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抗病毒效果

2011-05-23李卫国

山东医药 2011年43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

李卫国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HBV所致肝脏组织损伤机制极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紊乱是其病理损害变化的重要病因,且病毒复制活跃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呈正相关[1]。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观察了重组人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58例慢乙肝患者,男37例,女21例;年龄23~62岁,中位年龄36.5岁;病程6~36个月。均符合2000年西安年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并经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无肝癌、脂肪肝及其他病因所致肝硬化。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均予常规保肝、抗病毒治疗,并同时皮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300万U/次,隔日1次,共使用24周。治疗期间定期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出现发热症状者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对症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8及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法检测ALT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8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见表1,HBV-DNA及ALT水平见表2。

表1 58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n=58,ng/L,±s)

表1 58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n=58,ng/L,±s)

检测时间 TNF-αIL-8 IL-6治疗前370.6±29.6 658.3±103.6 235.8±32.1治疗后 211.7±17.1 411.3±85.7 113.6±23.3 t值 35.40 13.99 23.46 P值0.001 5 0.004 7 0.002 3

表2 治疗前后HBV-DNA及ALT水平比较(n=58,±s)

表2 治疗前后HBV-DNA及ALT水平比较(n=58,±s)

检测时间 HBV-DNA(×105拷贝/ml) ALT(U/L)治疗前7.100±1.300 120±65治疗后 0.021±0.003 21±17 t值 41.47 11.22 P值0.001 1 0.005 1

3 讨论

文献报道[2],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能间接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也能反映慢乙肝患者是否存在免疫机制紊乱。定量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和病毒复制水平对观察慢乙肝患者病情变化、预后等有重要临床意义[3]。动物模拟实验显示,感染HBV所产生的免疫复合体或合并G-细菌感染时裂解出的脂多糖均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6,同时 HBV-DNA也可直接刺激机体产生TNF-α;TNF-α和IL-6协同作用可使单核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IL-8[4],而 IL-8具有极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及激活能力,可促进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损害。文献报道,各类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升高[5]。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血清 TNF-α、IL-8、IL-6 及 HBV-DNA、ALT 水平均显著下降。

可能机制:重组干扰素是遗传工程经过大肠埃希杆菌与人体白细胞中干扰素α-2b基因杂交后经无性繁殖得到的干扰素,可作用于病毒宿主的肝细胞表面受体,经多种生物信号转导途径及一系列生化或休眠过程,使细胞基因活化而表达出多种抗病毒蛋白,进而使HBV复制过程受抑,影响血清细胞因子产生,减少肝细胞损伤[6]。

综上所述,重组人干扰素能降低慢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肝脏组织的炎性损伤及抑制HBV复制。

[1]Marcellin P,Lau GK,Bonino F,et al.Peginterferon alfa-2a alone,lam ivudine alone,and the two in combination in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N Engl J Med,2004,351(11):1206-1217.

[2]Harris JM,Martin NE,Modi M.Pegylation:a novel process for modifying pharm acokinetics[J].Clin Pharmacokinet,2001,40(7):539-551.

[3]Zoulim F.Mechanism of viral persistence and resistance to 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infection[J].Antiviral Res,2004,64(1):115.

[4]Cooksley WG,Piratvisuth T,Lee SD,et al.Peginterferon Alpha-2a(40 kDa):an advance in the treatm ent of hepatitis B eantigen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J Viral Hepat,2003,10(6):298-305.

[5]Krieg AM.CpG motifs in bacterial DNA and their immune efects[J].Annu Rev Immunol,2002,20(8):709-760.

[6]Shen H,Lwasaki A.A crucial role for plasmaeytoid dendritic cells in antiviral protection by CpG ODN-based vaginal mierobicide[J].J Clin Invest,2006,116(8):2237-2243.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