是重要的炎症性细胞因子,是各种急症发生损伤的诱导物和炎性反应的促发剂,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具有诱导B细胞分化并产生抗体、诱导肝细胞合成和调节急性期蛋白释放、上调中性粒细胞功能等作用,其血清水平可代表机体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4]。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是体内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是具有多项生物学效应并参与免疫过程的细胞因子,低浓度时主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高浓度时则易引起病理损伤,在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IL-6、TNF-α水平比较(n=30,ng/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IL-6、TNF-α水平比较(n=30,ng/L,±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Δ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 d 治疗后4 d 治疗后6 d 治疗后8 d观察组IL-6 187.0±33.4 112.2±21.3*Δ 75.1±17.1*Δ 53.4±12.6*Δ 32.2±5.9*Δ TNF-α 177.3±38.1 110.8±26.0*Δ 71.2±15.7*Δ 50.2±11.5*Δ 28.3±5.6*Δ对照组IL-6 186.1±35.8 159.9±28.0 120.8±23.5* 102.5±19.7* 98.1±18.0*TNF-α 171.7±37.9 150.1±30.4 128.0±22.3* 105.2±12.5* 84.2±11.9*

乌司他丁是一种存在于人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属广谱蛋白酶抑制剂,除可抑制多种蛋白酶、糖和脂类中水解酶活性外,还可抑制炎症介质TNF-α、IL-6、IL-1等的过度释放及消除氧自由基等多种特殊药理作用[6];能抑制并减轻自身消化,降低内毒素吸收,改善微循环及减轻组织损伤,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释放功能,减少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临床治愈时间、MODS发生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尤以观察组为著。可能机制:乌司他丁能抑制炎症介质相关酶的释放和活性,从而减轻胰腺炎症损伤、减少胰腺炎并发症发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水平。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辅助治疗SAP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机制为下调IL-6、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

[1]张建新,郭平选.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10):77-7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刘纳新,刘存丽,施红旗,等.乌司他丁、地塞米松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TNF-α、IL-10和GR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5):336-339.

[4]梅雪,李春盛,王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2):85-88.

[5]张安,董晓静.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24(2):104-110.

[6]吴稚莉,海燕,田炳章.乌司他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房,2004,15(9):535-536.

[7]王长安.乌司他丁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5):400-401.

猜你喜欢

乌司胰腺炎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