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及其发展

2011-04-26李妙祺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机械化机器农机

李妙祺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兰州 730070)

1 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

农业机械化以大规模使用机械为标志,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易于在各种条件下作业。现代的农业机械具有尖端的技术和先进的电子控制机构,能够很好地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小劳动强度。另外这些机电设备具有足够大的功率,可满足耕地、深松和耙地等重负荷条件下的牵引力和作业速度要求。通用性强,既可进行耕地、深松或动力输出等重负荷作业,又可进行播种、喷药和中耕等轻负荷作业;既可进行旱田作业,又可进行水田作业。同时还可进行道路运输及装载作业,综合利用率高,大幅度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率。通过机械动力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大量的农民解放出来,同时,又可以在短时间内担任几倍甚至数十倍于人的工作量。在大规模种植区域,更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由于人员的减少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大程度地增加了产品的商品率。

1.2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对于一些劳动力不足的农民和一些生产地域不理想的区域,机械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农民的耕种能力和范围, 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

1.3 推动农业社会化和商品化生产

机械化的使用使得农民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都得到了提高,人们不再以自给自足为主,更多的是生产出来作为商品推向市场,有利于农业的转型以及经济结构与方式的转变。

1.4 促进农业与非农业的协调发展

农业的进步不单单是农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一系列的产业的发展,例如运输业、机械制造业、产品加工业等。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农业技术上的变革、市场的转变以及农业机械化的进步。

2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2.1 缺乏宏观调控政策,投入明显不足

《农机促进法》实施以来,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主导方向,但是具体的相关措施仍然显得力量薄弱,不能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化现状。再投入方面,虽实施了购机补贴政策,但是农业机械化的资金仍是捉襟见肘。资金不能到位,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设备不能得到有力的推广。近些年来的物价上涨,常常出现买得起机器却养不起机器的现象。

2.2 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现在处于农机发展水平有初级向中级转变的过渡阶段,农机的发展不平衡,耕地、播种、收割的相关设备的比例不协调。同时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改善。

2.3 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

我国的农田大都以粮食作物为主,在粮食作物方面,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劳动,但是,经济作物方面缺乏相关的机械设备投入,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的投入要求急需解决。

2.4 农机化科研相对滞后

我国的工业水平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农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实力薄弱,这些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研发实力不足和产业相对分散形成的。另外,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是农机产品依旧延续传统模式进行生产的另一重要因素。

2.5 农民购机能力不足

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大都生活水平不高,这些人往往疲于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开销,对于改善生产条件的能力有限,对于购买机器进行生产的负担过重,只能依赖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其积极性与动力不足。

2.6 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农机化进程也存在客观的因素,在西南3省中,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机化出现障碍,能够适应相应地形的农机设备不足,从而出现地区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2.7 农民的素质偏低,影响使用

我国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大都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先进的机械无法进行操作,同时,社会缺乏农机的培训的组织与相关投入。

3 加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方法

3.1 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氛围

要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使之成为规模化,首先应该成为其社会化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全社会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从思想上增加农民购买的动力与积极性。

3.2 加大农机的推广扶持力度

要从战略意义上来改善农民的耕作条件以及方式,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农民能够买得起机器,并且能够养得起机器,在财力上增加农民购买的能力。让农民购买的机器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使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经济发展,农机产业进步走上良性循环。

3.3 加强农机培训工作,解决后顾之忧

在农机培训工作方面,加大农业科技人员的配置,扩大农业机械培训的范围,增加农机培训的机构组织,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减少农民培训费用,使农民买回机器后自己进行作业,减少因雇佣而产生的费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4 大力发展智能型设施农业

现代农业工程的发展重点将是农业人工智能化,智能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的研究和应用将直接推进智能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利用其关键技术,可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机器识别,进行植物生长状态的机器识别与诊断能自动判别选择运行的最优化条件,自动判别调控,使机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满足作物生长或农艺上的要求等。

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要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脚步,使农民能够用上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创新方面,加大研发力量,要生产具有知识产权的设备;在进行科技投入的同时,还要可以同国外的先进的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合作,促进我国的农机业的快速进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备研发与生产,调整好结构比例。

3.5 加强农业机械化制度的推行

进一步加强农机制度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建设示范性机构,更好地引导农民以及相关的企业应用农业机械;同时,也可以使农民有目标地进行改进,在管理上也有针对性,使生产能够稳定进行。

3.6 加强宏观调控,改善机器使用配置的方式

加强宏观调控,在生产资料以及生产的方式上可以采取统一指导、配备。资源合理的使用,可以根据地区气候的差异、时间的不同而进行生产设备的协调使用。在使用农机的方式上也可以采取购买与租用并行的方式进行,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在部分程度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猜你喜欢

机械化机器农机
沃得农机
机器狗
机器狗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不一样的农机展
未来机器城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